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報 2003-07-25 金陵晚報記者 陳艷萍
【金陵晚報報道】名校無論是師資、生源還是硬件較之于普通學校都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占盡如此天時、地利、人和,名校為何還是沒在中考中取勝。有專家分析認為,這和名校管理上的弱勢不無關系。
陸俊(老師)是南京一所名校的名師,他向記者透露說,在名校,擇校生被分成了兩個不同的群體,享受不同的待遇。
成績好的擇校生是一類,這些學生都是一個區甚至全市的拔尖學生,他們關系到學校三年后的升學率及學校的種種榮譽,因此學校非常重視,配備的都是最好的老師。另一類就是成績不太好,靠交錢或關系進來的擇校生,這部分學生經常會被學校忽視。學校這種態度也影響了老師,老師們私下里討論時都說,這些學生家里有的是錢,家長們把孩子送過來無非想避免孩子學壞。有些老師從心底里看不起這些學生,認為他們只有錢。陸老師說,他曾經教過初二年級的一個好班和一個差班,那狀態完全不一樣,對差班學生的要求是只要你上課不講話就行,你可以看小說或者埋頭睡大覺。而對好班的學生就是不停地開“小灶”給他們創造最好的學習環境。在這種情況下,有時候幾門主課考下來,兩個班的均分能相差四五十分。因此在全市性的考試中,名校也能出特別差的學生就是這個原因。陸老師認為,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與其花錢擇校到名校,還不如去直升學校。
令陸老師頗有微詞的另一方面是,現在名校規模擴大,聘用了不少年輕的教師,有些年輕教師不那么認真備課、研究課題,也不大向有經驗的老教師請教,甚至把主要精力放在外面兼做家教,學校對此疏于管理,陸老師認為,名校的質量下降,與這些老師也有一定關系。
[一些名校教師內心看不起差生]相關文章:
5.
10.體現內心溫暖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