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范式訪友》原文及譯文
本文表現了范式講信用的品格,對個人而言,誠信乃立人之本,是做人處世的基本準則,是每個公民正確的道德取向。從修身的角度看,誠信是人內心升起的太陽,可以照亮自己,也可以溫暖別人;誠信是一把金鑰匙,可以打開人的心鎖,也可以打開知識和財富的大門。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范式訪友》原文及譯文,歡迎閱讀。
【原文】
范式字巨卿,少游學于太學,與汝南張劭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歸鄉里。式謂元伯曰:“后二年當還,將過尊親。”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請設饌以候之。
母曰:“二年之別,千里結言,爾何信之誠也?”對曰:“巨卿信士,必不違約。”母曰:“若然,當為爾釀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飲,盡歡而別。
【譯文】
山陽人范式年輕時進京城太學為諸生,與汝南人張劭至交。某天,兩人將回各自家鄉。行前,范式與張劭約定,兩年后,范式將專程到張劭家看望張劭及家人。張劭回到家中,央求母親屆時準備酒菜好好款待。
張劭母親說:你們的約定時隔兩年之久,難道你相信這位朋友屆時果真會來嗎?張劭堅定地說:范式是很講誠信的人,決然不會失約的。兩年后,范式果然如期來看望張劭,聚餐暢敘之后,兩人高興地話別。范式后來當過荊州刺史,范陽太守,以誠信著稱于世。
注釋
1、游:游學,學習。“游”后省“于”字。
2、太學:漢朝設在京城的最高學府。
3、諸生:求學的人。
4、汝南:在今河南省。
5、并:一起,同時。
6、告歸:請假回家。
7、過:拜訪,探望。
8、尊親:指張劭的父母。
9、孺子:小孩子,指張劭的子女。
10、克:約定或限定。
11、具:具體,詳細。
12、以:后省“之”。
13、白:告訴。
14、結言:口頭答應。
15、審:確定。
16、乖違:違背,此指違約。
17、若:如果。
18、為:替,給。
19、醞:釀酒。
賞析
(1)寫元伯母子的對話起一種襯托作用,先用元伯母親的質疑來作鋪墊,更加能襯托出后面范式“果至,升堂拜飲,盡歡而別。”的言而有信。
(2)兩人能成為好朋友的根本原因在于一種誠信,張劭信任范式,對其赴兩年之約深信不疑,范式也是守信之人。故二人能成為好友。
(3)本文通過范式和張劭的交往,贊揚了重承諾,守信用的品格。范式和張劭約定,兩年后前去拜訪。對此張母表示懷疑,但范式如約而至。這里用“兩年之別”,“千里結言”反襯,突出了范式的重守承諾,一諾千金的品格。這種講誠信的品質到現在都給人啟迪和教育。
(4)本文表現了范式講信用的品格,對個人而言,誠信乃立人之本,是做人處世的基本準則,是每個公民正確的道德取向。從修身的角度看,誠信是人內心升起的太陽,可以照亮自己,也可以溫暖別人;誠信是一把金鑰匙,可以打開人的心鎖,也可以打開知識和財富的大門;誠信綻放著生命之美,生活因它而多姿,人生因它而多彩。對企業而言,誠信是其賴以生存的根本;對城市而言,誠信等同于它發展的機遇;對國家民族而言,誠信是其繁榮昌盛、自強自立的基礎。
【《范式訪友》原文及譯文】相關文章:
經典古文原文譯文08-28
古原文及譯文03-23
《梅雨》原文及譯文03-24
《葉公好龍》原文及譯文12-24
《浣溪沙》原文及譯文01-12
《論語》的原文及譯文02-04
《墨梅》原文及譯文01-20
《卜居》原文及譯文02-06
《梅花》原文及譯文12-24
《狼》原文及譯文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