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中語文自主創新作業設計論文

時間:2021-07-03 11:50:20 論文 我要投稿

新課改中語文自主創新作業設計論文

  “自古真知出實踐,從來發展靠創新”,創新是發展與進步的靈魂,因而創新教學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最好的教學其實就是鼓勵學生在學習中自己去設計,去實施,去創新,并且自己去評估。”喚醒學生的自主意識,讓他們在自主中學會學習,體驗樂趣。

新課改中語文自主創新作業設計論文

  學生的主體地位一旦確立,其發揮的空間必須涉及學習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包括課堂教學、作業布置、測試評估、課外活動等等。其中,“課堂自主”更成了人們研究實踐的焦點和熱點。教師花大量精力設計一堂堂充分體現學生自主性的課型,然而對相關的作業布置這一環節仍采取傳統的方式。殊不知,充分體現自主性的創新作業不僅是創新教學的基本環節,更有助于學生知識、技能、智力和創造能力的積累和發展。好多中學生感受最深的也往往是作業形式,可見在作業設計中如何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地位,讓學生充分感受創造的快樂,已成了語文教學中急待引起重視的一個問題。

  作為教學一線的初中語文教師,近年來,我結合自身教學實際,配合教學的改革,在自主創新作業設計這一方面作了初淺的嘗試,取得一定成績。

  一、改變傳統作業立足“消化知識”“鞏固知識"這一目的,變“練習性"為“預習性",加重預習作業的份量,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其主動求知的意識和習慣。

  傳統的語文作業布置,教師往往要求學生在學了課文后,能在一定時間內用同樣的方法完成同樣內容及數量的作業,以鞏固知識,期望達到同一目標,即“消化”,這些內容都是教師“喂”“灌”的,也是學生們很難一齊“消化”的。這種練習性作業的布置,使學生整天忙于被動應付、機械訓練,毫無自主發揮的空間,天長日久,厭倦感必會越來越嚴重。要改變這一狀況,就要求教師必須轉變觀念,把自主權還給學生,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習,重視課前預習。

  (1)取消傳統的課堂內字詞教學,讓學生根據個人基礎,借助字典、詞典掃清“攔路虎",為課文正音正字。

  這一作業要求不僅可以改變原有的死板模式,更可以充分照顧到學生的個性差異,節省教學時間,而且還可以讓每位學生對自己的字詞掌握情況有個反思,認識到彼此間的差距,養成良好的自主調控的習慣。教師可適當在課堂內抽查,以觀效果。

  (2)取消傳統的“字詞抄寫”作業,改為“自默”形式,歸入到預習作業中去。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和意愿,挑選課文中的一些文學常識、生字詞語作為掌握和自測的對象。出題,默寫,批改及訂正.自我評估。寫上本次自默的自我評價,可包括出題質量評估、自默情況評估及批改評估等。這一作業形式的好處在于充分給予了學生自主選擇和實際行動的權利,避免了傳統抄寫作業死板機械的缺點,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在基礎字詞掌握上的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生個體的學習效率。這一作業也可以通過合作小組形式完成。當然,在初期,教師可在各環節上予以一定的指導。學生自默后,教師可針對完成的質量差異在鼓勵基礎上引導學生一步步提高、完善。

  如我布置《蠟燭》的預習作業如下:

  1.結合詞語手冊,給課文正音正字,并朗讀課文。

  2.搜集中國古代描寫戰爭生活的詩詞名句兩句。

  以上幾種預習作業的形式均有切實可行的價值,如能真正落實,將變“要學生接受、消化知識”為“學生主動鉆研,獲得知識”,學生充分發揮自主性。當然,與傳統做法注重復習效果不同的是,學生預習質量的評估也應成為教師衡量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改變傳統的“語段閱讀訓練”,變為“自主閱讀實錄"式的批注,使學生自主獲得真實的思想情感體驗。

  傳統的課外閱讀訓練,往往重在加強學生對題型的熟練程度,提高學生的做題能力,把課外閱讀單純地當作課內閱讀的延伸和補充。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產生厭煩情緒,把它當成枯燥的題海戰術。而“自主閱讀實錄”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立足享受閱讀樂趣,不是為了單純地答題,而是重在發現問題,積累知識和信息,力求理解感悟語言,提高欣賞水平,引發創造意識能力。當然,為了克服學生閱讀時的盲目隨意性,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學生最大限度地享受到閱讀的樂趣,教師可事先予以閱讀方法上的指導,然后放手讓學生自己去閱讀。學生從最基本的生字新詞到文章的結構思路,從關鍵詞句的理解分析到文章思想感情的把握,從特別欣賞的語言片段再到觸發的感想,都讓學生自由記錄。學生甚至可以向文本提出質疑,評析文章的某些思想觀點或表達技巧,甚至超越文本,提出與作者不同的看法,發表個人獨到的見解,從而達到創造性閱讀的境界。而后教師可在課堂上組織學生交流探討,在合作探討中把發現的問題一一解決,解決不了的不強求一致,這樣既激發起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自主閱讀中獲得了情感及思想體驗,又在探討交流中獲得了成就,這樣的閱讀形式展開后,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大大提高,有的同學平時積累的讀書筆記已達好幾本。

  三、改變傳統“單元作文加周記”形式,為“個性化隨筆創作”,使作文創作更具開放性。

  應該說,作文本是語文作業中最具個性化及創造性的一種形式,但傳統的作文布置往往習慣于“一言堂”的求同思維方式,死板硬性的要求使得作文成了學生的一種負擔。學生有話可說時,卻無寫作機會;而當學生無話可說時,卻硬要其下筆。“個性化隨筆創作"就可改變這一現狀,讓學生樂于寫作,學生的創新思維不受束縛,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學生可準備一本個性化的隨筆本,讓學生寫上各具特色的隨筆前言,以“感受生活,展示個性"為原則,自選素材,自擬題目,自定寫作時間及地點,教師只要求學生在一定期限內上交文章。如一周一篇,學生可在這一周內的任何時間自由創作。有了自主權,學生就會選擇最具靈感的時機,真實地記錄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真正做到“以我手寫我心”,相信這樣的文章會更具個性和生命力,這樣的作文創作也更有意義。

  以上幾種自主性作業設計主要是從讀寫角度出發,除此以外,聽說類作業也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如上《水滸》、《西游記》、《三國演義》等名著作品時,可讓學生課前準備有關介紹,課內暢所欲言,這比單一的教師介紹要有意義得多。又如“5分鐘課前說話準備”,內容形式均可由學生自定,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既可揭開自然現象的奧秘,又可發表品評人事的獨立見解,形式不拘一格,力求百花齊放。

  自主性作業作為創新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正越來越受到師生們的關注和重視。試想,如果學生長期被動接受毫無彈性、美感和個性化的作業,沒有在作業環節中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和自主能力,就不可能主動獲取知識,不可能從中獲得學習的樂趣,那就更談不上創新能力的培養了。

  總之,在自主中鞏固知識,在自主中提高能力,在自主中發散思維,在自主中獲得樂趣,從而在自主中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給學生一片自由的天空,把過去的作業苦差事變成樂事,美事,相信葉圣陶先生期望的“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的理想境界定能成為現實。

【新課改中語文自主創新作業設計論文】相關文章:

作業設計的改革創新-教育論文03-31

淺談語文作業的創新論文05-18

課程改革中語文作業的設計與評價論文01-09

優化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論文12-03

創新寓于作業設計之中論文06-20

淺談語文作業的設計論文05-12

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創新措施論文10-14

反思語文新課改論文07-13

淺析新課改下的初中語文創新教育論文01-10

久久免费视频关看,两性色福利午夜视频免费,久久久免费Av电影,久久依然免费视频了
亚洲香蕉中文日韩v日本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不卡 | 综合激情熟女久久 | 亚洲人成网在线播放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高清一区 | 中文字幕少妇激情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