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次教學設計

時間:2025-01-15 08:48:34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第八次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第八次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八次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1.關于散文詩

  這個單元的選文都是散文詩,通過前面幾篇課文的學習,同學們對“散文詩”這種文學體裁的特點已經有所認識,哪位同學能對此談談?

  所謂“散文詩”,就是具有散文抒情特征的詩,它在抒情手法上相當隨和地接近散文:不分行,具有一般分行詩所缺少的散文美,如內在的韻律,寬廣的抒情層面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不排除邏輯思維等。但它又畢竟是詩(或者是一種形式特別的詩)體裁較為短小,具有詩質的致密等。

  今天我們學習的這兩首散文詩的作者紀伯倫,其在散文詩方面的成就和影響是非常巨大的。誰來對紀伯倫的有關情況作些介紹?

  2.關于作者

  紀伯倫,黎巴嫩詩人、散文作家、畫家,生于黎巴嫩,是阿拉伯近代文學史上第一個使用散文詩體的作家。他的作品多以愛和美為主題,通過大膽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表達深沉的感情和高遠的理想。他的作品最先到中國來的是《先知》(冰心譯)。著有散文詩集《先知》《先驅者》《淚與笑》《沙與沫》《暴風集》等。

  3.關于本文

  這兩首散文詩節選自紀伯倫的《淚與笑》里的《組歌》,共有5首散文詩,這里節選的是其中的兩首。另外三首分別是什么?請同學回答。

  美之歌幸福之歌花之歌

  今天要學習的《浪之歌》,是一首清麗流暢,極富浪漫與抒情的散文詩,愛與美的主旋律回蕩其間,令人陶醉不已。現在,就讓我們用自己最美的聲音來詮釋這首優美的詩作吧。

  二、細讀,整體感知形象及作者情感(內容分析)

  詩朗誦是一種高雅的活動,美好的散文詩更是能讓人陶醉。請同學們隨著優美的音樂,邊讀邊想象其展現的畫面,進入情境,體會文中美好的情韻。

  1.放朗讀錄音或教師配樂朗誦。

  學生自由讀,個別讀,最好多找幾位學生來讀,教師適當點撥指導。

  2.默讀思考:這首散文詩中的“浪”的形象有什么特點?請在前面橫線上添加適當的修飾語,并結合課文說說你的理解。

  的浪

  如:熱情洋溢的浪一往情深的浪無比忠誠的浪多情浪漫的浪溫柔善良的浪癡情的浪纏綿的浪任性的浪等

  3.根據前面的回答,概述文中的“海浪”是怎樣的形象?并結合具體語句來說明理由。

  是海岸的情人、世界的守護者、博愛者的形象。

  4.“詩根情”,作者寫作散文詩,其根本就是要抒發內心充溢的情感。而這種情感往往借助于具體的形象來傳達。也就是說,詩的形象(意象)之中滲透著詩人的情意。那么,散文詩借助“浪”的形象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對祖國的熱愛,對世間美好事物的眷戀。

  5.讀詩是一種高雅的情感體驗活動,當我們在想象中進入詩中的意境,體悟到詩中美好的情韻而又能恰當運用朗讀技巧用聲音加以傳達,這時,我們的心靈深處便會激起情感的火花,受到美的熏陶。通過剛才的分析,我想,同學們一定對這首詩有了更深廣的理解。現在,請兩位同學分別朗誦這首散文詩,以加深對詩中形象及情感的理解。其他同學可輕聲跟讀。或者教師配樂范讀朗誦。

  三、品讀,感悟欣賞詩中美點(寫法歸納)

  品詩是一種個性化的閱讀行為,通過積極主動的情感體驗,可以培養我們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品讀這兩首散文詩,可以從詩的形象,詩的語言,詩的修辭方式,詩的結構形式,詩的情感,詩的抒情方式等方面進行。現在,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個人興趣,自選角度,認真品讀,說一句或多句品析課文寫作方面美點的話。可參照下面的句式:

  《浪之歌》:“美在……”

  學生自由評說。

  教師歸納學生發言,可作如下小結:

  同學們賞析的內容,綜合起來,有如下美點:

  第一,形象之美。(象征)

  在《浪之歌》里,海浪被詩人賦予了一個浪漫的花的形象,它首先作為“海岸”的情人出現,她對情侶海岸一往情深,愛得熱烈,愛得深沉,在周而復始的潮汐的律動中與愛人難分難舍。不僅如此,這個女性化的形象還被融進了更深廣的喻義,它成為人間世界的守護者——“夜闌人靜,萬物都在夢鄉里沉睡,唯有我徹夜不寐;時而歌唱,時而嘆息”。

  第二,意蘊之美。

  意蘊,就是滲透在作品藝術形象中的理性內涵,是讀者能夠體味得到的作品內在的情感、靈魂、風骨、精神及某種人生精義。從《浪之歌》中,我們可以領悟到詩中海浪的愛情的內涵,那不僅僅是對海岸的愛情,是更廣闊的對世間萬物所懷的滿腹的愛情,這博大的愛情閃耀著母性的光輝——“愛情的真諦就是清醒”,因為愛著這世界,所以哪怕“徹夜不眠讓我形容憔悴”,也要守護著這個世界,它的和諧,它的美。從中我們看到了詩人自己的形象,詩人正應是這世間種種美好價值的守護者,正如詩的末尾所寫:“這就是我的生活:這就是我終生的工作”,在這里,海浪的形象已經幻化為詩人自己的堅定的聲音。

  第三,表達之美。(語言,修辭)

  兩首散文詩的表達之美,美在語言的清麗流暢,美在詩中語義的遞進伸展,美在豐富的想象,美在作者的想象與海浪的自然物理特性相貼合,美在比喻、對比、排比、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美在它所營造出的詠嘆調似的浪漫與抒情,……

  第四,音韻之美。

  散文詩仍是詩的一種,通過長短句式的搭配,韻腳的和諧,節奏的張弛有度,感情的充沛與覺悟相融,讀來優美動聽,朗朗上口,達到音韻和諧之美。

  四、模仿,鍛練自由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二選一)

  1.萬物有靈,只是因為人的存在。正是因為有靈性的人的凝視,萬物才顯出人間的情態,有了人的聆聽,雨點的敲擊才構成一種樂曲。請你發揮豐富的想象,學習多樣化的擬人手法以及其他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選取一物,以“之歌”為題(如“小草之歌”、“白云之歌”、“春風之歌”等)模仿寫作一首散文詩,表現你對人生的思考。

  2.仿寫訓練

  朗讀浪之歌第五節“曾有多少次,當美人魚從海底鉆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賞星空時,我圍繞她們跳過舞;曾有多少次,當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傾訴自己為愛情所苦時,我陪伴他長吁短嘆,幫助他將衷情吐露;曾有多少次,我與礁石同席對飲,它竟紋絲不動,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無笑容。……”

  要求運用“曾有多少次,當……時,我……;曾有多少次,當……時,我……;曾有多少次,我……”句式來說一段話。

  學生討論,交流,展示。教師引導學生說話要有一個中心(花,葉,草,樹,云,星星,月亮,小鳥,路燈等),前后句連貫,銜接自然。

  五、拓展閱讀(可與四合在一起進行)

  教師向學生推薦紀伯倫組歌中其他三首:美之歌幸福之歌花之歌,要求學生用旁批的形式寫下自己的短評,并摘抄散文詩中的佳句。以下是《花之歌》原文:

  我是大自然的話語,大自然說出去,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間,然后又說一遍……

  我是星星,從蒼穹墜落在綠茵中。

  我是諸元素之女:冬將我孕育;春使我開放;夏讓我成長;秋令我昏昏睡去。

  我是親友之間交往的禮品;我是婚禮的冠冕;我是生者贈與死者最后的祭獻。

  清早,我同晨風一道將光明歡迎;傍晚,我又與群鳥一起為它送行。

  我在原野上搖曳,使原野風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風中呼吸,使清風芬芳馥郁。我微睡時,黑夜星空的千萬顆亮晶晶的眼睛對我察看;我醒來時,白晝的那只碩大無比的獨眼向我凝視。

  我飲著朝露釀成的瓊漿;聽著小鳥的鳴囀、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為我鼓掌。我總是仰望高空,對光明心馳神往;我從不顧影自憐,也不孤芳自賞。而這些哲理,人類尚未完全領會。

  六、布置作業

  將本文中你喜歡的詞語、句子抄寫到周記本上。

  把仿寫內容整理到周記本上。

  七、小結

  詩人有一顆敏感而多情的心。在他筆下,浪花有生命,有靈氣,有個性,它們與自然萬物和諧共處,構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時,它們又閃爍著理性的光輝,給人以啟迪。在浪之歌里,海浪的形象是一個博愛者的形象,從中可以看到詩人自己的影子,詩人是個愛國者,世間種種美好事物的守護者。他將這種美好情感寫進詩中,傳達給我們,讓我們接過愛與美的旗幟,用青春的力量繼續傳揚吧!

【第八次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第八次》教學設計06-01

《第八次》教學設計11篇07-08

第八次的教學反思10-13

第八次的教學反思05-19

《第八次》教學反思09-06

第八次教學反思07-08

第八次教學反思06-20

《第八次》教學反思10-08

課文《第八次》的教學反思04-25

《第八次》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及反思10-25

久久免费视频关看,两性色福利午夜视频免费,久久久免费Av电影,久久依然免费视频了
在线亚洲精品视频 | 日本一二三区性视频 | 亚洲一区欧美激情 | 色婷婷缴婷婷5月情综天天 五月婷婷激情六月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精品区 | 又紧又大又爽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