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錄》三則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二必修二)

發布時間:2016-1-25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了解顧炎武“文須有益于天下”、著書貴獨創、立身貴務實等思想,體會其“經世致用”學術精神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教學重、難點:教學目標1、2 

教學方法:講讀法、設疑法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步驟及內容: 

第一課時

一、導入設計 

由學生較為熟悉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導入。 

二、顧炎武及《日知錄》的相關介紹: 

顧炎武自題《日知錄》曰:“愚自少讀書,有所得輒記之。其有不合,時復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則遂削之。積三十年,乃成一編,取子夏之言,名曰《日知錄》,以正后之君子。”(所謂子夏之言,即《論語子張》中子夏的一句話:“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三、研習課文: 

(一)第一則“文須有益于天下” 

1、朗讀、疏通文意。 

2、分析內容: 

①如果劃分層次,可劃分為幾層?(有益之文、無益之文) 

②小結:作者先從正面立論,一口氣說出“文之不可絕于天地之間”的四個理由。后從反面申述,對無益之文,作者也從四個方面列舉其弊端。(主張作文要經世致用)

③參考譯文:

文章不能在天地之間斷絕,是因為它可以闡明道理、記述政事、體察百姓困苦、樂于稱道別人的善行啊。像這樣,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將來。多一篇,就多一篇的好處啊。如果涉及那些怪異、斗狠、悖亂、鬼神之事,寫無從查考的話,抄襲別人的觀點,作奉承諂媚的文字,像這樣,對自己有害,對別人無益,多一篇,就多一篇的禍害啊。

(二)第二則“著書之難” 

1、朗讀、了解大意 。

2、分析內容: 

①作者為什么說“著書之難”?如何理解“后人”“成書太易”? 

“難”是高標準嚴要求 

②作者對他所列作品的態度是否一致?你從何而知? 

③你認為作者提倡的著書原則是什么?可以用文中語句回答。 

④小結:作者析古剖今,提出“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無”的著書標準,主張獨創,反對急功近利,實際上還是提倡治學不為空言,要切合實際,期于有用。 

⑤參考譯文:

子書除《孟子》《荀子》以外,像《老子》《莊子》《管子》《商君書》《申子》《韓非子》,都自成一家之言。至于《呂氏春秋》《淮南子》,則不能自成體系了,所以選取諸子的言論,匯集成書,這是子書的一大變化啊。今人的作品,(觀點)一一都出于自己之手,必然不是很多,大抵是像《呂氏春秋》《淮南子》之類(匯編而成)的。若一定是古人未觸及的,后代不可缺少的,然后才著述,也許才能流傳下來吧?宋朝人的著作如司馬光的《資治通鑒》、馬端臨的《文獻通考》,都是用一生精力完成的,才成為后世不可或缺的書。然而這些書中小的差錯和遺漏,還是不能避免。像后人的書,越多錯漏就越多,(著述)越快就越不能流傳。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們把寫書看得太容易,而急于追求聲名的緣故啊。

第二課時

(三)第三則“文人之多” 

1、朗讀、疏通文意。 

2、分析內容: 

①研讀“唐、宋以下,何文人之多也!”并體會其情感。 

假“文人”多,正是要揭示真“文人”少 

②小結:這則文字,引用古人論述,核以當時社會風氣,對唐宋以下文人泛濫,世風浮華表示了極大的憂慮,作者融入了他對于立身處世的深沉思考,總歸于為學要通古今之變,要經世致用。(當時文人的思想觀念出了問題,要端正創作態度) 

③參考譯文:

唐、宋以后,文人何其多啊!固然有不懂經學,不通古今,而自以為是文人的啊。韓愈《符讀書城南》有詩句說:“文章誰說不貴重,解說經義是根本。雨水橫流無根源,早晨滿地夕已盡。為人不通古與今,如同馬牛披衣襟。行事立身陷不義,何能希望多名譽。”而宋朝的劉摯訓誡子孫,常說:“讀書人應當以器量見識為先,一旦有了‘文人’的稱號,這個人就沒有值得稱賞的地方了。”如此來看以“文人”身分在世上出名,哪里值得稱道呢!這就是揚雄所說的“拾取我的文辭而不研究我的義理”啊。黃庭堅說:“幾十年來,先生君子只是用文章提拔獎掖后學,所以華而不實。”本朝嘉靖年間以來,也有這樣的風氣。而陸深記載的劉健告誡庶吉士們的話,李夢陽對此大為不平。

《宋史》說,歐陽修與學人晤談,不曾涉及文章,只是談吏政,認為文章只能滋潤身心,政事可以惠及百姓。

(四)總結:

課文節選的《日知錄》三則,并見于該書卷十九,集中體現了他關于作文、著述及立身處世的觀點,從中我們也能感受到他“一以貫之”的經世致用思想。 

四、布置作業。 

五、板書設計: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日知錄》三則 

                       (顧炎武)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有益之文(正面立論)(主張作文要經世致用)

無益之文(反面申述) 

第二則“著書之難” 

“后人”“成書太易” 

                      (著書貴在獨創) 

著書原則 

第三則“文人之多” 

假“文人”多,真“文人”少 

                       (思想觀念出問題--要端正創作態度) 

憂慮(唐宋以下)文人泛濫,世風浮華 

衛偉

[《日知錄》三則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二必修二)]相關文章:

1.高二語文必修3諸子喻山水教案

2.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

3.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4.高二人教版《長恨歌》教案

5.人教版高二語文下冊《雷雨》教案

6.高二語文《師說》教案

7.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

8.高二第二學期物理必修2教學計劃

9.高二《勸學》教案設計

10.高二語文《談中國詩》教案

久久免费视频关看,两性色福利午夜视频免费,久久久免费Av电影,久久依然免费视频了
日韩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 亚洲日本va在线视频 | 亚洲一区精品国产 | 天堂v亚洲国产v第一次 | 亚洲一区婷婷在线 | 亚洲午夜精品福利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