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教案(通用13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教案 1
一、教學設想:
《漁家傲》選自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六單元,李清照作為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漁家傲》卻是她的一篇豪放之作。本節課學生通過反復的誦讀去體會,教師抓住此詞中“夢”事展開教學,以李清照的一生為縱線貫穿全課,使課堂結構緊湊,板塊清晰,主線分明,層層展開,循序漸進。并將李清照其他詞作與《漁家傲》進行對比,在朗讀中感悟婉約與豪放詞風的區別,引導學生體會該詞的情感,了解李清照傳奇的一生。從而激發學生對宋詞的興趣。
二、教學目標:
通過比較誦讀體會,學生感知宋詞婉約派、豪放派的不同風格特征;學生通過反復的誦讀領會李清照字里行間蘊含的豐富情感;
感受詞中深刻的'思想內涵,體驗詞中的浪漫風格和豪邁氣慨。
三、教學重點。
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結合時代背景和詩人的生活經歷、品味詞的語言和意境,感受詞中深刻的思想內涵。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比較婉約派和豪放派不同風格。
唐詩宋詞是中華文化史上兩顆璀璨的明珠,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宋詞。
對比誦讀《醉花陰》《漁家傲》,體會詞風不同
醉花陰
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漁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
學生談讀后的感受。
明確:《醉花陰》表達了詞人詩酒自娛的閑話,暗香盈袖的浪浸,明麗而繼綿的甜蜜哀愁。
《漁家傲》表達了詞人豪邁的氣度,闊大的形象,雄奇的志愿。
介紹婉約派和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和風格特點。
任何一個優秀的作家都不是一種寫作風格,正如“大江東去”蘇軾,也有著“十年生死兩茫茫”的柔情,李清照亦有著剛柔相濟的美。我們進一步學習婉約派代表人物李清照別具一格的豪放詞《漁家傲》。讓我們一同走進李清照。
(二)、讀通順。
1、感知內容
2、讀準字音:帆殷勤嗟謾
3、讀出節奏
哪些詞句你讀不懂?誰能幫幫他(她)?
(三)、讀夢事
1、讀夢
明確:《漁家傲》記夢之作。作者在夢中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一色圖。寫天,云。霧,星河、千帆,景象已極壯麗。細讀詞作,勾畫夢事的動詞。接”、“連”二字把重重的天幕、洶涌的波濤、彌漫的云霧。“轉”,“舞“兩字,則書詞人在風浪聯題加人適當的想象,用散文化的語言描繪詞中最能觸動你的畫面接云濤、星河流轉、天人對語。
2、品夢
再讀品夢。
用典引用貼切自然。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水擊三千里,摶扶據而上者九萬里。莊子——《逍遙游》
李清照通過這首詞要表達什么?
明確:此時的李清照不再是以淚洗面的弱女子,她有著真實的情感,真實的憂愁。優愁中有憤懣,感傷有倔強,有一種骨氣在支撐著。正如梁啟超對此詞曾指出:“此似蘇辛派,”
3、釋夢
悟歸情:領悟主旨思考:詞人要歸何處?為什么要歸哪里?
(四)讀出情。
讀《如夢令》讀《醉花陰》《聲聲慢》
明確:
(1)她生于書香門第,這個待字閨中的少女,羞澀調皮,聰敏率性。
(2)她與趙明誠結為夫妻,彈唱出一曲高山流水的琴瑟和鳴,縱使哀愁也是那般輕柔。
(3)49歲的丈夫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后改嫁的遇人不淑,被誣陷的牢獄之災,時光在她的意念中度日如年的停滯了。隨者金人南下的鐵蹄,李清照淹沒在國破家亡的歷史之中,但她以女子之身,懷天下大事。體味著宋代士大夫共同的時代悲哀。留下了:“自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千古名句和這首豪邁之詞《漁家傲》。
再讀:讀出畫面,讀出情感,讀出浪漫與豪邁!
(五)作業布置:1、背誦這首詞。2、查資料,進一步了解李清照或者其他詞人及其作品,收集整理一些你喜歡的宋詞。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教案 2
教學目標:
1、學會抓住關鍵意象,來分析意境,體會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感。
2、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鑒賞能力。
3、激發學生學習宋詞的興趣,掌握誦讀的方法。
教學重點:
抓景物,析意境,品情感
教學過程:
一、古詩導入
1、在每一個朝代,都有愛國將士戍守邊關的動人事跡,以及仁人志士渴望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并且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邊塞詩詞,回顧一下,我們學過的有哪些?
2、今天我們要學習另外一首邊塞詩的名篇:《漁家傲》。
二、知人論世
1、這首詞的作者是——范仲淹。所謂“知人論世”,首先讓我們一起走近范仲淹。
2、(出示作者簡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江蘇吳縣人。他不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成就亦讓人驚嘆。散文《岳陽樓記》為千古名篇,其中的兩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愛國的寫照。他的詞能突破唐末五代詞的綺靡風氣,有《范文正公集》。朱熹稱他為“有史以來天地間第一風流人物”。
了解了范仲淹,下面我們就要來誦讀這首詞了!還記得我們的三步讀詩法嗎?
三、傾情誦讀
(一)出示:三步讀詩法
1、整體感知,字正腔圓地讀,2、理解詞意,有板有眼地讀。
3、賞析品悟,有情有味地讀。
(二)誦讀第一步:整體感知,字正腔圓地讀
1、字正腔圓——字音準確、清晰、響亮,腔調圓潤、飽滿、婉轉。
2、初讀此詞,你知道上闋和下闋分別寫什么嗎?(板書:上闋寫景,下闋抒情)
3、男女生分讀。注意字正腔圓。
(三)誦讀第二步:理解詞意,有板有眼地讀
1、有板有眼——把握節奏、韻律、輕重緩急等。
2、借助注釋,自己試著理解詞意。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同桌討論討論,也可以問問老師。
3、指名說說上下闋的意思。
4、指導有板有眼地讀。
(四)誦讀第三步:賞析品味,有情有味地讀。
1、抓景物,析意境(賞析上片)
(1)請學生讀上片,其他學生思考:上闋中哪個字是關鍵,也就是上片圍繞哪個字來寫的?
板書:異
(2)“異”在何處?再讀上片,畫出詞中描寫的景物。
(3)請你再讀讀上片,關注這些景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你能從視覺和聽覺方面來比較比較邊塞秋景與江南秋景有何不同嗎?
這些景物給你什么樣的感覺?或者說上片的寫景渲染了一種怎樣的.氣氛?
(5)這樣的景物和下片抒情有什么聯系呢?
插入寫作背景:1038年西夏李元昊稱帝后,連年侵宋。由于積貧積弱,邊防空虛,宋軍一敗于延州,再敗于好水川,三敗于定川寨。1040年,因為守邊官員貪生怕死,范仲淹主動要求調到軍事要地延州(今陜西延安),主動挑起了這保民衛國的重擔,希望能擊退外敵。他在西北邊塞生活達四年之久,對邊地生活與士兵的疾苦有較深的理解,治軍也頗有成效。當地民謠說道:“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西夏不但不敢入侵,還稱他為“胸中自有數萬甲兵”,這首詞就作于此時。
2、品情感(賞析下片)
(1)詩人的情感集中體現在哪個字上面?
明確:淚
(2)將士們流下的是什么樣的淚?這一“淚”字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明確:流下的是思念家鄉的淚,更是功業未成、壯志未酬的英雄淚。
(3)這些情感體現在哪些詩句中?
明確:“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全詩核心句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在范仲淹心中,大丈夫就應該像竇憲一樣“北擊匈奴,去塞三千余里,刻石記功。”就應該像霍去病一樣“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這就是他為什么夜不能寐,輾轉反側的原因。齊讀下片。
今天咱們重新認識了范仲淹。在蒼涼悲壯的情境里,作者用短短幾句詞寫出了自己和許多的將士們思鄉又憂國的矛盾心理,一位巍然的令人敬畏的文人形象仿佛就在眼前,讓我們也仿佛置身于邊塞的蕭索中感受著將士們悲涼的心情。
五、拓展延伸
古往今來,有著滿腔愛國情懷卻壯志未酬的詞人又何止范仲淹一人!
六、課堂小結
一曲《漁家傲》唱出了范仲淹的思鄉報國,唱出了他的無奈與悲傷,也寫出了他的壯志未酬,更讓我們知道了他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道不完的情懷,寫不盡的思鄉,讓我們再次吟誦他的這首《漁家傲》,希望范仲淹那偉大的人格永遠激勵著我們每一位中國人!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教案 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抓住詞中意象,發揮想象,感受浪漫的意境。
2、能力目標:結合時代背景,品析關鍵詞句,探究詞人思想情感,感受豪放的詞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掌握意象、品詞句、品析詩詞情感的方法;通過拓展閱讀,了解李清照詞作風格及情懷。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感受浪漫的意境;探究詞人思想情感;感受豪放的詞風。教學難點:抓住詞中意象,發揮想象,感受浪漫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你們心中有沒有住著一個女神?她是誰?她為什么是你心中的女神?老師心中也有一個女神,她就是李清照,你們想知道為什么嗎?(學生談女神。)
二、講授新課
(一)作者簡介
這是后人根據她在詩詞中流露出的神韻,想象著她的美好樣子。
李清照,字易安,號易安居士,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北宋滅亡,李清照流亡到南方,丈夫去世,漂泊無依。曾跟隨皇帝海上逃難,歷盡風濤之險。
李清照詞清新委婉,感情真摯。前期反映閨中生活感情,清麗明快。如:《如夢令》。后期變為凄涼悲痛。如:《醉花陰》《一剪梅》《聲聲慢》等。文學創作具鮮明獨特的藝術風格,稱“易安體”,她位居婉約派之首,她的《詞論》,主張“詞,別是一家”。
今天我們來讀她的作品《漁家傲》,這是一首詞。什么是詞,誰來介紹?學生回答。
(二)了解“詞”
詞,又稱長短句,隋唐興起,宋代進入全盛,是配合宴樂樂曲而填寫的歌詩。每首詞都有一個調名,稱“詞牌”。詞牌是詞的調子的名稱,不同的詞牌在總句數、句數,每句的字數、平仄上都有規定。
(三)誦讀感知
1、讀準字音,讀準停頓,感受詞的音韻美。
2、讀準節奏和韻律。
3、讀懂詞意。
星河:銀河。
殷勤:情意懇切。報:回答。
嗟:嘆息。
謾:同“漫”,空,徒然。蓬舟:如飛蓬般輕快的船。
(四)細讀入夢
1、注解提示了我們這首詞是記夢之作,那么夢中有什么呢?學生自由發言,注意說的時候,盡量添加上修飾語。
總結:這些景和物融合在一起,給你的感覺是?(奇特,富有想象力。)這樣的畫面絕不是在人間,像是在仙境。
2、在詞中最能帶給我們夢幻般感覺的句子是哪幾句?你能描繪出來嗎?
①提示:發揮想象,補充恰當的修飾語,多用四字短語,盡量使用修辭手法。
②小組交流、展示。
例:“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茫茫的天空堆起團團白云,流動的云山就像奔涌的波濤,水面上裊裊晨霧緩緩升起,天地之間云霧繚繞。一陣狂風吹來,云霧飄散而去,那天河好像也在流轉,河中閃閃的星辰,似乎是漂浮著許多船,風帆舞動,隨云濤起伏。
小結:描繪了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相接圖。洶涌的波濤、彌漫的云霧,水天相接、茫茫無際。天上的銀河似要轉動,無數的舟船在風浪中飛舞前進。作者的想象力真是奇特,帶給我們如夢如幻般的感覺。
③朗讀,想象美妙仙境。
3、剛才我們在詞中找到的景和物在詩詞中叫做意象,它們不但營造意境,還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情感,這首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呢?
(五)品讀悟夢
合作探究:作者在這首詞中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情感?請結合具體的詞句來分析。
1、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舞”字不僅寫海上無數的舟船在風浪中飛舞的情景。也是寫天上千姿萬態的星星。既富于生活的真實感,也具有夢境的虛幻性,傳達了作者奔波之時的感受。
2、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殷勤”為情意懇切之意,在詞人的夢里天帝是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在現實中的帝王
是怎樣的呢?(1129年9月,金兵南侵,李清照帶著沉重的書籍文物追隨皇上的.路線開始逃難。高宗皇帝從建康出逃,一直漂泊在海上。李清照,自己雇船、求人、投親靠友,帶著她和丈夫一生搜集的書籍文物,希望追上皇帝,送給朝廷,但始終沒有追上。1130年,皇上看到
身后跟隨的人太多不利于逃跑,干脆下令驅散百官。李清照望著龍旗消失在茫茫大海中,更感到無限失望。)從此句,我們可讀到作者對現實的不滿。
3、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
“路長”、“日暮”用路途遙遠而時光易逝來比喻理想難以實現。也是詞人晚年孤獨無依的痛苦經歷。
“嗟”字生動地寫出了詞人彷徨憂慮的神態,表達自己在人生道路上茫然不知所措的嘆惋。
“謾”字流露出心中的哀怨惆悵:一是懷才不遇,因知音(丈夫)早逝而無人能會意;二是慨嘆國難當頭,自己身逢亂世,有著對現實無能為力的苦悶。
三、課堂練習
下片哪一句是對“殷勤問我歸何處”的回答?該句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我報路長皆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表達了詞人晚年在現實生活中孤獨無依、奮力掙扎的苦悶和對現實的強烈不滿。
四、課堂小結
詞人為我們描述了一個浪漫仙境,表達了懷才不遇和國難當頭,身逢亂世,對現實無能為力的苦悶。但結尾運用典故委婉地表達了自己雖遭磨難,依然尋覓幸福,向往自由、光明、美好的情感。語言豪邁,格調雄奇,是李清照詞作中最為獨特的一首。
五、布置作業
課外讀李清照的其他詞作。如《一剪梅》《聲聲慢》等。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教案 4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誦讀詩歌,準確把握詩歌內容和情感。
2、學習欣賞詩詞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誦讀詩歌,準確把握詩歌內容和情感。
三、教學難點:
學習欣賞詩詞的方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宋詞的天空中,群星璀璨,但被文學史上稱為一代詞宗的只有李清照。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她的《漁家傲》
PPT出示課題
學習詩詞,我們多是從哪入手?誦讀!當代文人朱自清也說“詩歌的靈魂,一半在天上,一半在誦讀里。”在天上那一半我們是抓不住的,詩無達詁!因此我們要抓住誦讀的那一半。古人欣賞詩詞也常說“因聲求氣”,因:依靠、憑借、通過,今天我們就用這個方法來貼近李清照。
(二)出示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就是我們課堂的方向,誦讀是我們抵達目標的途徑,請大家自讀,注意讀準字音。
(三)初讀:知事
1、自讀:讀準字音。重點:嗟轉
2、齊讀:讀準停頓。
學生齊誦————先自評、教師評價
教師提示:略顯平淡。說話的停頓完全用自然地語言節奏,讀詩詞卻必須帶幾分形式化的音樂節奏,體現詩詞作為歌的一面。請同學們聽錄音:注意聽準節奏,思考:這首詞寫了些什么內容?
3、聽讀:(播放錄音)
重點:九萬里風/鵬正舉
學生回答聽到的內容:夢境、兩個人的對話等
朗誦無論是節奏,還是在情感起伏變化上都處理的比較細膩,讓我們沉醉。
你們認真傾聽的態度更令人欣喜,這份認真將是我們領略李清照風采的最好姿態。請同學們再次讀詞,并用你自己的語言寫出夢的內容(學生寫),然后說給大家聽。
4、默讀:熟知內容
用自己的語言敘述這首詞的主要內容
早晨,漫天的云濤洶涌翻滾,霧氣彌漫漂移,(海面上刮起大風)無數舟船破浪前進,(我坐在顛簸的.船上,仰望天空,只覺得)天河都要旋轉起來了。(迷迷糊糊中)仿佛我的靈魂回到了天帝住的地方,聽到天帝在說話,懇切的問我要到哪里去。
我回答說,路途遙遠而天色已晚,我雖然能寫出驚人的詩句,但毫無用處。大風正起,我就要像大鵬一樣乘風高飛。風啊,你不要停,把我的小舟吹到海上的神山上去吧。
你們的回答體現了你們認真的態度,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應該是什么?(夢)如果用一句話呢?
指名回答:
教師總結:(天接云濤,星河流轉)天人對語
天帝:問/歸/何處?(板書)
詩人:報/去/三山(板書)
夢是人心中最真實的折射,你們李清照的這場夢又折射出了她怎樣的內心世界呢?這就需要同學們深入去讀詞。請拿起筆用批注閱讀的方法,寫一寫你讀到李清照,然后在小組內交流。
(四)品讀:知情(批注閱讀,合作探究)
思考:說說你讀到的李清照?
請圈劃能表達詩人內心情感的關鍵詞,用如下格式:
我從________這一句中(這個詞)讀到了一位________的李清照。
學生談論交流回答
教師歸納
在同學們的賞析里,我們看到李清照她滿心的苦悶,渴盼知音。渴盼聆聽,渴盼幫助!
因為此時李清照正顛簸在逃難的人群里,她自己雇船、求人、投親靠友,帶著她和丈夫一生搜集的書籍文物,希望追上皇帝,送給朝廷,但皇上看到身后跟隨的人太多不利于逃跑,干脆下令驅散百官。李清照望著龍旗消失在茫茫大海中,感到無限失望。
但李清照絕不是一般的弱女子,她偉大之處就在于:即使在痛苦與失意中,仍然保有男兒一般永不屈服的自我!
它借助《逍遙游》“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這種大鵬起飛的浩大聲勢,表達自己的有壯舉。并隱括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來表達自己不停求索的情懷。
我們把文學創作中這種引用古籍中的古詩或詞句,豐富而含蓄的表達內容和思想的修辭方法叫做“用典”,這些典故恰恰體現了李清照性格中不屈與倔強。這是次靈魂,請大家用誦讀去體會。
請各小組設計自己的誦讀并展示給大家
(五)賞讀:知志
1、小組組織朗讀,并展示。
2、師總結指導朗讀。
起句所寫景雄闊宏大,浩淼夢幻,語速要慢,起句要高昂,尾音要延長;天帝問詢情意懇切,“歸何處”要親切,要輕一些;
下片我的回答:前兩句情感基調較低,“謾”字中有無奈,有悲憤,要重讀;“九萬里風鵬正舉”述說自己要有壯舉,聲調要高起來,“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是詩人的心之所歸,一定高昂且堅定!
齊讀
(六)比讀:知人
人們說李清照是半生陽光半生冷,她出生在書香門第,年少時無拘無束,聰敏率性。成家后,夫妻志同道合,鑒古玩,品美酒,賞佳景,琴瑟和鳴,溫暖幸福。
但隨著丈夫的離世,金人南下的鐵蹄,李清照淹沒在國破家亡的歷史中,她以女子之身懷天下之事,思公卿之責,慷慨寫下: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學生齊讀
(七)結語:
歷經磨難,李清照不再是以淚洗面的弱女子,它有著真實的情感,真實的憂愁,這憂愁中有憤懣,感傷中有倔強,柔韌中有堅毅,有一種骨氣在支撐著她挺起腰身,直面慘烈的世道,站在人生歸途(板書)的十字路口,她依然選擇自由與安寧(板書)
這是人生的至善之境,又是人生上下求索的堅毅追求!
讀詞,讀到最后,不僅懂了作者,也是在讀我們自己!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教案 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李清照及其代表作《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的創作背景和詞的特點。
理解并準確把握詞中描繪的意境,深入理解詞中的藝術手法和情感表達。
能夠熟練誦讀并背誦這首詞。
過程與方法:
通過誦讀、分析、討論等方式,引導學生品味詞的語言美,感受其豪放與婉約交織的藝術風格。
運用聯想、想象,引導學生構建詩詞所描繪的畫面,深入理解詞人的情感世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李清照詞中的壯志豪情和女性獨立意識,培養學生對古典詩詞的熱愛之情。
借鑒詞中對待生活困境的態度,培養學生的堅韌精神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精準解讀詞的意象,把握詞的意境,理解詞人的`思想感情。
分析詞的藝術手法,如象征、借景抒情等。
難點:
深入理解李清照在詞中所表現出的復雜情感與獨特人格魅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情境導入:以播放一段描繪云海翻騰、曉霧繚繞的自然景觀視頻,引導學生進入詞的意境。提問:“同學們,你們能用語言描繪一下剛才看到的畫面嗎?”借此引出本節課要學習的李清照的《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
二、作者及作品簡介
介紹作者李清照:簡述其生平、主要成就及詞風特點,特別強調她作為女性詞人的獨特地位和影響。
介紹作品背景:《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是李清照南渡后的一首代表作,反映了她在國破家亡、個人生活遭遇劇變后的復雜心境。
三、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朗讀指導:教師示范朗讀,強調節奏、韻律及情感處理。學生跟讀,初步感受詞的音韻美。
自主閱讀:學生自讀全詞,勾畫出不理解的字詞,提出疑問,師生共同解決。
四、精讀賞析,深入理解
分句解析:逐句解析詞句,引導學生理解“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等意象的象征意義,體會詞人面對困境時的豪情壯志和堅定信念。
意境構建:鼓勵學生根據詞句描述,運用想象力構建詞中的畫面,進一步感受詞的意境之美。
情感解讀:分析詞中流露出的詞人復雜情感(如孤獨、迷茫、壯志、期待等),探討詞人在逆境中的心理變化和人生態度。
五、藝術手法探究
象征手法:解析“九萬里風鵬正舉”、“蓬舟吹取三山去”等句中“鵬”、“蓬舟”、“三山”等意象的象征意義,理解詞人借助這些形象表達的追求理想、向往自由的強烈愿望。
借景抒情:分析詞中如何通過描繪壯麗的自然景象來寄托詞人的情感,理解“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等句的借景抒情手法。
六、誦讀與背誦
分組誦讀:學生分小組進行誦讀比賽,比拼誰更能準確把握詞的節奏、情感,提升誦讀水平。
集體背誦:在教師的引導下,全班齊聲背誦《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鞏固學習成果。
七、課堂小結
回顧本節課內容,強調李清照在《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中展現出的壯志豪情、獨立人格以及獨特的藝術。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教案 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通過誦讀理解詞的內容,感受詞的節奏和韻律,掌握詞中的重點詞句。
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討論的方式,理解詞的意境和情感,提高鑒賞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詞中蘊含的自由精神和對光明的追求,激發學生對古典詩詞的興趣和熱愛。
教學重點:
理解詞中的重點詞句,把握詞的意境和情感。
感受詞中豪放的藝術風格,體會作者對自由的渴望和對光明的追求。
教學難點:
理解詞中蘊含的`深刻思想內涵。
引導學生通過聯想和想象,深入品味詞的意境和情感。
教學方法:
誦讀法:通過反復誦讀,引導學生感受詞的節奏和韻律,理解詞的內容。
討論法:組織學生自主探究、合作討論,分享對詞的理解和感受。
情境法: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深入品味詞的意境和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引導學生回顧已學過的李清照作品,介紹李清照的生平和文學成就。
引出新課《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介紹詞牌名和作品背景。
二、初讀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詞作,注意字音和節奏。
教師范讀,指導學生注意停頓和重音。
學生齊讀,感受詞的節奏和韻律。
三、細讀品味
分組討論,理解詞中的重點詞句,把握詞的意境和情感。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詞中的意象和修辭手法,感受詞中豪放的藝術風格。
學生分享對詞的理解和感受,教師進行點評和補充。
四、深入探究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詞中蘊含的自由精神和對光明的追求,探討李清照的思想傾向和創作特色。
學生自主探究,結合時代背景和個人經歷,理解詞中深刻的思想內涵。
五、拓展延伸
引導學生比較李清照其他作品與《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在風格和內容上的異同。
學生搜集李清照的其他作品,進行閱讀和鑒賞,加深對李清照文學成就的了解。
六、課堂小結
總結本課的學習內容,強調對詞的理解和鑒賞能力的重要性。
布置課后作業:背誦《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并寫一篇讀后感。
通過以上教案的設計和實施,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這首詞的內容和意境,感受詞中豪放的藝術風格和對自由的追求,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對古典詩詞的興趣。同時,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討論,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團隊合作能力。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教案 7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了解李清照的文學常識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通過反復誦讀,使學生掌握詩詞的節奏和韻律,理解詞中的意境和情感。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品味詞的語言和意境,提高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能力。
借助多媒體教學資源,展示與詞作相關的`圖片、音頻等,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詞中的情感。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詞中深刻的思想內涵,體驗詞中的浪漫風格和豪邁氣概。
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文學鑒賞能力,激發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反復誦讀,理解詞中的意境和情感。
分析詞中的藝術手法,品味其豪放的藝術風格。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能力,深入理解詞作的深層含義。
結合李清照的生平經歷和時代背景,體會詞中流露的思想情感。
三、教學方法
誦讀法:通過學生自由朗讀、教師范讀、配樂朗誦等方式,使學生感受詩詞的韻律和節奏。
小組合作探究法:學生分組討論,共同探究詞中的意境和情感,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感受。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展示與詞作相關的圖片、音頻等,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詞意。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簡介李清照及其文學地位,介紹《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的創作背景。
2、誦讀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注意字音、節奏和韻律。
教師范讀,引導學生感受詩詞的韻律和節奏。
學生配樂朗誦,體會詞中的情感和意境。
3、合作探究
學生分組討論,探究詞中的意境和情感,分析藝術手法。
分享討論成果,教師點評并補充相關知識。
4、深入品味
分析詞中的意象和象征意義,如“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等。
探討詞中流露的思想情感,如對自由的渴望、對光明的追求等。
5、總結提升
總結本課的學習內容,強調李清照詞作的獨特風格和思想內涵。
布置作業:要求學生背誦《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并寫一篇關于李清照及其詞作的賞析文章。
五、教學反思
課后,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表現和作業完成情況,對本次教學進行反思和總結,以便更好地指導今后的教學工作。同時,教師還應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需求,不斷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學效果。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教案 8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并掌握李清照《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的詞意,了解其創作背景。
(2)學習并鑒賞李清照詞中豪放與婉約交織的藝術風格,感受其獨特的語言魅力。
(3)積累重點字詞,提高古典詩詞的閱讀理解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誦讀、品析、討論等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詞作內涵,培養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
(2)運用情境創設、多媒體輔助等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形象地感知詞中的意境,提升審美體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李清照在詞中表達的壯志豪情和對理想境界的向往,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2)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學生對中國古代詩詞的熱愛和文化自信。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詞的'意境,鑒賞李清照詞中的豪放與婉約交織的藝術風格。
難點:通過詞句理解作者的情感寄托和人生理想,感受其獨特的藝術魅力。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一段描繪云海翻涌、星河璀璨的視頻,引導學生想象詞中“天接云濤連曉霧”的壯麗景象,進而引出課題《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及作者李清照。
(二)初步感知
朗讀指導:教師示范朗讀,強調詞的節奏、韻律和情感基調。學生跟讀、自由讀,力求準確把握詞的韻味。
內容梳理:請學生簡述詞的大致內容,教師補充完善,共同梳理出詞的上下兩片分別描繪的景象及抒發的情感。
(三)深入研讀
藝術特色分析:
(1)豪放與婉約交織:引導學生對比分析詞中“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等豪放之語與“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等婉約之詞,體會李清照詞風的獨特之處。
(2)比喻、象征手法:解析詞中“星河欲轉千帆舞”、“九萬里風鵬正舉”等富含象征意義的詩句,理解其深層含義。
意境探究:
(1)“天接云濤連曉霧”描繪了怎樣的景象?這種景象有何象征意義?
(2)“星河欲轉千帆舞”表現了詞人怎樣的心境?結合詞人生平,揣摩其深層情感。
(3)“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表達了詞人怎樣的理想追求?
(四)拓展延伸
對比閱讀:選取李清照另一首代表性的婉約詞(如《聲聲慢》),對比分析兩首詞在風格、情感表達等方面的異同。
討論分享:讓學生分組討論,談談自己對李清照及其詞作的理解和感悟,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解讀詞作。
(五)課堂小結
回顧本節課所學,強調李清照《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一詞中豪放與婉約交織的藝術風格,以及詞人深沉而熱烈的理想追求,再次欣賞全詞,鞏固學生對詞作的理解和記憶。
(六)作業布置
背誦并默寫《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
結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嘗試為這首詞配一幅插畫或寫一篇賞析短文。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教案 9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李清照及其詞作風格,掌握《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的基本內容,理解詞中蘊含的情感與意境。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通過反復誦讀、品味詞的語言,感受詞的韻律美,培養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詞的學習,讓學生感受李清照堅韌不拔的.精神風貌,激發學生對古典詩詞的熱愛與興趣。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詞中的意象,感受詞中的意境和情感。
品味詞的語言,學習李清照獨特的藝術風格。
三、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能力,深入理解詞中的深層含義。
四、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品味法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介紹李清照及其詞作風格,引出《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
播放配樂朗讀,讓學生初步感受詞的韻律美。
(二)新課講解
學生自由朗讀,注意字音、節奏,教師巡視指導。
點名學生朗讀,教師點評,指導學生把握詞的節奏和韻律。
講解詞的基本內容,引導學生理解詞中的意象,如“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等。
分析詞中的情感與意境,讓學生感受李清照堅韌不拔的精神風貌。
討論李清照的藝術風格,品味詞的語言美。
(三)課堂練習
學生再次朗讀詞作,嘗試背誦。
分組討論,分享對詞的理解和感受。
教師總結學生的討論,進一步強調詞的主旨和藝術特色。
(四)作業布置
背誦《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
搜集李清照的其他詞作,進行閱讀和賞析。
六、板書設計: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
李清照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
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意象、情感、意境、藝術風格)
七、教學反思:
課后,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和作業完成情況,對本次教學進行反思和總結,以便更好地指導今后的教學。同時,教師還應關注學生對古典詩詞的興趣和態度變化,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果。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教案 10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并掌握詩詞的基本內容和藝術特點,深入理解詞人的情感表達和詞中所蘊含的哲理。
過程與方法:通過誦讀、品析、討論等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詞人面對困境時的堅韌精神,激發學生對人生理想的追求與堅守。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詞的意境,把握詞人的情感變化及詞中所寓含的人生哲理。
難點:理解詞中的象征手法和意象運用,領悟詞人的豪放風格在女性詞人作品中的獨特性。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有關星空、云海、航船的圖片或視頻,引導學生描述畫面,引出本詞描繪的壯麗景象,進而導入《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的學習。
環節二:初讀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初步感受詞的韻律美。
教師示范朗讀,強調節奏、重音及情感處理,引導學生再次跟讀,體驗詞的音樂美感。
環節三:內容解析
分小組討論,梳理詞的大致內容,概括詞的上、下闋分別寫了什么。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詞的意象(如“云濤”、“星河”、“白鷗”等)及其象征意義,理解詞人借景抒情的手法。
討論詞人的情感變化,從最初的迷茫困惑到決心追求理想的心路歷程。
環節四:藝術特色賞析
引導學生分析詞的豪放風格體現在何處,如何打破了傳統女性詞婉約柔美的刻板印象。
探討“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等句中展現出的'詞人豁達的人生態度和不屈的斗志。
環節五:主題深化
結合詞人的生平背景,探討詞人創作此詞時的社會環境和個人心境,理解詞中所寓含的對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對現實困境的抗爭。
讓學生結合自身生活經驗,談談從詞中獲得的啟示,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與挑戰,保持對理想的追求。
環節六:課堂小結
師生共同回顧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強調詞的藝術特點、情感內涵以及詞人的人生態度,深化對詞的理解。
環節七:作業布置
背誦全詞,進一步感受其語言魅力。
以“我心中的‘九萬里風鵬正舉’”為題,寫一篇短文,表達自己對詞中所體現的精神風貌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學反思
課后,教師應反思教學過程,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反應與收獲,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調整后續的教學策略,持續提升教學質量。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教案 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理解李清照《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這首詞的內容,感受其獨特的藝術魅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品味、分析等方法,引導學生深入體會詞中的意境和情感。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對古典詩詞的興趣,提升其對美的鑒賞能力,體會作者對自由與光明的追求。
教學重點:
理解詞的基本內容和主旨。
品味詞中的意境和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詞中蘊含的深層思想和情感。
體會李清照詞的豪放風格。
教學方法:
朗讀法:通過反復朗讀,讓學生感受詞的韻律和節奏。
討論法:引導學生討論詞中的意境和情感,培養其批判性思維能力。
情境法:通過創設相關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詞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介紹李清照及其文學地位,激發學生對詞人的興趣。
引出課題《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簡要介紹詞牌名和詞的內容。
二、朗讀感知
教師范讀,學生跟讀,注意節奏和韻律。
學生自由朗讀,體會詞的意境和情感。
三、深入理解
分析詞的上片,引導學生理解“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所描繪的壯麗景象,感受詞人的豪邁氣概。
分析詞的下片,重點理解“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所表達的詞人內心的苦悶和對才華無法施展的無奈。
探討“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所蘊含的詞人對自由與光明的追求。
四、品味鑒賞
引導學生品味詞中的語言特點,如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分析詞的風格特點,體會李清照詞的`豪放風格。
五、總結提升
總結本課的學習內容,強調詞的主旨和意境。
引導學生思考詞人對自由與光明的追求在現代社會中的意義和價值。
六、作業布置
背誦并默寫《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
選擇一首自己喜歡的李清照的詞,進行賞析并寫下自己的感受。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應該能夠較好地理解《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這首詞的內容,并感受到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培養其批判性思維能力。同時,教師還應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詞中的意境和情感。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教案 1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習并理解《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這首詞的內容,掌握其藝術特色和表現手法。
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在宋代詞壇的地位,以及婉約派詞風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
通過誦讀、品析,引導學生深入體會詞作的情感內涵和意境之美。
利用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形式,增進學生對詞中人物心理及情感的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詞人面對生活困境時的獨立人格與堅韌精神,培養學生積極面對困難、追求理想的人生態度。
增強對中國古代詩詞文化的熱愛與傳承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并鑒賞詞中的意象、情感表達及藝術手法。
體會李清照詞的獨特風格及其所體現的女性視角與情感深度。
教學難點:
理解詞人復雜而深沉的情感世界,尤其是其中蘊含的個人抱負與現實困境的沖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創設情境:展示一幅描繪云海日出或海天一色的壯麗畫面,引導學生描述畫面內容,引發對詞題“天接云濤連曉霧”的想象。
引入課題:向學生介紹李清照及其在詞史上的重要地位,揭示本節課將要學習的《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是她少有的豪放之作,展示其詞風的多樣性。
二、初讀感知
朗讀指導:教師示范朗讀,強調詞的節奏韻律,指導學生注意詞牌特點及斷句、重音等朗讀技巧。
學生自讀:學生自主朗讀全詞,初步感受詞的`意境和情感基調。
三、精讀賞析
環節一:解讀意象,構建畫面
小組合作:分組討論,每組選取幾個關鍵意象(如“云濤”、“星河”、“風露”、“蓬舟”等),繪制一幅詞中景象的簡筆畫,并配以簡短的文字說明。
分享展示:各組展示自己的畫作,講解創作思路,教師點評并引導學生整合各幅畫面,形成整體的詞境認知。
環節二:品析情感,揣摩心境
問題探究:提出以下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探討:
詞人在這首詞中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孤獨、迷茫、壯志未酬、對自由的向往等)
詞中哪些詞句最能體現這種情感?如何體現的?
詞人借“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表達了什么愿望?
角色扮演:請幾位學生分別扮演詞中的“我”、云濤、星河等角色,進行情境對話,進一步揣摩詞人的內心世界。
四、藝術手法解析
教師講解:解析詞中的象征、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如“九萬里風鵬”象征詞人的凌云壯志,“蓬舟”象征詞人飄搖不定的生活狀態。
小組討論:討論這些藝術手法如何增強詞的藝術效果和情感表達力。
五、拓展延伸
對比閱讀:比較《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與李清照其他代表作(如《聲聲慢》)在題材、情感、風格上的異同,深化對李清照詞風多樣性的認識。
主題探討:針對“面對生活困境,我們應如何堅守自我、追求理想”這一主題,組織學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生活經驗,引導他們從詞中汲取精神力量。
六、課堂小結
回顧本節課內容,強調李清照《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一詞中展現出的壯闊意境、復雜情感以及獨特的藝術手法,鼓勵學生在生活中保持對美好理想的追求與堅守。
作業布置:
背誦《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詞中的畫面。
閱讀李清照的其他作品,比較其在不同作品中的情感表達與藝術風格。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教案 1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理解并背誦《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這首詞,掌握其中的生字新詞,了解作者李清照及其創作背景。
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討論、賞析等方法,引導學生品味這首詞的意境和情感,提高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詞中蘊含的豪邁氣概和追求自由的精神,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
理解并賞析《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的意境和情感,體會李清照的創作風格。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深入體會詞中的深層含義和作者的情感傾向。
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法、賞析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通過介紹李清照的生平和創作背景,引出本課的學習內容《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
二、朗讀詞作
教師范讀,學生跟讀,注意節奏和韻律。
學生自由朗讀,體會詞作的音韻之美。
三、理解詞意
學生結合注釋,自主理解詞作的意思。
教師引導學生逐句講解,重點解釋生詞難句。
四、賞析詞作
賞析上片:引導學生從“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等句子中感受詞中壯闊的意境和浪漫的風格。
賞析下片:通過討論“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等句子,理解李清照對人生和創作的感慨。
整體把握:引導學生結合李清照的生平經歷和思想傾向,品味詞作中蘊含的深層含義和情感。
五、總結提升
總結本課的`學習內容,強調李清照的創作風格和詞作的藝術價值。
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追求自由和表達自己的情感。
六、作業布置
背誦《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
搜集李清照的其他詞作,進行閱讀和賞析。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教案】相關文章: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 李清照04-18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教案(精選8篇)11-15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李清照答案03-01
李清照《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賞析03-31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譯文及注釋11-29
李清照《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原文賞析01-09
李清照《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文學賞析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