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一年級《分類》教學設計及評析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新教材一年級《分類》教學設計及評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38~39頁。
教材分析:
分類一種基本的數學思想,它是根據一定的標準,對事物進行有序劃分和組織的過程。分類能力的發展,反映了兒童思維發展,特別是概括能力的發展水平。分類能力既是兒童邏輯思維能力發展的重要方面,又對促進兒童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進行分類時,首先要對客觀事物進行分析、綜合,通過比較,發現事物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并抽象、概括出事物的一般特點與本質屬性,本課主要是為了使學生掌握初步的分類方法。先讓學生學會按一定標準分類,然后,讓學生自己選擇不同標準分類。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擺放貨物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能按照某一標準給物體進行分類。
2、通過把動物分組做游戲學會選擇不同的標準對物體進行不同的分類。
3、通過分一分、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4、培養學生合作交流意識,小組長能組織組內成員合理分工并協作。
教學重點:
學會對物體進行分類的方法。
教學難點:
能選擇不同的標準對物體進行不同的分類。
教具學具:
課件,水果類、飲料類、文具類商品若干,各種形狀學具若干,每組一張白紙,一個裝有動物圖片的信封。
(評析:本課教學目標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注重了學生能力的培養,把過程目標放在了重要位置,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領悟了數學知識--分類。通過實際操作,還目標于本身,強調了人的發展,并給目標于支點,強調了數學的活動教學。還設計了語言能力的培養和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這也正是新課改中教師們積極探討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
師:小朋友們,今天的課堂上,我為大家請來了一位小客人,想知道它是誰嗎?瞧,它來了!
(課件出示)猴寶寶自我介紹(我是猴寶寶,在森林超市做經理,昨天超市又進貨了,我知道一年級的小朋友們又能干又愛幫助人,所以就給每人發了一件物品,想請大家幫我整理好,小朋友們愿意嗎?)
看看猴寶寶給我們發的物品,認識嗎?
(評析:新課程改革強調了課堂的情境創設,這里設計的猴寶寶的出現,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猴寶寶參與學習,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同時,也為后面猴寶寶的房間整理以及動物伙伴分類埋下了伏筆。)
二、按指定標準分類
師:猴寶寶要聘請四位小朋友分別擔任生活用品類、水果類、文具類、圖形類的柜臺主管,哪幾個小朋友愿意擔任主管?
請四個小朋友到前面分別戴上生活用品、水果、文具、圖形頭飾,端著盤子。
請小朋友們把自己手中的物品放到相應的主管端的盤子里,主管注意把好關,別把不屬于你柜臺的物品收起來了哦!
(生活動)
請各柜臺的主管把物品整理好并擺放好,看看哪個主管整理物品又快又整齊!
(生活動)
將整理好的物品放到展臺上。
(評析:這里進一步加強了情景氛圍的營造,也引導學生從被動性轉向了主動性參與學習,化多個學生都參與分類,并獨立思考,題材選擇來源于生活中的水果、牙膏牙刷等日常用品,讓學生在實例中,按同一標準分別裝入盤中,注重了過程目標,可操作性強,間接上升到了數學知識。)
師:我們來一起參觀各柜臺,并請各主管給我們介紹你們是怎么整理的?
生活用品主管:"我是把所有的牙膏放在一起,所有的牙刷放在一起,洗發精和洗發精放在一起!"
水果柜主管:"我是把香蕉和香蕉放在一起,梨子和梨子放在一起,桃子和桃子放在一起,蘋果和蘋果放在一起!"
圖形主管:"我是把三角形和三角形放在一起,長方形和長方形放在一起,正方形和正方形放在一起!"
文具柜主管:"我是把鉛筆和鉛筆放一起,橡皮擦和橡皮擦放在一起!"
師:"你們為什么要這樣整理呢?"
生:"因為它們是相同的物品,比如:香皂和洗發精都是洗的!"
師:"同學們覺得他們整理得怎么樣?誰能用一句話概括出他們整理物品的方法?"
師引導小結:"像這樣把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就叫分類。"(板書:分類)這也是本節課我們要一起學習的內容。
(評析:先讓學生觀察整理出的結果,然后讓學生說各種物品放在一起的理由,以此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逐漸引導學生從數學角度去觀察、思考、歸納總結到像這樣把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就叫分類。感受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這一理念。)
二、應用
小朋友們幫猴寶寶整理好了貨物,猴寶寶特別高興,(課件出示笑臉和笑聲)特地邀請大家到它家去玩,去不去?
(課件出示猴寶寶凌亂的家)猴寶寶的家漂亮嗎?為什么?哪些物品放錯了位置?你覺得應該放在哪里?我們一起來動手整理好嗎?
(分步整理房間,學生說,老師操作鼠標,將物品拖到相應位置。)
第一步:把書本文具放在書柜里,
第二步:把玩具放在玩具柜里,
第三步:把衣物放在衣柜里,鞋子放在鞋架上。
現在猴寶寶的家不僅漂亮也整齊多了!
(評析:教師設計了按同一標準分類的應用練習,整理猴寶寶的雜亂房間依然選擇了生活中的實例,其實猴寶寶的房間也是許多小朋友房間的代表,恰到好處地滲透了德育教育,講究了教案設計的科學性、完整性。再次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
四、按不同標準分類
猴寶寶也高興得不得了,(課件出示夸大家,小朋友們真棒!我還有好多小伙伴,聽說一年級的小朋友來了,想來和你們玩游戲,你們愿意嗎?)
猴寶寶都有哪些小伙伴呢?(課件出示:動物圖)
這么多的動物寶寶,你能用本節課學到的分類知識讓它們分組做游戲嗎?
師:好,下面我們組成學習小組,組長打開信封,組織小組成員先討論怎樣分,再把這些動物卡片分類粘貼在白紙上。現在一、三、五排向后轉,小組學習開始!
(學生活動,教師巡回指導)
師:哪個組的同學愿意把你們的分類情況向大家介紹介紹?
生1:我們組是按腿的多少來分的,兩條腿的動物分一起,四條腿的動物分一起!
師:你們真有數學頭腦!
生2:我們組是把天上飛的分一起,地上跑的分一起,水里游的分一起!
生3:我覺得不能把貓和老鼠分一起,那樣,老鼠就被貓吃了,做不了游戲了!
師:你說得很
【新教材一年級《分類》教學設計及評析】相關文章:
《秋思》教學設計與評析06-12
《莫高窟》教學設計及評析06-12
莫高窟教學設計及評析06-29
《莫高窟》教學設計評析07-13
《球》教學設計與評析06-22
球教學設計與評析10-11
《背影》教學設計評析10-09
植樹問題的教學設計評析06-12
《爬天都峰》的教學設計與評析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