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原文翻譯及賞析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古詩,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詩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創作的詩。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原文翻譯及賞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譯文
一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
白天長了,籬笆的影子隨著太陽的升高變得越來越短,沒有人經過;只有蜻蜓和蝴蝶繞著籬笆飛來飛去。
三、簡析
這首詩寫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詩中用梅子黃、杏子肥、麥花白、菜花稀,寫出了夏季南方農村景物的特點,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兩句寫出梅黃杏肥,麥白菜稀,色彩鮮麗。詩的第三句,從側面寫出了農民勞動的情況:初夏農事正忙,農民早出晚歸,所以白天很少見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蛺蝶飛”來襯托村中的寂靜,靜中有動,顯得更靜。后兩句寫出晝長人稀,蜓飛蝶舞,以動襯靜。
賞析
這首詩的題目是《四時田園雜興·其二》,作者就是南宋詩人范成大。從普通人的角度來看,這個詩人的名氣實在談不上有多大,但是在實際上,在南宋的文學史上,這個詩人是很有名號的。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最出色的詩作就是這些描寫田園風光的農村生活內容。
這首詩也是描寫農村生活內容的,而且是其作品中最廣為人知的一首詩。前兩句寫出了田園風光,也暗喻了當時江南之地的季節。“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一樹樹的梅子變得金黃,苦熬要成熟了,杏子個頭也越長越大了,說明江南已經是到了初夏季節,即將迎來梅雨時節。
在這個季節,江南之地的農村,蕎麥花一片雪白,已經成為當地一景,而且滿地的油菜花稀稀落落的,也說明油菜花凋落的時間已經到了,進一步以植物形態表明時令季節。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這兩句也和農事地理知識密切相關,夏天來了,白天也變得越來越長了,上午的時候,太陽一點點升起,籬笆的影子也越來越短,天氣越來越熱,中午的時候外面就極少有人了。有的只是蝴蝶和蜻蜓,在這美好的季節和天氣中飛來飛去,盡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相比我們之前學過的“柳暗花明又一村”、“忙趁東風放紙鳶”,范成大的這首詩顯然更注重生活的細節,更注重展現農村田地里的各種作物。用作物來表述季節時令,用作物來展現農村生活的豐富,用作物來表達對農村生活的熱愛,實在是體現了范成大詩作中極富特點的一面。
對于今天的孩子來說,用古詩詞加強對于他們的審美教育,加強對于他們通識知識的掌握,已經是非常重要的內容。相比當年的我們,今天的孩子對農村生活更加不了解,對詩中描繪的場景更難以想象,這恐怕也是今天的教材編纂者摘選這首古詩入教材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的創作背景如下:
南宋詩人范成大退居家鄉蘇州石湖后,寫下了《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他在對鄉村生活長期觀察和親身感受的基礎上,以細膩的筆觸、質樸的語言,描繪了農村四季的風光、農事活動以及農民的生活場景。 這首詩具體描繪的是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詩中所寫的梅子黃、杏子肥、麥花白、菜花稀等景象,都是江南地區初夏時節的典型特征。范成大通過對這些自然景物和農事活動的描寫,展現了農村生活的寧靜與美好,同時也流露出他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和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在當時南宋社會,農村經濟雖然相對穩定但農民生活依舊辛苦,范成大的這些田園詩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對社會現實的一種反映。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原文翻譯及賞析05-29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原文翻譯及賞析05-22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原文、翻譯及賞析05-26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05-29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原文翻譯及賞析10-17
四時田園雜興古詩原文及翻譯07-12
《四時田園雜興》翻譯和賞析01-27
四時田園雜興古詩翻譯賞析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