電子商務現狀調研報告

時間:2023-03-14 17:09:45 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電子商務現狀調研報告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電子商務現狀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電子商務現狀調研報告

  在“互聯網+”戰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推動下,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迅猛,據商務部統計,20xx年網絡零售額達到4萬億元,位居世界第一;國家郵政局統計快遞業務量完成206億件,同比增長48%。消費成為經濟增長首要動力,同時引發了新的投資熱潮,開辟了就業增收新渠道,為創新創業提供了新舞臺,成為經濟發展新的新引擎、新動力。

  一、我國電子商務產業蓬勃發展

  20xx年5月7日,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國發〔20xx〕24號),被業界稱為“新二號文”。這是20xx年以來,國家層面出臺的又一部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綱領性政策文件,旨在消除束縛電子商務發展的機制體制障礙,進一步發揮電子商務在培育經濟新動力,打造“雙引擎”、實現“雙目標”。

  在“互聯網+”戰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推動下,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迅猛,不僅創造了新的消費需求,引發了新的投資熱潮,開辟了就業增收新渠道,為創新創業提供了新舞臺,而且電子商務正呈現與制造業、實體經濟深度、廣泛融合,實現高效、低成本的生產要素的流動與配置,推動服務業轉型升級,催生新興業態,成為經濟發展新的新引擎、新動力。

  (一)網絡零售占比持續擴大

  20xx年1-11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34526億元,同比增長34.5%。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28869億元,增長33.0%;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5657億元,增長42.9%,線上消費是線下消費增速的3倍,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0.6%。

  從增速來看,我國電子商務增速依然強勁,是GDP增速的近4倍。從市場結構來看,B2B仍然占主導地位,網絡零售占比持續擴大,B2B服務商不斷尋求盈利模式的多元化探索,從單純信息撮合向在線交易不斷演進。網絡零售市場持續升溫,行業進入兼并整合期,巨頭企業通過收購、兼并等資本投資方式,迅速對新市場、新業務領域的滲透,同時不斷拓展新的業務線。

  (二)創造千萬就業機會

  根據中國就業促進會20xx年8月《網絡創業就業統計和大學生網絡創業就業研究報告》顯示,20xx年底全國電子商務網絡創業帶動直接就業人數達到1003萬,這一數字還不包括網購帶來的物流快遞、營銷運營、培訓咨詢等服務業的間接就業人數,為緩解我國經濟下行面臨的就業難另辟蹊徑。

  據國家郵政局公布數據,20xx年全國郵政業完成業務總量5070億元,同比增長37%;業務收入4020億元(不含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5%。其中,快遞業務量完成206億件,同比增長48%,穩居世界第一;快遞業務收入完成2760億元,同比增長35%。據不完全統計全國電商物流從業人員已經超過200萬。

  二、行業熱點向縱深發展

  (一)服務電商化

  20xx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線上線下互動加快商貿流通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意見》,極大地推動了線上線下的協同發展。根據國家商務部統計,20xx年上半年,我國O2O市場規模達3049.4億元,同比增長高達80%。隨著移動互聯網寬帶的普及,中國移動寬帶(3G/4G)用戶累總數約7億戶,同時各類APP在手機終端的廣泛安裝、二維碼掃碼應用的普及,讓O2O端口、應用場景越來越廣泛、便捷,極大推進了吃、住、行及旅游、娛樂等生活服務在線化。在送餐、家政、汽車服務、社區電商、房地產中介等領域成長起來如百度外賣、餓了么、e代駕、e袋洗、愛鮮蜂、愛屋吉屋等一批企業。但同時,我們也觀察到,今年以來房屋網、愛拼車、云洗車、咚咚健身等眾多初創型O2O項目的夭折,其原因主要是本身業務前景和計劃的可行性不足,沒有形成自我造血的存活能力。

  (二)電商國際化

  20xx年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規模約2.5萬億元,增速30%,與中國對外貿易的低迷形成鮮明對比。跨境電子商務中,國際貿易主體的買賣雙方都可以公開、透明地獲取信息,同時貿易、通關、結匯、物流的便利化,優化了供應鏈,減少了交易環節和中間商,將中間商利潤讓利給消費者,實現“普惠外貿”,有助于全球價值鏈、貿易規則的重構。

  今年3月,國務院批復設立“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發布了《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上線了“單一窗口”平臺。上半年,杭州跨境電商,進出口單量、貨值,均實現超100倍增長,起到示范引領作用。5月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若干意見》,提出大力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積極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抓緊研究制訂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指導意見。同時,國家出臺了一系列跨境電商政策,包括允許保稅備貨為核心供應鏈基礎的備貨模式;“清單核放、匯總申報”方式辦理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報關手續等,實現跨境電子商務從規模到質量發展,海淘“灰關”到陽光化的轉型,跨境試點城市多點開花。

  (三)電商農村化

  20xx年上半年,農村網購用戶增速超40%,全年交易規模有望突破4000億元。20xx年7月,商務部、財政部聯合下發了《關于開展20xx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的通知》,全國范圍遴選200個示范縣進行綜合試點。每個縣獲得中央財政1000萬元的資金支持,主要定向用于建設完善縣、鄉、村級物流體系,縣域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和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的建設改造,以及品牌和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和電商培訓等。

  以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為代表的電商企業,紛紛啟動了電商下鄉的步伐。20xx年10月,阿里巴巴集團推出了以“千縣萬村”計劃為主體的農村戰略。在阿里巴巴的帶動下,包括京東、蘇寧等電商平臺也推出了各自的農村電子商務計劃,“電商巨頭下鄉”已成潮流。截至20xx年12月底,阿里巴巴農村淘寶已累計覆蓋全國28省,超250個縣布局,建成村級農村淘寶服務站點超12000個。阿里巴巴集團推出的“農村淘寶合伙人、淘幫手(村淘合伙人的幫手)”、京東推出的“鄉村代理員”和順豐速運推出的內部創業計劃,未來將推動數十萬計的農村居民加入電子商務創業和就業大軍。

  三、電子商務企業多元化發展

  (一)B2B市場增速現負增長

  上半年受宏觀經濟下行影響,B2B電商服務商營收市場整體增速出現負增長。各主要服務商中,除阿里巴巴外,環球資源、焦點科技、慧聰網等在營收和凈利潤兩大指標上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負增長。B2B企業相繼推出貸款融資、信用保障等措施以促進在線交易及增值服務的發展,但總體還處于探索期。阿里巴巴旗下一達通,提供外貿綜合服務,包括通關、結匯、退稅等基礎服務(政務服務)和物流、金融等增值服務(商務服務);同時,還提供信用保障服務。前者強調“服務”,通過規模化創造服務紅利;后者強調“信用”,通過大數據構建信用體系,逐步建立起大額外貿的跨境電商B2B平臺。

  (二)網絡零售市場轉型升級

  20xx年上半年中國B2C網絡零售市場,天貓排名第一、京東名列第二、蘇寧易購位于第三。位于4-10名的電商依次為:唯品會、國美在線、1號店、當當網、亞馬遜中國、聚美優品、易迅網。各電商紛紛開拓新業務如跨境電商、農村電商、消費金融、電商物流、智能硬件等,不斷最終加固自身“地盤”。網絡零售市場正在從“增量”增長向“提質”增長轉型升級。

  (三)農產品電商寡頭競爭

  農產品電商形成了“兩超—多強—小眾”的寡頭競爭格局。“兩超”是兩個超級網站,如阿里系網站、京東系網站,加起來占市場份額的80%以上;“多強”是順豐優選、沱沱工社、我買網、本來生活等許多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網站;“小眾”是指具有特色的網站,如社區001、天天果園、鮮碼頭、愛鮮峰、新疆“維吉達尼”、淘常州、芒果網等。目前,國內的冷鏈物流問題,仍然是制約農產品電商快速發展的瓶頸。

  四、企業競爭點面結合

  (一)促銷常態化

  20xx年,電商促銷活動風云迭起,“三·八”婦女節、4·18、6·18、8·18等促銷不斷。而6·18是上半年的“大促銷”,京東、天貓、蘇寧易購、國美在線等提早開啟6·18年中大促電商們拉長戰線在一定程度上匯集人氣,吸引用戶的眼球,在短期內形成“聚力”,打響自己品牌的同時,增強用戶黏性,為年終沖刺準備。同時,9月國家工商總局出臺了《網絡商品和服務集中促銷活動管理暫行規定》,對電商平臺進行集中促銷包括促銷期限、方式和規則等進行了規定。

  (二)并購整合活躍

  網絡零售市場持續升溫,行業進入兼并整合期,巨頭企業通過收購、兼并等資本投資方式,迅速對新市場、新業務領域的滲透。8月,阿里巴巴283億元投資蘇寧,獲得蘇寧19.9%的股份,同時蘇寧將以140億元認購不超過2780萬股阿里巴巴的新發行股票,這個合作開辟了互聯網企業與傳統零售公司聯姻的先河。8月,京東也以43億元入股永輝超市,擁有永輝超市10%的股份,通過聯合采購來強化供應鏈管理水平。10月,大眾點評網與美團網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溝通成立一家新公司,加強優勢互補和戰略協同。

  五、消費習慣繼續加速改變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數據,截至20xx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68億,互聯網普及率48.8%,其中,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3.74億人,較20xx年底增加1249萬人,半年度增長率為3.5%,整體網購用戶增速已經放緩。

  (一)購物行為從PC向移動端遷移

  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普及,4G網絡環境的日漸優化,電商巨頭移動端的布局,用戶移動購物習慣逐漸成熟。截至20xx年6月底,中國移動網購交易規模達到8421億元,在總體網購規模中占比超50%。與整體市場不同,我國手機網絡購物用戶規模增長迅速,達到2.70億,半年度增長率為14.5%,手機購物市場用戶規模增速是整體網絡購物市場的4.1倍,手機網絡購物的使用比例為45.6%。

  (二)人均年度網上消費近萬元

  20xx年上半年,平均每個網購用戶在網上消費4302元,預計全年人均網購消費有望達到9000元,較20xx年網購消費多支出增加近16%。

  服裝鞋帽仍是用戶網購的主要品類,其在線消費者占整體網民的比例超75%。由于毛利高,重復購買率高,服裝品類一直是網絡零售主要利潤來源,吸引眾多電商積極投入拓展服裝品類市場。目前,服裝網絡零售市場正由拼價格,向品質化、個性化轉型。

  (三)服務類網上消費呈加速趨勢

  機票/酒店在線預訂由于其便捷的用戶體驗,以及企業的大力推廣贏得用戶青睞。電影/演出票由于其在移動端即時購買、現場自助取票的便捷性和電影市場消費需求的釋放成為當前在線預訂的熱門品類。

  (四)“雙11”彰顯巨大消費潛力

  20xx年天貓“雙11”當天交易額達912億元,同比增長59.7%,是20xx年“黑色星期五”全美傳統商場交易額91億美元的1.57倍,并再次刷新世界最大購物日成交記錄。當天,網民同時在線峰值達4500萬人,無線端占68.7%,產生快遞包裹4.67億件。天貓有4萬多商家、3萬多品牌和600萬種商品參與,參與商家較20xx年增長近50%。當天,網民同時在線峰值達4500萬人,無線端占68.7%,產生快遞包裹4.67億件。蘇寧、銀泰、北汽、首旅等千余商家,超330個城市18萬家商場或門店,通過全渠道打通、用戶管理、商品管理和服務、物流等方式共同參與“雙11”狂歡。推出實體店試穿,掃碼購買;家電最近門店配貨;大家電當日送、裝一體服務,實現了線上與線下共同發展。

  六、電子商務發展機遇與挑戰

  (一)加快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

  農業農村方面,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促進農業“小生產”與電商“大市場”的有效對接,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動農民增收和農村就業創業。

  制造業方面,依托電子商務,推進網絡化制造和經營管理,加速研發設計、生產制造、業務重組等向全球體系演進,促進產業創新模式向高效共享和協同轉變,推動工業從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

  商貿流通方面,支持傳統商貿流通企業與電子商務企業優勢互補、資源整合,通過移動互聯網、地理位置服務、大數據、O2O等信息技術創新應用,將逐步提升傳統商貿流通企業服務能力,加速“互聯網+流通”的轉型升級。

  (二)電子商務激活新興服務業態

  傳統企業加大利用電子商務優化采購、分銷體系,拓寬能源、化工、鋼鐵、藥品、林業等行業電子商務應用領域,提升企業經營效率。大力支持網絡租車、網上問診、社區服務等生活服務類電子商務,不斷創新服務民生方式。進一步完善政策,清障搭臺,充分發揮市場對技術研發方向、路線選擇、要素價格、要素配置的導向作用,帶動新興產業和新興業態發展。

  (三)從國內市場走向全球市場

  積極發起或參與國際電子商務交流合作,簡化境內電子商務企業海外上市審批流程和境外直接投資外匯登記手續,鼓勵電子商務領域的跨境人民幣直接投資。積極發展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電子商務合作,建立政府、企業、專家等各個層面的對話機制,推動我國電子商務走出去。

  經過整個行業和電商企業的不懈努力,中國電子商務得到迅猛發展,成為互聯網經濟的重要力量之一。在“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行業新應用、新業態將繼續蓬勃興起,產品形態和服務模式將進一步融合創新,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方向,同時成為推動中國社會經濟前行的重要力量。

【電子商務現狀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農村現狀調研報告06-15

就業現狀調研報告11-29

基層現狀調研報告11-11

管理現狀調研報告03-06

小學現狀調研報告03-16

市場現狀調研報告02-08

農村現狀的調研報告01-04

小學現狀調研報告12-08

業務現狀調研報告12-16

久久免费视频关看,两性色福利午夜视频免费,久久久免费Av电影,久久依然免费视频了
又爽又猛又粗国产免费 | 日韩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美女足 | 亚洲日本香蕉视在线播放 | 新婚蜜月中出中文字幕 | 亚洲香蕉午夜国产理论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