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護士職業素養提升計劃書
職業素養是個很大的概念,專業是第一位的,但是除了專業,敬業和道德是必備的,體現到職場上的就是職業素養。下面為大家推薦的是最新護士職業素養提升計劃書,歡迎閱讀參考。
最新護士職業素養提升計劃書(一)
一、 培訓對象:工作3-5年內護理人員。
二、 培訓目標:注重年輕護士思維能力、實踐能力、人文素養的培養,掌握專科知識,并通過護理程序熟練應用,加強病情觀察、操作技能和專科對癥處理的能力,推進優質護理服務深入持久開展。
三、培訓內容:
(一)工作3年內護理人員
新護士規范化培訓周期為3年,分成三個階段:新手適應期(0~6個月)、技能成熟期(7~18個月)和臨床輪轉期(19~36個月)。
1、新手適應期(0~6月)
前半個月:崗前訓練(護理部)。雙向選擇后固定科室。 第1-2個月:與臨床指導教師共同照顧6~8人。
第3個月:與臨床指導教師共同照顧8~12人或在臨床指導教師指導下獨立照顧4~6人。
第4~6個月:在臨床指導教師指導下獨立照顧6~8人。 具體培訓內容:熟悉病房各種制度規章、崗位職責、工作流程,掌握基礎護理主要操作技能,掌握護理程序的思維方法,熟悉常見疾病護理、檢查、藥物及院感防控基礎知識。
具體培訓進度:
第1-2周:各班的工作程序與標準。
第3-4周:我科常見病的病情觀察、護理要點、治療原則、常用藥物的作用及不良反應、注意事項等。(疝氣、闌尾炎、甲狀腺、膽囊、乳腺疾病等)
第5-6周:講解專科常見危重癥護理(重癥胰腺炎、胃腸癌、復合傷等)
第7-24周:我科常見的護理操作及各種搶救儀器的使用(心電監護、吸氧、吸痰、灌腸、導尿、胃腸減壓等),每月參加醫院操作示教,科內每月培訓并考核一次。
2、技能成熟期(7~18個月)
在責任組長或臨床指導教師指導下,依病人病情獨立照顧8~12人。定期安排參加科主任醫療查房、業務學習、讀書報告會、危重病人循證護理查房等。
基本掌握專科護理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實用臨床護理“三基”(應知應會分冊)》,熟練運用護理程序評估病情、分析護理問題,采取適宜的護理措施。訓練常見病、多發病危重病人的病情評估,并組織實施考核,強化新護士的思維能力、重癥照護能力和溝通能力。
3、臨床輪轉期(19~36個月)
在護士長、責任組長指導下,依病人病情獨立照顧8~12人,以危重病人為主。科室指定1名資深護士為導師,導師對學生工作和學習給予全面指導。
定期安排輪轉護士參加科主任醫療查房、業務學習或參加專科學組活動、讀書報告會、危重病人循證護理查房等。
掌握專科護理操作技能,各種儀器設備的使用,《實用臨床護理“三基”(應知應會分冊)》,專科常見病、多發病護理常規,并熟練運用護理程序評估病情、分析護理問題,采取適宜的護理措施。
(二)工作3-5年護理人員培訓內容
專科知識:1、掌握普外科各種疾病觀察與護理要點及并發癥的預防與護理方法。
2、掌握普外科各種疾病健康教育內容。
3、掌握個案查房及病例討論實施程序。
4、熟悉專科新知識、新理論及相關論文書寫方法。
專科技能:
1、熟練應用護理程序對病人進行護理。
2、組織并參與危重病人的搶救、難度較大的`護理操作及各種搶救儀器設備的使用。
3、參與科室危重疑難病例討論,承擔專科講課及教學查房。
4、針對性制定帶教計劃進行目標帶教,參與病房管理,完成專項分管質控。
四、考核安排:
1、工作3年內護士:
(0-6月)每月進行臨床表現評價,理論、操作考核。護士長進行“單獨值班資格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進入下一階段規范化培訓并單獨值班,不合格者,延長培訓時間,直至考核合格。
(7-36月)每月理論、操作考核,每月制定護理計劃。及時記錄于輪轉手冊。
2、工作3-5年護士
專科知識:每季度一次。
專科技能:每月一次。
(注:各項核心制度、應急預案及各項急救技能全科護理人員必須熟練掌握。)
最新護士職業素養提升計劃書(二)
優質護理服務有賴于良好的專業素質。今后一段時期,優質護理要在廣度、深度兩方面推進,并能體現護理專業的內涵和價值,年輕護士迫切需要提高素質能力,臨床培訓與帶教的任務十分繁重。為促進年輕護士學習掌握護理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并有效運用于各項臨床護理工作,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確立“學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原則,改革護士臨床帶教輪轉、“三基”訓練考核的方式方法,注重思維能力、實踐能力、人文素養的養成,引導年輕護士運用專業知識指導臨床工作,加強病情觀察、操作技能和專科對癥處理的能力,變被動工作為主動工作,真正會解決病人的問題,勝任臨床護理工作,推進優質護理服務深入持久開展。
二、范圍對象
范圍:全省二級以上醫院全面實施。
對象:各級醫療機構新錄用護士。
三、主要內容
(一)規范化培訓
新護士規范化培訓周期為3年,分成三個階段:新手適應期(0~6個月)、技能成熟期(7~18個月)和臨床輪轉期(19~36個月)。建議可作如下安排:
1、新手適應期(0~6月)
第1個月:崗前訓練。
雙向選擇后固定科室。
第2個月:與臨床指導教師共同照顧6~8人。
第3個月:與臨床指導教師共同照顧8~12人或在臨床指導教師指導下獨立照顧4~6人。
第4~6個月:在臨床指導教師指導下獨立照顧6~8人。 熟悉病房各種制度規章、崗位職責、工作流程,掌握基礎護理主要操作技能,掌握護理程序的思維方法,熟悉常見疾病護理、檢查、藥物及院感防控基礎知識。
科內考核。考核形式:臨床表現評價、操作考核。
醫院也可組織“單獨值班資格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進入下一階段規范化培訓并單獨值班,不合格者,延長培訓時間,直至考核合格。
2、技能成熟期(7~18個月)
固定科室。
在護士長、責任組長或臨床指導教師指導下,依病人病情獨立照顧8~12人,以危重病人為主。定期安排新護士參加科主任醫療查房(組內病人為主)、業務學習、讀書報告會、危重病人循證護理查房等,有條件的醫院可每年組織戶外拓展訓練。
基本掌握專科護理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實用臨床護理“三基”(應知應會分冊)》,熟練運用護理程序評估病情、分析護理問題,采取適宜的護理措施。
醫院可選擇專業技術操作較多或危重病人較多的科室作為臨床實訓基地,考核并指定臨床帶教,訓練專科護理基本操作(通用項目基地考,特殊項目科內考),訓練常見病、多發病危重病人的病情評估,并組織實施考核,強化新護士的思維能力、重癥照護能力和溝通能力。
實訓基地考核。考核形式:床邊查房、操作考核。
3、臨床輪轉期(19~36個月)
臨床輪轉。必轉科室為ICU、急診,其他科室根據情況安排。輪轉時間各醫院結合實際自定。
在護士長、責任組長指導下,依病人病情獨立照顧8~12人,以危重病人為主。所在科室指定1名資深護士或專科護士為導師,輪轉護士每日記錄工作筆記,定期與導師溝通,導師對學生工作和學習給予全面指導。
定期安排輪轉護士參加科主任醫療查房(組內病人為主)、業務學習或參加專科學組活動、讀書報告會、危重病人循證護理查房等,有條件的醫院可組織院外學習。
掌握各專科護理操作技能,掌握各種儀器設備的使用,掌握《實用臨床護理“三基”(應知應會分冊)》,掌握輪轉各專科常見病、多發病護理常規,并熟練運用護理程序評估病情、分析護理問題,采取適宜的護理措施。
院級考核為主,輔以出科考核。考核形式:理論考試、實境案例分析及操作考核。
(二)省級抽考
2012年起,省衛生廳每年組織三級醫院年輕護士臨床實際工作能力抽考,設“優秀”、“合格”及“不合格”三個等次,以替代原三級醫院護士“三基”抽考活動。具體有關事項如下:
1、抽考時間
與每年全省三級醫院醫務人員“三基”考試活動或護理工作專項檢查一并安排,時間另行通知。
2、抽考對象
各三級醫院(含中醫院)和省級機關醫院在職在崗取得執業資格的護士(包括合同護士)。
從全國護士執業資格數據庫隨機抽取工作滿3~10年的護士,綜合醫院6名,專科醫院3名。名單抽取提前一周進行,因故不能參加者可視情調整。
3、抽考形式
實境案例分析及操作考核。
省衛生廳委托省護理學會在各專業委員會、專業學組委員基礎上充實部分臨床骨干,組建“江蘇省年輕護士業務能力抽考專家庫”,分成若干專科小組,確定每個專科常見病及多發病的病種類型、操作考核種類,確定等次評定標準等事項。根據各地抽取的護士數量及所涉專科種類,組派抽考專家組,分赴護士所在病區或已輪轉病區進行實境案例分析及操作考核。
4、考試范圍
以《實用臨床護理“三基”(應知應會分冊)》(東南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實用臨床護理“三基”(操作篇)》(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為主要參考,結合臨床護理常規及“優質護理服務”相關文件及內涵,由省衛生廳統一組織命題。
5、考試時間及方法
每人15~20分鐘。重癥病人為主,包括評估病情、分析護理問題、采取適宜的護理措施(含操作考核)。具體方法參見衛生部《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實施指南》(2011版)中的“個案追蹤法”,重點為疾病護理。
6、考試結果
考試結果在考試結束后4周內公布,并將單位成績在全省進行通報。個人成績反饋至所在醫院護理部。
二級醫院年輕護士臨床實際工作能力的抽考,各市衛生局可參照上述辦法自行制定并執行。
【最新護士職業素養提升計劃書】相關文章:
自我提升計劃書09-15
能力提升計劃書15篇10-18
強化安全意識,提升安全素養倡議書01-22
最新銷售計劃書12-01
護士實習前計劃書11-05
個人能力提升計劃書(11篇)01-14
個人能力提升計劃書10篇10-21
個人能力提升計劃書12篇08-16
營銷計劃書最新精選12-20
護士辭職信最新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