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業管理概論論文

時間:2021-04-06 20:55:05 論文 我要投稿

公共事業管理概論論文

  公共事業是指負責維持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的事業。公共事業處在自然壟斷之下,可能是由于政府的控制之下,而如果是私營的則會被行政法規所監督。一般所說公用事業包括電力、供水、廢物處理、污水處理、燃氣供應、交通、通訊等。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公共事業管理概論論文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公共事業管理概論論文

  公共事業管理概論論文 篇1

  摘要:

  專業能力素質的獲得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核心,通過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地方服務項目等項目化培養方式可以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實踐中得到動手能力的鍛煉。實證證明,項目化培養方式不但使學生的綜合專業素養得到較為明顯的提升,又促使學生在實踐中了解自己課堂知識學習中的不足,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學生的學習成績產生了顯著性提高,從而全方面提升了學生專業能力素質。

  關鍵詞: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能力素質;項目化

  新建本科院校將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于面向地方服務,辦應用型本科教育,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應用型人才,向應用型本科教育轉型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和系統質量提升必須面對的重大時代課題。專業能力素質的獲得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核心,在專業能力形成的同時,通過不斷內化、升華后形成的專業素質將會極大提升所培養人才在其專業領域的職業適應性與職業選擇的自由度。在對學生能力素質培養過程中,應根據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服務地方項目中選取、設計一定的子項目,讓學生在實踐操作訓練中獲取“知識”,獲得一定的能力,從而又可以讓其了解自己課堂知識學習中的不足,促進其課堂學習。同時,須依據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特點,選擇適當的知識為載體,以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內實訓、“兩節一賽”為平臺,實施專業能力素質培養,并強調社會問題分析能力、政策解讀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等的培養。

  一、實施專業能力素質項目化培養的必要性

  1.從專業的角度看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特點決定了須通過項目化來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是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上的主要特點,然而這一應用型人才培養卻在現實中受著諸多因素的影響,包括國內公共管理實踐的不成熟性、公共管理環境難以模擬性、仿真性訓練系統實效不足等,在這種情況下,通過項目化能力素質培養,建立一系列的按學生能力素質培養目標要求展開的項目體系來完成對學生的專業能力素質培養具有必然性。

  2.從實踐層面來看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學生專業能力素質培養的實踐表明通過項目進行培養是一種提升學生專業能力素質的有效途徑。從現有的實踐層面來看,通過項目進行學生能力素質培養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學生活動項目化管理嚴格按照“招標—立項—實施—監控—評估”的流程進行活動設計,這樣不僅有利于促進資源在院部各項目小組間的合理流動與優化組合,而且有利于加強與政府、社會組織的合作,引入社會資源參與培養大學生專業能力素質培養。

  3.公共管理專業項目化培養的迫切性目前,懷化學院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對公共事業管理專業進行了項目化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建立了合作的平臺體系、合作的項目體系、合作的運行機制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這為能力素質項目化培養提供了借鑒。受此影響,在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學中,我們通過校地合作和校地服務初步建立了一些合作平臺,這對人才培養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實踐中卻發現短期見習主要以參觀為主;實習時,實習單位往往會將大量基礎、重復、知識含量低的工作交給學生,學生很難在這種工作中得到真正的專業鍛煉。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生能力素質培養的項目體系缺乏科學設計,項目所涵的內容不夠全面,項目運行的機制缺乏。故對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學生能力素質進行項目化培養具有迫切性。

  二、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學生專業能力素質項目化培養的途徑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是一個實踐性、技能型相當強的專業,學生通過相關課程的學習及實訓項目參與社會調研實踐,儲備了較豐富的相關專業知識。這些都說明公共事業管理專業適宜實施專業能力素質項目化培養。為提高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更好地進行項目鍛煉能力,我們通過課堂教學—校內競賽—社會實踐三者層層遞進的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打好專業基礎,在校內競賽中加強專業能力,在社會實踐中踐行專業技能。具體進行為:

  1.加強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工作的基本形式,也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渠道。貫徹學校“三位一體”的育人模式,結合專業特點,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課程圍繞全面培養學生的公共能力、專業能力和發展能力進行設置,不僅注意專業基本素養的培養,更注重實踐能力的提升。在公共能力的培養上,通過英語、計算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課程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專業基本素養,使學生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法制觀念、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職業道德。在專業能力的培養上,通過公共事業管理概論、公共組織學、地方政府學的課程的教學,使學生具備認知公共事務的能力、公共組織協調能力、公共政策解讀能力及公共行政綜合能力等能力,同時要求學生至少通過一項與本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認證,更有利于學生專業技能、專業素質的養成。在發展能力的培養上,通過應用統計學、社會調查原理與方法、人力資源管理、電子政務理論等課程的教學,使學生具備一定的公共管理研究能力和人事行政管理能力。課堂教學中通過較多的案例教學,引導學生掌握必要的管理技能和方法。同時,建立管理模擬實驗室,通過公共突發事件處理模擬訓練、公共項目策劃訓練和公務員結構化面試平臺訓練,讓學生在模擬社會活動的實訓教學過程中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形成公共事務、社區事務實務操作能力。

  2.項目化的專業技能比賽我校開展了豐富多樣的學生活動和比賽,如“校園文化藝術節”、“科技讀書節”、“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三下鄉”活動,以及各種社團組織的活動。我們結合校內各種比賽,圍繞著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能力素質培養這一目標設計出適合的項目內容,合理制訂培養方案和競賽計劃,健全專業技能競賽實施機制,建設“全開放”實訓室,搭建技能競賽平臺使得活動和競賽內容最大程度涵蓋專業理論和實踐系列課程內容,活動和競賽命題在反映教學內容的同時,特別注意將競賽訓練與提前組織培訓相結合,集中強化培訓和賽后分析評價反饋相結合,通過學生按照“招標——立項——實施——監控——評估”的流程取得申辦權,給其配備較強的專業輔導老師以完成學校的比賽。通過突出專業特色,將最能夠體現專業特色的'基本技能作為競賽主題,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一系列的活動,如項目策劃、社會調研報告、公務員禮儀比賽、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賽、公共部門危機管理模擬大賽等,“以賽促學”,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專業技能競賽,有利于學生專業能力素質的提升,也有利于增強學生自信心,塑造出良好的學習風氣和學習氛圍。

  3.項目化的校地合作校地合作、服務地方,是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必有之義。既然地方本科院校將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在應用型,那么,就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就業為目標實施專業訓練。校地合作、服務地方則為開展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提供了平臺。通過這種新型的教育模式,可以把大學的專業教育與政府、企事業單位對人才的能力要求零距離結合起來,懷化學院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和國家統計局懷化調查大隊、懷化市人社局、溆浦縣人社局、沅陵縣人社局、懷化市民政局、鶴城區民政局、鶴城區城市辦等單位積極合作,建立起“一個中心、兩個基地、三大民調、四個平臺”的校地合作模式,以項目化的形式扎實推進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例如,與鶴城區城市辦、學院嶺社區共建“雷鋒之家”系列活動,既包括“雷鋒書屋”、“雷鋒文化大舞臺”、大學生社區掛職鍛煉計劃、“圓夢行動”、基層黨組織結對計劃等志愿者服務的校地服務項目,也包括“愛晚行動”、“關愛青少年蒲公英計劃”、社區創新管理項目等政府購買服務的校地合作項目,通過這些項目的深入,使學生掌握政府工作程序、了解行政改革的發展趨勢、鍛煉了社區事務處理能力和公共事務實務操作能力。通過項目化的校地合作項目,使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運用、檢驗、踐行所學的專業知識,同時在實踐中發現自己專業所學的不足及能力需要發展的方面,從而更好促進未來的專業學習及自我提升。

  三、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學生專業能力素質項目化培養的實證分析

  1.實施項目化培養對綜合專業素養的實證分析研究素養方面,學生通過已學公共管理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小組根據項目撰寫項目實施方案,學生學會了協作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升了學生專業研究素養,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精神。例如,自2013年實施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能力素質培養項目化以來,共獲得校級以上獎項148項(2011級—2012級),其中12級2班譚同學在2014年湖南省“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中銅獎,12級1班李同學申報“雷鋒之家”志愿者服務站獲得2014湖南省德育實踐項目省級立項、申報2014“走讀湖南鄉村文化”獲得省級立項,12級2班郭同學申報2014“走讀湖南鄉村文化”獲得省級立項,11級1班陽同學于2014年、12級1班李同學于2013年分別獲得大學生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實驗項目省級立項,這些成績都是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取得的前所未有的突破。同時,學生通過項目實踐中,也深深地認識到自己知識的不足,紛紛加強課堂學習和參加各種職業資格認證考試,在28人次分別考取人力資源管理師、會計從業資格證、證券從業資格證、心理咨詢師、導游證、商務英語、社會體育指導員等證書。而與之對比的是,2008級—2010級獲得校級以上獎項95項,但省級獎項很少,也只有幾位同學考取了職業資格證。通過專業能力素質項目化培養后,提高了學生綜合素質,大大促進了學生專業素養的提升,提高了高校教學質量,能有效實現地方性應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

  2、實施項目化培養對學生成績的實證分析(1)頻率分析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自2013年實施項目化培養以來,對比項目化培養實施前的08級、09級、10級學生的學習平均成績和項目化培養實施后11級、12級學生學習平均成績。08級、09級、10級學生的學習平均成績分別為76.5394分、76.9158分、78.0835分(三項平均77.1796分),而11級、12級學生的學習平均成績分別為78.2046分、78.1202分(兩項平均78.1624分),說明實施項目化培養后學生的平均成績有了明顯提高。同時,08級、09級、10級學生學習成績的標準差分別是6.8072、7.1864、6.5444,而11級、12級學生,學習成績的標準差分別是5.4291、4.7485,說明項目化培養實施前學生學習成績的離散程度更大。(2)方差分析利用SPSS軟件對項目化培養實施前08、09、10級與項目化培養實施后11級、12級進行顯著性檢驗分析。由表2可知,經過計算,方差F=1.452,F>F(1,1239),學生成績具有顯著性差異(0.000),故實施項目化培養對學生成績的提高具有非常顯著性的影響,實施項目化培養十分有利于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通過項目化培養的實施,使學生在實踐中發現了自己的不足,激發了自己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四、結論

  1.針對地方本科院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構建了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模式,即采取課堂教學、項目化的專業技能培養和項目化的合作育人平臺相結合,課堂教學培養學生扎實的理論功底,項目化的專業技能培養初步鍛煉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項目化的合作育人平臺通過校地合作項目使學生完成書本知識到實踐知識的結合,再由學生感受到知識的缺乏與不足,回到課堂進一步加強理論知識的完善,以利于今后走入社會從事相關工作。

  2.實施專業能力素質項目化培養的實證表明,通過專業能力素質項目化培養后,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相對于項目化培養實施前,具有顯著性差異,學習成績明顯提高,標準差明顯減小;學生積極投入項目化專業技能培養上,在校內外活動中取得的成績比以往較為顯著的進步,不僅參加面增加,而且檔次也提高較快(省以上獎項增多)。

  3.通過實施專業能力素質項目化培養,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激勵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學生個性化發展,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了學生綜合專業素養的提升,有力推動了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達到培養社會需要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關松立.“公共項目管理”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實踐,蘭州教育學院學報[J],2010.05

  [2]王樹田,毛勇,陳蕾.歐美高校社會實踐項目化管理比較研究[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2.06

  [3]胡丹.高校社會實踐項目化管理研究[J].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02

  [4]張建華.高職院校學生素質教育實行項目化管理的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13.04

  公共事業管理概論論文 篇2

  【摘要】

  本文擬通過研究在中醫藥院校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本科教學質量評估體系的現狀,得出目前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學質量評估的初建體系。

  【關鍵詞】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學質量;評估體系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主要為我國醫藥行業培養適應21世紀市場經濟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與發展需要的醫藥企業急需的復合型管理人才,這些復合型管理人才既能夠系統掌握現代公共事業管理理論,同時也能獲得醫藥專業知識,既具有企業經營管理能力,又具備基本的醫藥知識,畢業后能在醫藥生產、流通企業及相關領域從事醫藥類的管理工作。

  一、中醫藥院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學質量評估原則

  (一)科學性原則現行的普通本科教學水平評估指標體系和各專業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存在不少缺陷。其指標內容偏重結果。由于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面向過去,關注的是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在過去的工作質量,而忽略其正在學科建設中做出的努力以及試圖通過評估獲得的幫助,故教學質量評估應過去、現在和將來的統一。教學質量的評估指標描述應避免模糊。設計評估指標的過程中,指標應盡量用數量公式計算或者定性描述盡可能明確、評估準備工作要做的充分,做好評估前的培訓工作等事宜,使評估客體和評估主體真正理解指標的內涵或者設計者的意思,避免產生多重標準,從而影響評估的結果。在專業素質考核指標中應盡量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使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本科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能夠全面、真實的反應教學質量中存在的問題。

  (二)權威性原則作為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學質量評估,應當對公共事業管理教育的發展起到導向性的作用。在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學質量評估過程中使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明晰培養目標,明確辦學方向和發展目標,發現學科建設中的不足,并幫助從事公共事業管理教師和在校學生診斷教與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改善人才培養模式,明確努力方向,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在進行專家咨詢時邀請的專家除了包括從事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學管理人員、教師和教育評估專家,還應該有相應的專業機構的介入。在初步試用指標體系時也應該由經過專業訓練的人員從事評估工作,從而提高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學評估的權威性和影響力。

  (三)教育性原則對專業進行教學質量的評估要堅持教育性原則,即要明確進行教學質量的評估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使得教師教學工作能夠有創造的完成,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學體系的建立是為了能夠通過教師的自我評價、評估專家的意見以及學生的評價,不斷找出教學工作中的問題,克服教師教學中的缺點,改進教學。

  二、中醫藥院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初建

  (一)中醫藥院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學的基礎質量評估基礎質量主要包括師資隊伍、教學條件、教學管理三個方面。師資隊伍是有效開展公共事業管理教學活動的保障,其中主要包括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專業結構、年齡結構、男女比例等。教學條件是中醫藥院校公共事業管理順利進行的物質保障,一般包括多媒體資源、圖書資源、實踐基地以及網絡資源等。教學管理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保證,其中課程的地位以及相對應的管理制度都會影響教學目標。公共事業管理在中醫藥學校中處于比較重要的地位,每年的招收以及就業情況也是可圈可點。不斷提高學生對于學科的了解程度以及學科的發展,提高學生對學科的興趣,為有效進行教學管理提供了條件。

  (二)中醫藥院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學的過程質量評估中醫藥院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學的過程質量主要是指教學環境的營造。課程組是否充分利用學院的條件,并結合課程教學的需要,營造了良好的教學環境是評估的主要方面。同時課程組是否努力進行學術交流等也是過程質量的評估方面。除了課程組教師積極參加學術交流外,學生的學術交流活動也是過程質量評估的因素之一,學生是否有機會參與教學競賽、學科比賽以及實踐比賽,也是過程質量評估的影響要素。

  (三)中醫藥院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學的結果質量評估中醫藥院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學的結果質量主要是指教學目標的完成程度以及學生獲得知識及能力的程度。學生獲得知識及能力的程度主要通過教學質量進行考察,同時引進滿意度調查(網上評教的實施)、社會評價以及學生參與各種教學競賽和學科比賽的成績等。針對學生的結果質量評估除去期末考試的成績,應更多的加入平時成績的比例以及實踐成績的比例,不斷調動學生平時學習的積極性和參加實踐的主動性,使得公共事業管理的學生把理論和實踐進行有機的結合。基于以上的教學質量評估原則和評估體系,確立以下指標作為評價教學質量的關鍵,并體現基礎質量評價、過程質量評價和結果質量評價的統一。

  【參考文獻】

  [1]方正松.淺析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建設問題[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4(1):193—195.

  [2]藍志勇.美國公共管理學科的發展軌跡及其對中國的啟迪[J].中國行政管理,2006(4):82—87.

  [3]楊列勛.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課程與學位結構分析[J].公共管理學報,2012,2(3):83-91.

  [4]呂本艷.衛生事業管理專業本科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研究:[D].湖北:華中科技大學,2014.


【公共事業管理概論論文】相關文章:

中國哲學概論的論文06-30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自薦信04-23

關于發展的毛概論文3000字01-07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心得體會04-25

改革開放的毛概論文范文01-21

弘揚長征精神毛概論文3000字01-09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是干什么的10-12

《旅游概論》試卷參考08-23

《中職旅游概論》說課稿12-27

關于大學生就業的毛概論文3000字01-07

久久免费视频关看,两性色福利午夜视频免费,久久久免费Av电影,久久依然免费视频了
亚洲国产首页在线播放 | 日本一久道中文字幕在线 | 一区不卡二卡三卡免费 | 九九久久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一区 |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