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工作在外地的人的心情隨筆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許多人都寫過隨筆吧?隨筆的創作非常隨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負擔,不需要華麗的辭藻,沒有嚴密的結構,隨心寫。為了幫助大家更多的了解隨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工作在外地的人的心情隨筆,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工作在外地的人的心情隨筆1
剛剛去長途汽車站,送一位老人乘坐回家鄉的客車,把老人送上車,我和愛人還有孩子們,帶著送別親人都有些離別辛酸的心,空落的傷感情緒走出車站大廳,我低著頭沉思著,等我老到七八十歲時,會不會長途跋涉,千里迢迢去看在異鄉工作繁忙,不能常回家的子女哪?我想我可能會吧!因為,人這輩子永遠疼愛的是自己的子女。
老人來到我們現住的城市江陰,享受了子孫膝下的溫馨熱鬧相聚和諧晚年的幸福。卻免不了思念哺育自己將至一生的故鄉,每次來一月有余就想家鄉,每次不管怎么留他多呆些時,總是留住人,留不住他思鄉的心。常常看到他一個人默默的站在陽臺的窗前,瞭望家鄉的方向暗自神傷,似乎他用眼睛咀嚼故鄉的一草一木,用腳步丈量生活的周長,用心靈演繹生命的`質樸與淳厚,若不是思念他的兒子、孫子,白發蒼蒼的老者怎舍得離開他早已融為一體的家鄉,痛惜他思鄉時的憂郁,萬般無奈,只能同意他一個人先回去,我們得等孩子放了寒假才能回家。
臨上車時,老人眉頭緊蹙,嘴唇顫抖,老淚縱橫的抱起我的兒子,他的孫子,全身赤抖得說不送別的一句話,六歲的兒子,也許是,不舍疼愛自己,爺爺的離開,依戀地在爺爺的懷里,雙臂緊緊的抱著爺爺的頸部,安慰的口氣對爺爺說,爺爺!我很想和您一起回老家,可是我還沒放寒假,我要上學,我要好好讀書,我長大了,掙錢給你買酒喝!老人聽到孫的話,激動失聲哭泣。若不是客車發車時間到了,白發蒼蒼步履蹣跚的老者和這乳臭未干的黃口小兒,這種血濃于水親情的離別時的難分難離,要揪心到什么程度呀?六年前婆婆去世后,他自己便獨自一人,生活在農村老家空巢獨居,回去后連一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自從公公獨自回家,我們吃飯的時候都會覺得,飯桌上少了他,吃飯時孩子挑三揀四大鬧的歡笑也少了,他們知道,現在沒有爺爺的護佑,不認真吃飯,是要挨批評的。孩子放學回家后,不止一次的問我們,爺爺為什么要回去呀?他和我在一起玩躲貓貓的不是很開心嗎?是不是爺爺他不喜歡我了?面對孩子的一連串問題,我一時真不知怎樣才能,給他解釋清楚,當時也許只有,奔出眼眶的淚,她知道,潮濕的心她也知道吧!
父母在不遠游,你是一把利劍,時刻刺痛著身在他鄉不能與父母相伴的游子啊!
工作在外地的人的心情隨筆2
許多年前,當我年少時,我就幾乎開始了漂泊的生活,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從陌生到熟悉,然后又是陌生……
回想小時候母親常常背著我南來北往,從小最喜歡的就是坐火車,不管去什么地方我都只是選擇火車,因為能帶給我一種暖暖的感覺,甜甜的回憶,回憶小時候的故事,從父親去世的那天起我就和這長長的鐵軌結下了不解之緣,并伴隨著這永不交叉的軌道長大。
數數身邊的`朋友所剩無幾,一個人總是在孤獨的邊緣徘徊著,慢慢的開始害怕分別,害怕眼淚,害怕擁抱。總覺得那是永別,或者那真是永別,因為分別的就再沒想見。
記得小時候在陜西寶雞的伙伴,那時候是最快樂的時光,一望無際的黃土地和高粱,雖然生活過得并不好,那是個物質匱乏的年代,但并不阻止我們的自由和微笑。
大學畢業后我放棄了工作機會選擇了“北漂“,做過很多工作,20xx年三峽之行后,開始了一次漫長的旅行,從四川到云南,從湖北到江西,從福建到廣東,然后是貴州......,新疆,西藏,內蒙,我踏著陌生的路找尋著自己的理想。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大圈還是又回到了原點,我真的無法離開嗎?也許這里有著很復雜的感情,不是物質的,而是精神的路途中無數次的相逢與離別讓我的心在麻木,微笑和眼淚留在了心里,留在了這長長的鐵路線上。
我用去了身上所以的錢,辭掉了可以讓我活下去的工作。我喜歡這樣,無目的的走,從繁華到荒涼,從熟悉到陌生。一切都是新的我努力的去感受。
生活在回到原點后又重新開始,歸于平靜。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卻得到了更多。
我是一個在城市間漂泊的異鄉人。
工作在外地的人的心情隨筆3
“不要問我從哪里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么流浪,流浪遠方,流浪,為了空中飛行的小鳥,為了山間清流的小溪。”
會唱這首歌,是在讀初中的時候。那時,我還沒有過著流浪的生活,那時我還在父母的眼皮底下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很多年后,為了有一份可以養活自己的工作,我開始在異鄉流浪了。剛到異鄉的時候,一切都那么的陌生,一切都那么的不和諧。最要命的是我那頑固不化的鄉音,去買東西的時候,別人聽不懂,總會問我,“你從哪里來啊?”我的回答也讓他們聽起來費力。我就不知道同一個中國,口音怎么會有這么大的差別,他們聽我的話就像聽老外的話那么難受,我心里痛苦極了。
就在這樣的困惑和痛苦中,日子艱難地繼續著。
每到周末的時候,是我最無聊的時候。工作著,可以忘記孤獨。可是當空閑下來的時候,孤獨像是一個惡魔狂妄地把我吞沒我。想起在老家的父母,想起和我一起玩大的那些兒時好友,我在自己的小屋里黯然神傷,獨自流淚。我真有些后悔為何要這樣背井離鄉在這里像根野草一樣寂寞地生長著。
漸漸地,我知道工作的周圍叫什么名字,我了解了當地人的生活習慣。過了幾年,我已經完全習慣了這里的生活,甚至還在當地找了一個老公,從此在異鄉也有了一個家,一個可以在下班之后回的家,有了疼愛我的公公婆婆。他們把我當親生女兒一樣看待,這讓身在異鄉的我多少有些欣慰。可是,我的鄉音還是沒有很多改變,一說話,每一個人都聽的出我還是外地人。
一次,和單位上幾個來自異鄉的在一起閑聊。我們談到了離家的.寂寞,談到了離開親人的孤獨,我們才感覺是找到了知音。哪怕我們都有了家,他們有的還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是還是覺得異鄉是陌生的。最讓我們痛苦不堪的是我們的方言,我們或多或少都還帶有口音,這也許是讓我們最尷尬的一點。其中一個給我們講起了去吃飯時的故事,他要點菜,說了半天,服務員也不明白他要的是什么菜。那時,他說心里難受極了。
其實,我們我們來到這里,沒有一個瀟灑浪漫的理由,不是為了尋找美麗的山泉,不是為了空中的小鳥。哪里都有鳥兒,哪里都有美麗的自然。只是在這個世界里,有像我們這樣的人為了生活,為了工作,身不由己,留在了異地他鄉,然后慢慢地在這里生根發芽。
可是,異鄉的生活并不容易,異鄉的生活總有孤獨,異鄉讓我們在這里學會了堅強,學會了獨立,學會了忍耐,這是不是我們離開故鄉,在異鄉生活最大的收獲呢?
很多年后,我們是不是還要回到故鄉落葉歸根,還要去尋找我們魂牽夢繞的故鄉的老屋呢?也許不會了,因為回到故鄉,我們的口音卻不是故鄉的口音,在他們看來我們也成了異鄉人了。
我們離開了故鄉,就失去了故鄉。我們在異鄉,卻永遠不能把異鄉當做自己的故鄉。
【工作在外地的人的心情隨筆】相關文章:
工作散文心情隨筆09-16
工作的心情隨筆(精選20篇)10-30
心情隨筆11-19
外地工作想家的感慨句子04-07
心情隨筆初中|初中心情隨筆大全04-13
周末心情隨筆11-26
軍訓心情隨筆(精選)11-28
暑假心情隨筆11-28
優秀心情隨筆11-29
日常心情隨筆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