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陌上桑》的教學設計

《陌上桑》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4-07-29 10:00:18

《陌上桑》的教學設計

《陌上桑》的教學設計

《陌上桑》的教學設計

  內容預覽:

  《陌上桑》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 理解羅敷的智慧和品德。

  二、 理解側面描寫和夸張手法對刻畫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

  一 、教學重點是:羅敷美麗動人的形象、機智勇敢的性格和堅貞不阿的品德;封建官吏誘騙婦女的可恥行為;側面描寫和夸張描寫的作用。

  二 、教學難點是:幾個名詞、動詞和形容詞的活用;第2段對話的理解。

  課時安排:1課時

  預習要求:

  一、 讀課文和注釋。

  二、 ,給下面的字注音:

  髻(jì) 綺(qǐ) 著(zhuó) 遣(qiǎn) 騎(jì) 冉(rǎn)

  三、 ,解釋下面字詞的含義:

  陌:田間的路。讀mò。

  名:名詞用作動詞,叫做。

  青:黑色。

  系:動詞用作名詞,絡繩。

  緗:杏黃色。

  著:通“著”,戴。讀zhuó。

  但:只。

  幾何:多(大)。

  頗:副詞,稍微。

  東方:方位名詞用作省略了的動詞“來”的狀語,表示動作行為的方向,從東方。

  致:表達。

  驪:純黑的馬。

  趨:小步快走。

  坐:通“座”,座位。

  盈盈:輕輕地。

  冉冉:從容地。

  公府、府中:都指太守府。

  寧可:何可,“寧”就是“何”,就是“可”,同義復用,意思是“是不是可以”。

  四 思考題:

  1.第1段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羅敷的美麗形象的?

  2.詩中是怎樣描寫使君的可恥行為的?

  3.詩中有哪些夸張描寫?這些描寫對刻畫羅敷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五 準備把這首詩口譯成散文。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 檢查預習,學生質疑。

  二、 解題:

  《陌上桑》又名《艷歌羅敷行》,是東漢時代一首著名的樂府民歌。

  樂府,原是漢武帝時設立的音樂機關,職責是搜集、整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配上樂曲,由歌妓演唱,供統治階級娛樂。

  因為樂府曾經搜集、整理、保存了不少詩歌,后來就把這些詩歌也叫“漢樂府”或“樂府詩”。這樣,樂府便從音樂機關的名稱變為詩歌體裁的名稱了。

  三、 學生朗讀全詩。

  四、 根據注釋引導學生把全詩口譯成散文。

  太陽從東方升起來了。陽光照耀著秦氏的樓閣。秦氏有一個美麗的女兒,自己說她的名字叫羅敷。羅敷很會養蠶采桑。(有一天)在城南的田間小路邊采桑。(她)拴桑籃的繩子是黑絲搓成的;挑桑籃的鉤子是桂樹枝做的。頭上梳的是像云朵堆疊而下墜的發髻,耳朵上戴著寶珠做的耳環。(她)穿著杏黃色花綢裙子和紫色的花綢短襖。過路的人看見羅敷,就放下擔子,撫摩胡須。年輕人看見羅敷,就脫下帽子,只戴包頭的紗巾。耕田的人(看見羅敷),就忘記了動犁杖。鋤地的人(看見羅敷),就忘記了動鋤頭。(他們)回家后互相埋怨,都說(活兒沒干完),只因為看羅敷出了神。

  太守(威風凜凜地)從南邊來了,(看見正在采桑的羅敷),車子停住不走了。太守打發小吏去問羅敷是誰家美麗的女子。(小吏回來以后回答說:)“秦氏有一個美麗的女兒,自己說她的名字叫羅敷。”(太守又問:)“羅敷有多大年紀?”(小吏回答說:)“二十歲還不夠,十五歲稍微大一點。”太守(親自走上前去)問羅敷:“你愿意跟我一同坐車嗎?”

  羅敷走上前去說:“使君怎么這樣傻!使君自己有妻子,羅敷自己有丈夫。從東方來了上千的跟隨我丈夫的人,我丈夫走在行列的前頭。(憑什么標記認出我的丈夫呢?)只要看騎著白馬,后面跟著許多騎黑馬的隨從的,(那就是了。)(他騎的)馬尾巴上系著黑絲繩,馬頭上戴著金黃色的籠頭。(他)腰中掛著鹿盧劍,值到上千上萬的錢。(他)十五歲作太守府里的小官,二十歲作朝廷上的高等文官,三十歲作皇帝的侍從官,四十歲作了一城的長官(如太守等)。人長得皮膚潔白,稍微有一些疏稀的胡子。(他)在太守府里輕輕地邁著步子,從容地在府中走著。在座的幾千人,都說(我的)丈夫與眾不同。”

  五、 學生劃分段落并概括段意。

  1.羅敷的美麗動人。

  2.使君的可恥誘騙。

  3.羅敷盛夸丈夫,嚴詞拒絕使君。

  六 引導學生分析詩歌的內容和意境。

  1.詩的頭兩句在全詩中有什么作用?

  紅日東升,陽光普照。美好的景物描寫,為主人公羅敷的出場描繪了環境,烘托了氣氛。一說這兩句是詩的套子,引起開頭的話,與全詩無關。

  2.第1段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羅敷的美麗形象的?

  首先介紹了羅敷的姓名、身分和勞動地點。“養蠶桑”具體說明了羅敷是一個善于養蠶的青年女子。接著描繪了她的采桑用具和美麗服飾。“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形象地說明了她的采桑用具美觀精致。發髻像云朵,耳環圓又亮,衣服色彩協調,華麗大方。這四句描寫有力地襯托了羅敷美麗的容貌和身段。最后寫看到羅敷的人們的感受:行者下擔,少年脫帽,耕者忘鋤。這些側面描寫有力地說明了凡是看到羅敷的人,無論老年或少年,無不為羅敷的艷麗容姿所傾倒,從而突出了羅敷的美麗形象。

  3.詩中是怎樣描寫使君的可恥行為的?

  “五馬立踟躕”既描繪了使君的煊赫聲勢,又含蓄地揭露了使君驚異于羅敷艷姿的好色丑態。接著又派他的隨從詢問羅敷的姓名和年齡,最后竟親自出馬,提出無理要求:“寧可共載不?”這就徹底暴露了使君的可恥用心和骯臟靈魂。

  4.羅敷是怎樣對待使君的?她為什么要夸耀她的丈夫?這些夸張描寫對刻畫羅敷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羅敷的對話有理有節,含蓄而有針對性,先是用“使君一何愚”嚴詞拒絕,正面斥責,接著從當時社會公認的倫理道德展開說理:“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這兩句不但揭露了使君的可恥行為,也表明了羅敷的堅貞不阿,不屈服于使君的權勢。進而盛夸丈夫,壓到使君,對使君的侮辱性要求給予無情的嘲諷。“東方千余騎”,“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余”。這些夸張描寫,生動形象地表明了羅敷的丈夫聲勢顯赫、威風凜凜,和使君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羅敷的丈夫從15歲到40歲之間,官運亨通,飛黃騰達,正是有為之年。“為人潔白晰,鬑鬑頗有須”。這些描述,形象地表明了她的丈夫是儀表堂堂,英俊不凡,甚至同僚屬下也都夸她的丈夫舉止大方,才貌出眾。

  羅敷這一段盛夸丈夫的描述,不僅含蓄地深刻地表現了一個勞動婦女聰明、機智、勇敢的性格和堅貞不阿的品質,而且揭露了封建官吏的卑鄙和可恥,給了封建官吏以無情的鞭撻。

  七、課堂練習。

  1.朗讀全詩。

  2.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

  自名為羅敷 羅敷善蠶桑 使君遣吏往 羅敷前致詞 東方千余騎 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 但坐觀羅敷 坐中數千人

  3.口譯下面的句子。

  來歸相怨怒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

  八 布置作業。

  背誦全詩。

【《陌上桑》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 It was there 》教學設計與說明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

頤和園精選教學設計03-20

設計分層教學目標設計05-20

用戶協議
久久免费视频关看,两性色福利午夜视频免费,久久久免费Av电影,久久依然免费视频了
欧美人与动甡交欧美精品 | 亚洲另类色区欧美日韩 | 一本久久综合久久久 | 亚洲无aV码在线中文字幕 | 女同欧洲亚洲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女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