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鹽都步鳳中學 蔡順林
《藤野先生》是初中語文傳統篇目。課文標題是“藤野先生”,文章按照見到藤野先生的緣由--和藤野先生的相識、相處、離別--對藤野先生的懷念這樣的敘事線索行文。因而教學參考書上這樣說:這一部分表面看似乎與寫藤野先生無關,實際上是交代了離開東京往仙臺見到藤野先生的緣由,是圍繞作者與藤野先生交往這一敘事線索的。
如果就此來理解第一部分(在東京)在全文中的作用是有點偏頗的,不全面的。既然寫藤野先生,那么直接從仙臺寫起也未嘗不可!
其實,作者如此行文,是有其深層用意的。作者懷念騰野先生,是為藤野先生對事業的熱愛,對自己的關心,對中國新醫學事業的期盼,無民族偏見而所感染。一個日本人,尚且為中國著想,更何況中國人呢--肩負使命的留學日本的中國學生就更不必說了。事實上,這些留學生附庸風雅、不學無術,作者對清留學生的丑態丑行的描寫,表現了對他們的厭惡、鄙夷、不愿與之為伍的愛國情緒,他們與藤野先生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從而使藤野先生的人格更顯得偉大。作者如是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不為許多人所知道。”以致看到藤野先生相片上的黑瘦面貌,便“良心發現,增加斗爭勇氣”了。
總之,“在東京”這一部分在文中的作用可以歸結為三點:
1、 交代了離開東京去仙臺的緣由。
2、 體現了作者的愛國主義情感。
3、 清留學生與藤野先生形成鮮明的對照,襯寫出藤野先生人格的偉大。
魯迅是家喻戶曉的大文豪,其寓深意于平淡,這可真謂是“一石三鳥,匠心獨運”!
[一石三鳥 匠心獨運--淺析《藤野先生》第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1.美術論文:淺析美術在教學中的作用
2.《藤野先生》教案
3.藤野先生課件
4.藤野先生教案
5.《藤野先生》課件
10.《藤野先生》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