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學生品德的自主建構教學論文

時間:2021-06-13 18:32:00 論文 我要投稿

促進學生品德的自主建構教學論文

  重體驗,促進學生品德的自主建構

促進學生品德的自主建構教學論文

  摘 要:所謂"體驗"是指人通過眼、耳、鼻、舌等感覺器官或自己身體行為直接感知客觀"現象",并開動思維機器認識"現象"本質的過程,它是主體者的親歷性活動。在品德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引向指路創設情境,提供信息、資料、工具和情感交流等多種途徑,使學生在不斷的"體驗"中"獲得知識、發展能力".

  關鍵詞:體驗;道德;教育

  《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指出:本課程……注重學生在體驗、探究和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質,實現社會性發展。那么,在教學中怎樣使學生在不斷的"體驗"中"獲得知識、發展能力"呢?

  一、化"靜"為"動"

  教師要善于將課本中靜態的內容轉化為學生自己的活動,將靜態的教材內容"激活",引導學生在親歷中得到體驗。

  案例一:

  《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第12課《別把花草弄疼了》,針對一年級學生年齡較小,愛喜歡表演的特點,教師設計"角色扮演游戲"這一活動,在小組里戴上頭飾分角色扮演花、草、樹、木,介紹花草樹木的作用。(學生爭先恐后表演)

  教師:在我們生活中,總有一些同學不保護花草樹木。

  繼而出示視頻。

  師:花草樹木們,你們此時什么感受?看到這些小朋友如此不愛惜花草樹木,你有什么想給他們說的嗎?

  ……

  通過角色扮演體驗,感同身受。這一活動中,學生會融入真實的情感,建立生態意識,學會保護花草樹木的技能,使他們從活動的過程中感悟到人與植物的關系是互惠的,是相互依存的。

  二、"活動"促體驗

  《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強調:"本課程的呈現形態主要是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游戲和其他實踐活動。"因此小學生的道德體驗主要源于親歷親為的實踐活動,源于自身生活體驗。為此,我們品德教師要有創意,巧妙地將課本里的生活模擬出來,盡可能讓每一個學生以身"體"之,以心"驗"之!

  案例二:

  《品德與生活》二年級上冊第一課《祝你生日快樂》,為了讓學生親身體驗媽媽懷寶寶的艱難,教師設計"演一演"這個活動。

  讓學生親身體驗懷孕的感覺,通過彎腰、穿鞋、系鞋帶、走路等動作體驗懷孕。伴隨舒緩的音樂,學生把書包背在胸前,感覺就像是懷著寶寶,然后慢慢彎腰,穿左腳鞋,系鞋帶,再穿右腳鞋,系鞋帶,慢慢站起來,向前走,走得慢一點,因為我們懷著小寶寶,好,慢慢走,()繼續向前走,慢慢走到自己座位上。

  師:你有什么感受?

  生:太難受了。

  生:不舒服,別扭死了。

  ……

  師:這才幾分鐘,同學們就感覺難受,不舒服,可是媽媽懷著我們要10個月,你們說媽媽辛苦嗎?(很辛苦)但是媽媽不感覺很辛苦,是因為媽媽愛我們!

  此時的學生通過體驗已經真切感受到媽媽懷寶寶的辛苦,從而由內心地發出對媽媽的愛!

  三、幸福體驗活動造就優良品德

  教育人類學家波爾丹諾夫認為,人在幸福氣氛中所體驗的時間性,在某種意義上說,優于人在不安氣氛中所體驗的時間性,這是因為人的信念更多的是在幸福瞬間樹立起來的,只有在幸福瞬間,人們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完善性以及周圍世界的完善性和穩定性。

  案例三:

  在執教《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上冊第一課《自畫像》時,我設計一個"風采展示",讓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特長,對表演好的學生給予"星星"貼畫的獎勵。

  活動開始了,第一組上臺的是李子橋、張瑞、程冉(均為化名)。李子橋平時作業老是拖拉,成績很差;張瑞雖然很認真聽講,也能按時完成作業,可是成績始終不是很好。

  展示開始了,李子橋用二胡為大家拉了一曲《賽馬》,琴藝嫻熟;張瑞則拿出了自己印染的一幅畫,畫中的魚蝦就像活的一樣,栩栩如生;程冉捧出了這次語文測驗全班唯一的100分的試卷。

  "誰的表現最出色?"大多數學生都喊著"程冉——"(學生以成績來衡量一個同學,已經成為一種習慣),"還有誰表現出色?"下面鴉雀無聲,過了一會兒學生發言了:

  生1:李子橋雖然成績不好,可是他的二胡曲很好聽,他還參加區里比賽獲得一等獎呢!我覺得他應該得到獎勵。

  師:真是太棒了,我們為你驕傲!(向李子橋豎起了大拇指)這說明李子橋很有音樂天賦,長大一定能成為音樂家!

  李子橋聽了后竟趴在桌子上哭了,也許他從不知道自身的價值,從不知道自己還能得到老師、同學這么高的贊譽,實在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留下了幸福的淚水。

  生2:李子橋能得到獎勵,張瑞也可以,你們看張瑞的畫還在我們學校宣傳欄展覽呢。

  師:是呀,你們看,張瑞的畫畫得多好呀,為咱班贏得了榮譽!(教師帶頭鼓掌,學生也都鼓掌)這個"星星"貼畫也該屬于你!

  張瑞吃驚地張大嘴,興奮地接過"星星"貼畫,不敢相信是真的,滿臉通紅,高興壞了,在他看來這個獎賞本不可能屬于自己,怎么能不激動呢?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欣慰,便會激起多次追求成功的欲望。案例中的李子橋、張瑞因老師、同學的欣賞,讓他們發現自身的優點,看到自己的價值,樹立了信心,獲得積極地情感體驗!這將激勵孩子不斷地爭取進步!

  實踐證明,在思想品德形成的過程中,體驗學習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真實感受,這種內心體驗是形成品德認識、轉化行為道德能力的原動力。教學中,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去感受、去發現、去評價,從而不斷建構屬于自己的知識,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促進學生品德的自主建構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之我見論文04-25

引導自主探究,促進主動發展的教學論文04-02

在遺傳學教學中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探索的論文06-19

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學論文06-12

構建促進學生課外自主閱讀體系的探索論文07-15

淺談在教學中促進學生自主學習06-27

建構主義的教學論文06-20

實施多元課堂評價有效促進學生自主發展論文02-03

以小組合作方式促進學生自主發展論文06-12

久久免费视频关看,两性色福利午夜视频免费,久久久免费Av电影,久久依然免费视频了
亚洲中文AⅤ中文字幕在线 小草在线影院婷婷亚洲 | 伊人网国产亚洲欧美 | 日韩呦呦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 免费国产99久久久香蕉 | 亚洲偷精品国产五月丁香麻豆 | 日本最新免费的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