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飄的讀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世界名著飄的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世界名著飄的讀后感1
總不會去看《飄》,它很顯眼但讓我很害怕,因為它的厚度。第一次決定讓《飄》離開書架是在觀看了電影《亂世佳人》之后,近4個小時的電影正如其近千頁的著書,只要你開始邁入,開始欣賞,其長度或者說厚度便讓你的膽怯之情消失殆盡。我向來最怕看外國名著,難記的人名、多線的人物關系以及復雜的故事情節,總是讓自己放棄接受外圍著作熏陶的機會。不過《飄》是除《巴黎圣母院》之外,又一本讓我喜歡上的外國文學。
說《飄》“厚實”,一點也不為過。不僅是指它的頁數多,更是指其覆蓋面的廣——政治、經濟、道德、愛情等諸多方面都有涉及。《飄》是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十年磨一劍的作品,也是唯一的作品。小說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以莊園主小姐Scarlett(斯嘉麗)與幾個男人之間的愛恨情仇的糾纏為主線,伴隨戰爭發生后的各種變遷,奏響一曲人類愛情的絕唱。其堪稱有史以來最經典的愛情巨著之一,由費雯麗和克拉克·蓋博主演的影片亦成為影史上“不可逾越的”的最著名的愛情片經典。
相對于《飄》,它有個更為熟悉的名字——《亂世佳人》,不過,后者的命名過于直白,且直指主人公斯嘉麗;( )而前者更具內涵,更富想象力。無論愛情、夢想,還是一種文明,乃至一個生命,都終有隨風而飄、而消失的一天。
主人公斯嘉麗的前兩段婚姻,一個是出于妒恨,搶先嫁給了Melanie(梅蘭妮)的弟弟查爾斯,查爾斯很快就在戰爭中死去了,斯嘉麗成了寡婦。另一段是為了重振破產的家業,由此騙取本來要迎娶她妹妹的暴發戶弗蘭克和自己結婚。這兩段婚姻中,斯嘉麗都是不幸福的,因為她的心里一直都藏著一個人-Ash-ley(艾希禮)。盡管艾希禮已經與梅蘭妮結婚,斯嘉麗還是抱著“艾希禮是愛我”的幻想,導致真正愛她的和她所愛的Rhett(瑞德)離她而去。小說中艾希禮的愛對于斯嘉麗來說,就像一個“逝者”,已經飄遠,遠得那么縹緲、虛幻、不真實,卻一直被斯嘉麗追隨,空虛地緬懷愛情。她感情的悲劇,提示我們:總說逝者如斯,當不舍晝夜地來到的那么一天——夢想被現實打破,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我們的夢想;抑或是愛情面臨抉擇,我們不得不靜下心來仔細掂量和權衡;抑或是突然發現原來死亡離我們那么近,我們不得不思考人生的意義的時候。我們是選擇看清一切然后悲觀空虛不知所以地活下去?還是拋開死亡這一終端“盲目”地積極活下去?面對“逝者”,是在緬懷中活下去?還是拋棄過去,重新上路?
或許,這就是《飄》這本著作,除去愛情、政治、社會、道德之外,更深層的'思考。
小說塑造的斯嘉麗是剛強的、堅韌的、虛榮的、貪婪的、殘忍的、自私的女人,但時代的變遷,讓我們看到了她的成長。她勇于承擔責任,她敢愛敢恨,讓我實在佩服瑪格麗特·米切爾女士能將她塑造得那么鮮活,那么有血有肉,不愧是十年磨一劍的作品。
小說結尾寫道:“……無論如何,明天總已換了一天了。”在開頭,斯嘉麗的父親曾經對她說過的一句話:“世界上唯有土地與明天同在。”所有的愛,所有的恨,很可能只需一縷陽光就可以消融,也很可能像平行線永不相交。所以,我們能做的,唯有珍惜擁有的人,因為我們總是并不確切知道我們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太多的人只有在失去的時候,才知道去珍惜。泰戈爾有一句詩說:“如果錯過太陽時你流淚了,那么你也將錯過星星了。”歷盡滄桑,才學會忽略過去,因為——“Tomorrow is another day”。
《飄》實在值得一看,每看一次,就會有新的感慨。
世界名著飄的讀后感 第一次讀《飄》的時候,還在大學里,看完后,留下最深的印象,應該是作者的寫作功力和那些精彩的對白。第二次,是在參加工作后,那段時間極其煩悶,于是讀了很多的小說,《飄》是其中的一本,當時感嘆思嘉命運的坎坷、南北戰爭所帶給她的種種磨難以及她最終愛情的失去,從她身上感受一種的堅強,也學會了說:“我現在不想,明天再說吧”。于是,面對所有的挫折,面對所有的不解,用一種自我麻醉的心態,輕輕帶過。 現在,再讀《飄》,卻是完全不同的一種心態。 少女時代,思嘉愛上了艾希禮,當艾希禮跟媚蘭結婚以后,她沖動之下把自己嫁給了一個根本不愛的人。丈夫死了,她沒有悲傷,然而,她卻因為艾希禮不得不跟所有的人一樣去做農活、扎柵欄而痛苦而心疼,又一次出賣了自己,嫁給了一個不愛的人,換來了塔拉農場的安寧和艾希禮等人的生活保障。但到最后,卻發現,她的愛情就象她縫制的一套精美的衣服,艾希禮騎著馬跑來,他顯得那么漂亮,那么與眾不同,她便把那套衣服給他穿上,也不管他穿了是否合適,也不想看清楚他究竟怎么樣。她只是一直愛著那套美麗的衣服,一種虛構的愛情,一個虛構的愛人,而根本不是艾希禮這個人。因為虛構,她根本不知道她要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感情,一個什么樣的愛人。 我喜歡思嘉,她是一個率性的人,敢作敢當,從不掩飾,為了她虛構的愛情,無怨無悔的付出。為了不傷艾希禮假清高的面子和虛偽的圣潔,她不敢再在艾希禮面前談論感情,生怕一涉及此類話題,艾希禮會跑會躲,從此再也見不到,聽不到了。為了艾希禮一句話,就跟瑞德分居。因為她所有的情感與用心都在艾希禮身上,所以,感覺不到瑞德對她的感情。直到最后,當她失去了所有的人之后,才明白她是愛瑞德的,因為他和她一樣---堅強、無所顧忌、熱情而粗俗。才了解瑞德曾經為她所做的`一切:在義賣會上,瑞德看出了她不甘心寂寞的心情,便把她領出來跳蘇格蘭舞;瑞德幫助她擺脫了服喪的束縛,瑞德在亞特蘭大陷落那天晚上護送她逃出了炮火連天的困境,瑞德借給她錢讓她回家,瑞德聽見她從那個惡夢中嚇得哭醒時給她以安慰…… 可惜,一切都太遲了,當她醒悟,奔跑回家時,一切都無法挽回了。 “我的愛已經消磨殆盡了,”瑞德告訴她,“被艾希禮·威爾克斯和你那股瘋狂的固執勁兒消磨殆盡了。你固執得像只牛頭犬,抓住你認為自己想要的東西不放。……我的愛就這樣被消磨殆盡了。” 愛一個人太累,愛使瑞德精疲力盡,對于思嘉,何嘗不是如此? 如果,思嘉不是太固執的抱著自己的幻想;如果瑞德不在他心愛的女人面前掩飾自己的感情,維護自己的自尊;如果他們能夠敞開心扉,坦露情懷,真誠溝通;如果他們在所有的過程能夠不互相傷害;如果…… 為什么一切要等到失去后,才懂得去珍惜?為什么要等到無可挽回,才明白自己真正需要與期待的?生活沒有如果,人,一生都在旅途中,走過了一村,錯過了一站,無法回頭。即使痛定思痛,但失去的永遠是心里的最痛,那印記是一生也無法抹去的。所以,我不得不欣賞思嘉的那種堅韌不撥。最后,瑞德走了,無法再面對他曾經全身心愛著的女人,思嘉卻想著,“我明天回塔拉再去想吧。那時我就經受得住一切了。明天,我會想出一個辦法把他弄回來。畢竟,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呢。”有期待,就會有生活下去的希望與信心。 但愿天下愛著或正準備去愛的人,都能從思嘉的感情中,有所領悟,珍惜現在擁有的,呵護那顆敏感而脆弱的愛人的心,別讓一切隨風而逝...... “Tomorrow is a new day!”這是我看完這本書后最喜歡的一句話。我們應永遠不要停止相信自己,成長就是漸漸的變得溫柔,變得克制,變得樸素,不怨、不問、不記,在安靜中漸漸體會生命的盛大。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我們應該每天都這樣對自己說,不要總是感到焦慮,不要總是因為事情不如人意而抱怨,世界上的事情又怎么會每次都是你想的那樣呢?所以要相信:這世上,沒有誰活得比誰容易,只是有人在呼天喊地,有人在靜默堅守,所以,我們應該永遠保持積極的心態,同時也應該付出,讓自己的明天變得更好。 對于女主思嘉這個人物,我想說我內心是矛盾的。我佩服她的堅強,佩服她對土地的執著,佩服她能在那種環境下放下自己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種地,佩服她能不顧別人的言論而開創自己的事業。可以說,在當時美國那樣的動蕩年代,有些男人都沒法做到她那樣,他勇敢堅強,樂觀向上,對生活頑強抗爭,從不屈服;她處事雷厲風行,精明能干,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點是她對愛情的執著,雖然這樣的執著有點盲目,并且最終導致了白瑞德的離開,但是,這更可以看出她對愛情的忠貞。但是,有的時候,我對于她的行為卻有些不贊同。她美麗但是比較任性,并不是一個受歡迎的人;她很堅強,很活潑,但是,她卻也是一個比較會耍手段的人;她明明有一個深愛她的人,但是她卻一點都不知道珍惜,反而經常傷害他,只是在需要幫助的時候才會想到他,尋求他的幫助;她喜歡追求幸福和富裕的生活,他一直在追求她所認為的理想的愛,她一直在追求艾希禮,即使真的艾希禮不愛她,并且有了自己的妻子。她是個十分有個性的人,她一生愛過兩個人,但卻從來沒有好好了解過他們,如果她了解艾希禮,他就不會喜歡上他,如果她了解白瑞德,她就不會失去他。 因此,我想說,一定要明辨是非,不要讓自己的幸福溜走! 在這里,還想說男主白瑞德,這本書我看完第一遍后,我就愛上了這個男的。我覺得他是一個好男人,他和思嘉在一次舞會上第一次認識,就深深地愛上了她。在亞特蘭大義賣會上,白瑞德看出來思嘉不甘寂寞的心情,所以把他領出來跳舞;在亞特蘭大陷落的那天,白瑞德冒著生命危險護送她脫離困境;戰后,白瑞德借錢給她讓她重新起家……一切的一切,只源于他愛她。白瑞德曾對思嘉說過:“你有沒有想過,我是懷著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的愛所能達到的最高程度在愛你,愛了那么多年才得到你。戰爭期間,我曾準備離開,想忘掉你,可是我做不到,所以經常回來,只想看到你。戰爭結束后,我冒著被捕的危險只是為了回來找你。我愛你,但是我卻不能讓你知道。思嘉,你對那些愛你的人總是很殘忍,你接受他們的愛,但卻把這份愛作為鞭子舉在他們的頭上。”多么深情的`一段告白!即使她放蕩不羈,玩世不恭,但是他卻傾其所有的愛給了思嘉,這是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愛的最高境界,白瑞德做到了,我為這種愛深深地折服了! 他不僅是個好男人,而且是一個好丈夫。婚后,他帶她去新奧爾良度蜜月,他縱容她的一切,任她毫無節制的買衣服,帶她到最繁華的街區,帶她品嘗最美味的佳肴,帶她結實朋友。早晨,白瑞德親自把早餐送到房間,一點一點的喂她。夜晚思嘉又一次夢到自己在茫茫大霧中奔跑,白瑞德緊緊地把她抱在懷里,溫柔的安慰她,他說他一定會讓她過上安穩的日子,的確,他做到了,他耗費巨資為他建立了一幢豪宅,邦尼出生時,他在門口寸步不離。因為愛,他包容她,盡管知道思嘉心里還是忘不了艾希禮,但他還是在努力的愛她。 但是,永恒的愛也還是有磨光的時候,最后,他放棄了,失望了,最后終于選擇了離去。 《飄》通過白瑞德和思嘉的愛情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定要好好把握自己的愛,好好珍惜愛你的人,每個人,只要你用心經營,都會有屬于自己的愛情,好好珍惜,不要放棄! 【世界名著飄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世界名著《飄》的讀后感 飄的讀后感簡短07-20 世界名著《飄》的讀后感04-26 世界名著07-29 世界名著經典段落09-27 世界名著的經典句子09-04 紙船飄啊飄作文08-11 精選世界名著摘抄及賞析04-27 世界名著的好詞好句10-22 世界名著好句摘抄11-12世界名著飄的讀后感2
世界名著飄的讀后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