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創(chuàng)新路徑分析論文

時間:2021-06-24 13:18:53 論文 我要投稿

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創(chuàng)新路徑分析論文

  摘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邁入大眾化時代,“學生消費者”的觀念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重視,這也給我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帶來新的挑戰(zhàn)。大學生被看作是高等教育“消費者”,教育質量作為“產品”受到了政府與社會各界的關注,傳統(tǒng)的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理念已不能適應新的發(fā)展趨勢。基于“學生消費者”視角,以期促進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完成由“管理”向“服務”的理念轉型,并探析完善、創(chuàng)新學生事務管理制度的途徑。

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創(chuàng)新路徑分析論文

  關鍵詞:學生消費者;學生事務管理;創(chuàng)新途徑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時代,給我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發(fā)展提出更高要求,關于“學生消費者”身份的討論受到廣泛的關注。如果將學生視為高等教育的消費者,那么如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提升服務質量將是高校發(fā)展的關鍵。過去傳統(tǒng)的高校學生事務管理主要是僵化的管教式的管理模式,強調以管理為主,已經不能滿足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時代要求,以及學生日益多樣化的需求。本文基于“學生消費者”的視角,力圖探析我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理念與制度的創(chuàng)新途徑,樹立“服務學生”的管理理念。

  一、“學生消費者”的內涵以及身份的確立

  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是美國高等教育的“動蕩期”社會各界開始廣泛關注高等教育質量問題。為了爭取更多的財政資源,高校之間展開了對學生市場的激烈競爭,美國高校與學生之間發(fā)生了重大變化,美國學者們普遍認為這一變化是“學生消費者”觀念的體現(xiàn)。所謂“學生消費者”,是將經濟學中買方與賣方的關系,作為重新認識學校與學生關系的基礎,學生是高等教育市場中的消費者,學校應當以滿足學生的需要為己任。高校越來越像是提供教育產品的“商家”,而學生則越來越像是購買教育產品的“消費者”,人們也更加期待在繳納學費后,不僅能夠獲得“高深學問”,還能夠獲得高質量的學生事務服務。本文主要探討,“學生消費者”觀念的確立,對于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創(chuàng)新的意義與作用,促進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理念的轉變,以及管理機制的創(chuàng)新。

  二、我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發(fā)展現(xiàn)狀

  目前,我國高校的.學生事務管理體系的設置情況大致是:高校通常由校黨委副書記分管全校的學生工作,對于本科學生的日常管理機構包括兩個部分:一是校黨委學生工作部(處);二是黨團組織。院(系)一級與學生進行直接接觸,是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先遣隊,受校黨委學工部(處)、校團委等部門的直接領導。學生事務的決策權在校級層面,學校學工部安排工作到院系學工組,院系學工組再向輔導員等學生事務工作人員安排,輔導員按照上級的指令來管理學生。這種命令與服從式的運行機制,導致高校學生事務管理過程較為僵化,并存在以下缺陷:

  首先,管理理念重管理、輕服務。我國高校管理一直以來都是以傳統(tǒng)的行政命令化模式,強調的是上級下達命令,下級積極服從,忽略了學生事務管理中服務的重要性。

  第二,忽略管理對象的主動參與性。我國高校目前更注重的是控制和管理好學生,嚴防學生違規(guī)違紀,但忽略了學生在高校中的權利,以及在高校管理中的主動參與性。

  第三,學生事務管理機構缺乏協(xié)同合作。學校各職能部門共同負責學生事務管理,各部門都是平級單位,共同管理的過程中容易產生思想與工作難以協(xié)同統(tǒng)一。

  最后,學生事務管理專業(yè)化程度較低。我國高校目前對于學生事務管理的專業(yè)人員準入制度、入職后的培訓、晉升制度等都未完善,優(yōu)秀輔導員的隊伍難以得到穩(wěn)定發(fā)展。

  三、基于“學生消費者”視角,探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轉型路徑

  “學生消費者”身份的確立,為我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開辟了一條新的發(fā)展思路,將學生看作是高等教育的消費者,就要求學生事務管理人員轉變管理理念,創(chuàng)新管理機制。

  (一)加強理論建設,轉變學生事務管理理念

  轉變理念是我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創(chuàng)新的第一步。要徹底轉變過去僵化的管理理念,就要求學生事務管理部門確立“學生消費者”的理念。以服務與指導代替控制與管理的轉變,不僅符合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時代要求,也是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理論建設的要求。目前,我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理論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人們更傾向于認為這是一個實踐性的知識領域,因此,這一領域的理論基礎還是相對較為薄弱的。加強理論建設,要融合管理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學科的相關理成果,以進一步完善自身的理論體系,廣泛開展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科研活動。結合我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實情,加強與國外高校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借鑒西方國家先進的學生事務管理理論。

  (二)以服務代管理,建設學生事務管理專業(yè)化隊伍

  1.實行高校學生事務管理準入制度,明確學生事務管理在高校中的專業(yè)地位。我國應該實行嚴格的學生事務管理資格考試制度,并在高校中設立高校事務管理專業(yè),其從業(yè)人員必須要經過系統(tǒng)的專業(yè)訓練,考取任職資格,才能夠擔任此項工作。

  2.建立科學、系統(tǒng)的學生事務管理人員的培訓體系。重視對學生事務管理人員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制定系統(tǒng)明確的培養(yǎng)計劃。建立專業(yè)人員培訓和研修基地,以做好專業(yè)人員各方面培訓。培訓的內容應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時事政策、管理學、高等教育學、以及就業(yè)指導等方面,形成專業(yè)化、系統(tǒng)化的培訓體系。

  3.建立學生事務管理崗位晉升制度。建立配套的職稱評定制度,如初級、中級、副高級、高級等級別,相應地設置崗位晉升制度,并在職務津貼、住房分配、出國進修等方面對學生事務管理人員相應的政策傾斜,鼓勵專業(yè)人員在崗位上長期發(fā)展,以穩(wěn)定學生事務管理專業(yè)化隊伍。

  (三)整合資源、協(xié)同發(fā)展,創(chuàng)新學生事務管理機制

  “學生消費者”身份的確立,有助于我國高校進行學生事務管理時,密切關注學生的切身利益,從而“以生為本”設計管理機制。高校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在每一個階段給予學生相應的指導與服務。建立協(xié)調統(tǒng)一的服務管理機制,由學生事務管理專門部門(校黨委學工部)牽頭設立綜合服務科室,由負責心理健康教育、學生資助、學生社團活動、就業(yè)服務、健康教育等各職能部門提供支持,并在綜合服務科室設立辦公小組,整體由學生事務管理專門部門統(tǒng)一負責和管理,以此為學生提供“一站式”的服務。

  (四)維護學生權利,創(chuàng)新學生事務管理制度建設

  “學生消費者”理念要求高校注重學生的需求以及學生的權利,提高為學生服務的質量,同時也需要高校成為學生利益的保護者。首先,在學校章程中明晰學生的各項權利,使學生權利在制度上得到保證。其次,在進行學生事務管理制度建設時,以維護學生權利為導向,提倡學生進行自我管理,轉變制度設計理念,以指導與服務代替控制與管理。第三,建立、健全學生助管制度,倡導學生參與到學生事務管理中,在學生事務各職能小組設置學生助理職位,鼓勵學生參與管理,定期召開學生代表會議,并將其形成常態(tài)化的制度,及時了解學生發(fā)展需求。在我國高等教育邁入大眾化時代,新時代的學生群體的個性日益突出,高校學生事務管理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學生消費者”的身份確立,有利于促進我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轉變以往的僵化的管理模式,以“為學生服務、促學生發(fā)展”的思路做好學生工作,有助于我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與國際接軌,進一步提升高校自身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陶美重.“學生消費者”辨析[J].教育與經濟,2013(5).

  [2]王向華,張倩.我國高等教育中“學生消費者”身份的確立及其意蘊[J].教育科學,2011(3).

  [3]趙丹.學生消費者時代我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專業(yè)化路徑探析[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12(5).

  [4]黃莉.中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機制的創(chuàng)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

  [5]儲祖旺.高校學生事務管理教程[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94-99.

【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創(chuàng)新路徑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我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新模式研究論文10-27

中等職業(yè)學校管理的創(chuàng)新路徑分析論文10-29

特色農業(yè)產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路徑分析論文02-09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創(chuàng)新論文07-04

高校學生管理體制改革與創(chuàng)新論文10-27

高校學生管理制度創(chuàng)新探究論文10-27

試論新時期高校學生收費管理手段創(chuàng)新論文07-02

加強師德教育路徑分析論文03-30

人本理念下高校學生管理的路徑創(chuàng)新探討論文07-01

久久免费视频关看,两性色福利午夜视频免费,久久久免费Av电影,久久依然免费视频了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柚木 | 台湾国产1区2区 | 亚洲Ⅴa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级免费在线视频 | 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