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市華莊中學 浦建軍 郵編 214131
當今校園學生抄作業現象日趨嚴重。許多學生早晨匆匆趕到學校不是讀書,而是抄作業;更有甚者“分工合作”集體抄作業。學生抄作業是中學教育中的一個頑疾。其后果是十分嚴重的,它敗壞了學風,形成了惰性,影響了學業成績,甚至嚴重妨礙了正常的教學工作。成績的落后是表面的,不勞而獲思想的滋生蔓延才是可怕的。抄作業,其主要責任在學生。但作為教師在追究學生這頭原因的同時,應當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學,是否擁有了先進的教育理念和適合學生自身發展的教學行為。許多學生抄作業與教師過激、粗糙的教學行為有關。
一、 學生抄作業的原因之一:“我不會”
現象分析:這其中有三種,一是自身的惰性,不肯動腦筋,見到作業,頭腦發脹,大呼不會做,缺乏鉆研精神;二是而是恐懼心理,只要是老師沒講過的,自己就沒有把握,人家做的總是對的,不自信;三是上課不專心,不會的越積越多,但作業又必須交,于是抄抄抄,可謂久病成疾。
反思一:有沒有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精神?課程改革到今天,“滿堂灌”,“滿堂問”的課堂教學模式還在泛濫,有些教師只是提供一個標準答案就了事或全力引導到自己唯一的預先設置。課堂如此,做作業是也便如此,缺少自主探究的精神,抄作業找答案成了解決問題的好辦法。新課程要求教師成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所以,課堂教學應多留一點時間給學生思考,多一點空白給學生想象,使他們在自主探究中獲得樂趣,增長才干。
反思二:是否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現實中,我們教師是在不斷的扼殺學生的自信心,一次次作業、考試的失利,有些學生已很難找到自信。學生自信心的增強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是長期積累的過程。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的質疑,解疑,在點滴的成功中逐漸培養自信,化小成功為大的成功。在一個個成功中掌握知識,完善人格,培養向上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二、 學生抄作業的原因之二:“我要玩”
現象分析:玩是人之天性。但有些學生的觀念是先玩后做作業,他們感嘆學校生活已經很沉重,課余何不玩一玩,結果玩的忘了時間,想起做作業已身心疲憊不堪,而作業不能不做,于是大抄特抄,應付了事。
反思一:我們布置的作業是否有趣味性、挑戰性?我們布置的作業更多的是知識性,是在不斷的鞏固已學的知識,更多的是紙上談兵,缺少與生活實際的聯系,缺少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做作業談不上樂趣,而是無奈。其實,饒有趣味的,富有挑戰的作業是學生所歡迎,也是樂于接受的。《遭遇美國教育》一書中寫到了美國學校布置的作業--觀察螞蟻是如何捕食的,結果作者的兒子每天忙的臉上,身上都是泥,不知疲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既然玩是人之天性,我們在作業的設計上是否也能整合多種課程資源,做到寓教于樂。
反思二:我們的學校有沒有成為學生的樂園?現在,大多數學校在拼命的追求升學率,于是忽略了“勞逸結合”的教育,許多教師恨不得學生整天鉆在學習里,以提高教學的成績。結果適得其反,反而增強了學生的厭學情緒,只要一有機會“玩”便拼命玩,管它作業不作業。
三、 學生抄作業的原因之三:“作業太多了”
現象分析:這是學生,特別是畢業班學生經常說的話。其原因有二:一是作業實在太多,來不及做;二是做作業效率不高,做事缺少條理性和計劃性。
反思一:我們布置的作業是否太多?作業作為課堂教學的延續和鞏固,是必要的。但是漫無目的的“題海戰術”是要不得的,這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負擔,而且在機械的重復中形成了內耗。當作業成為了負擔,思考的空間缺少了,談何創新精神的培養。所以教師遵循“精講精練”的原則,多一些開放題,思考題。必要時進行分層作業,規定哪些基本題必做,哪些提高題可以選做,從而調動學生做作業的自主性。同時,各課教師要加強合作,班主任要作好調控,防止某天作業的“天量”,以免學生手忙腳亂不得不抄作業的發生。
反思二:我們是否加強了學法的指導?我們教師更多的注重于教法,現在各種教學方法層出不窮,使人眼花繚亂。其實所有的教法都應落實到學生,“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最基本的學習方法才是教學的根本所在。所以,平時加強學法的指導,如做好筆記,做事應抓住重點,文科和理科題目交叉做題等,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
作者郵箱: wxpjj71@163.com
[抄作業現象的冷思考(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抄作業的檢討書
2.抄作業檢討書
3.抄作業檢討書范本
4.抄作業檢討書4篇
5.關于給別人抄作業的檢討書
10.有關抄襲作業的檢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