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最新專業導論學習報告

最新專業導論學習報告

時間:2024-06-01 20:34:48

最新專業導論學習報告

最新專業導論學習報告

最新專業導論學習報告

  1.計算機學科總概論

  1.1定義。

  計算機學科,即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研究計算機的設計,制造和利用進行信息獲取,表示,存儲,處理控制等的理論,原則,方法和技術的學科。包括科學和技術2方面。計算機科學側重于研究現象揭示規律。計算機技術則側重于研制計算機和研究使用計算機進行處理的方法和技術手段。

  基本問題。計算機科學基本問題包括,計算機基本理論、計算機硬件組成、計算機技術(如網絡技術、軟件開發技術等)。

  1.2核心概念。

  1.2.1計算機簡史。

  1946年2月,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在美國加州問世,拉開計算機的序幕。計算機的發展到目前為止共經歷了四個時代。

  第一代計算機(大約1950~1959年)的內部元件使用的是電子管,主要用于科學研究和工程計算。

  第二代計算機(大約1959~2965年)晶體管代替真空管。這既減少了計算機的體積,也節省了開支,從而使中小型企業也可以擔負得起。

  第三代計算機(大約1965~1970)采用集成電路,使得計算機體積更小、價格更低、可靠性更高、計算速度更快。

  第四代計算機(1971~現在)用的元件依然是集成電路,不過,這種集成電路已經大大改善,它包含著幾十萬到上百萬個晶體管,人們稱之為大規模集成電路(LargeScale lntegrated Circuit,簡稱LSI)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Very Large Scale lntegrated Circuit,簡稱VLSI)。

  1.2.2數據存儲。

  計算機中數據可分為數字、文本、音頻、圖像、視頻等,所有數據都采

  用統一的數據表示法轉換后存入計算機中,當數據從計算機輸出時再還原回來。這種通用的格式稱為位模式。

  1.2.3操作系統。

  操作系統是用戶和計算機的接口,同時也是計算機硬件和其他軟件的接

  口。操作系統的功能包括管理計算機系統的硬件、軟件及數據資源,控制程序運行,改善人機界面,為其它應用軟件提供支持等。操作系統按應用領域劃分主要有三種:桌面操作系統、服務器操作系統和嵌入式操作系統。

  算法。算法是指解題方案的準確而完整的描述,是一系列解決問題的清晰指令,算法代表著用系統的方法描述解決問題的策略機制。算法有5個特征:有窮性、確切性、輸出項、輸入項、可行性。算法的基本方法:遞推法、遞歸法、窮舉法等。

  1.2.4程序設計。

  程序設計是一個使用程序設計語言產生一系列的告訴計算機該做什么的

  指令的過程。廣義的程序設計并不僅僅是簡單的編寫程序代碼,它是一個過程,共包括了需求分析、總體設計、詳細設計、編碼、測試、運行與維護6個步驟。

  2.計算機學科知識體系

  計算機專業主要系統有: 面向對象與Windows編程,嵌入式系統,離散數學、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邏輯、數字分析、數據庫、計算機組成原理、微型計算機技術、計算機系統結構、軟件工程、計算機網絡、高級語言、匯編語言、數據結構、操作系統、編譯原理、系統分析與控制、信號處理原理、通信原理概論等。這些系統幾乎涵蓋了計算機科學體系所有的知識與技術,它們為計算機科學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基礎理論扎實、專業素質好、實踐能力強、知識面寬的人才,同時這些人才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3.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3.1培養目標

  培養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具有創新和實踐能力,能從事計算機軟、硬件系統及計算機網絡系統的教學、科研、開發和應用的高級專門科技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與電子學、數字邏輯、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系統結構、接口與通信、計算機網絡、離散數學、高級語言、匯編語言、數據結構、操作系統、編譯原理、數據庫系統、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軟件工程、圖形學等。

  3.2選修課程

  Internet技術、多媒體技術、面向對象技術、人工智能、算法分析與設計、并行處理、計算機控制、單片機、神經網絡、模糊控制、信號處理原理、通信原理等。

  3.3就業方向

  可在國家機關與事業單位、金融、財稅、海關、醫療、商貿等部門從事辦公自動化、電子商務、計算機信息管理、計算機網絡等的分析、設計、開發、調試、維護等工作,可在機械制造、郵電通信、建筑、輕工、重工、化工等行業從事計算機檢測控制、計算機通信、計算機集成制造(CIMS)、計算機輔助設計、輔助制造、新產品研制、儀器儀表智能化等工作,也可在科研、教學單位從事科研與教學工作。培養目標:培養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具有創新和實踐能力,能從事計算機軟、硬件系統及計算機網絡系統的教學、科研、開發和應用的高級專門科技人才。

  3.4應具有的能力

  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學習軟件工程,掌握軟件系統分析、設計和說明的基本方法,具備軟件研究與技術開發能力;了解信息系統安全與知識產權保護的有關技術方法和法規;具備進行軟件系統規劃、設計、咨詢、軟件測試與評估以及軟件工程管理和系統運行管理的基本能力;了解現代信

  息技術的發展動態;精通一門以上外語,具有較強專業外語閱讀和寫作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獨立獲取信息的能力。

  4.軟件工程、數據抽象、數據庫

  4.1軟件工程

  軟件工程一門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構建和維護有效的、實用的和高質量的軟件的學科。它涉及到程序設計語言、數據庫、軟件開發工具、系統平臺、標準、設計模式等方面。在現代社會中,軟件應用于多個方面。典型的軟件有電子郵件、嵌入式系統、人機界面、辦公套件、操作系統、編譯器、數據庫、游戲等。同時,各個行業幾乎都有計算機軟件的應用,如工業、農業、銀行、航空、政府部門等。這些應用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也提高了工作和生活效率。

  4.2.數據抽象

  數據抽象是對現實世界的一種抽象從實際的人、物、事和概念中抽取所關心的共同特性,忽略非本質的細節把這些特性用各種概念精確地加以描述這些概念組成了某種模型。

  4.3.數據庫

  數據庫指的是以一定方式儲存在一起、能為多個用戶共享、具有盡可能小的冗余度、與應用程序彼此獨立的數據集合。數據庫有六個特點:⑴實現數據共享。⑵減少數據的冗余度。⑶數據的獨立性⑷數據實現集中控制。⑸數據一致性和可維護性,以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⑹故障恢復。數據庫模型:對象模型、層次模型(輕量級數據訪問協議)、網狀模型(大型數據儲存)、關系模型、面向對象模型、半結構化模型、平面模型

  5.專業設想與規劃

  計算機是一門理論性、應用型極強的學科。社會上曾流行一種觀點:計算機是一種工具,計算機專業是一種單純的技術專業。這種認識有些片面、膚淺。計算機學科本身有著眾多研究領域的分支,比如計算機體系結構、軟件工程、計算機網絡、人工智能、計算機控制等。計算機與傳統學科融合產生了許多新學科,如計算數學、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微電子學、信號與信號處理、生物信息學、教育技術等。因此,許多學科都與信息技術有密切的聯系。高考時報考計算機專業,無論是大學畢業后還是直接就業,還是繼續深造(包括跨專業深造),都是很好的選擇。

【最新專業導論學習報告】相關文章:

《中西醫結合導論》的學習心得體會(精選10篇)11-06

最新關于幼兒園國培學習報告范文(通用10篇)07-24

精選最新的校長述職報告03-19

學習報告的格式參考04-12

學習報告(精選10篇)08-07

學習報告格式及要求11-15

關于考研的學習報告01-19

視覺傳達專業實習報告04-17

關于旅游專業的剖析報告02-15

材料成型專業實習報告范文02-22

用戶協議
久久免费视频关看,两性色福利午夜视频免费,久久久免费Av电影,久久依然免费视频了
色综合天天综合高清网国产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 中日韩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 亚洲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 |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