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歌會 教案教學設(shè)計(人教版八年級下冊)

發(fā)布時間:2016-8-15 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手機版

一、教材分析:

《云南的歌會》是人教版語文教材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一課。本單元以民俗文化為主題,所選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動豐富的民俗民情,文筆生動,妙趣橫生。《云南的歌會》這篇散文,是現(xiàn)代作家沈從文的散文名篇,作者在“歌會”的大標題下,以清麗的文筆描繪了三種不同場面的民歌演唱,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對自然、人情和藝術(shù)的贊賞,學習本文不僅能讓學生了解趣味盎然、生動豐富的民風民俗,從中得到美的享受,還能讓學生學習敘事性文章的寫法。 。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下學期的學生對寫人記事的文章已有了一定的閱讀基礎(chǔ),從年齡上,他們喜愛那些可愛活潑的戴勝鳥和云雀之類的小動物,他們和趕馬女孩是同齡人,所以,在藍天白云下,花草相伴,鳥兒迎合的自在歌唱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但也有一些知識上的不足,主要體現(xiàn)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文章內(nèi)容把握的準確度不是很高;二是對文章主旨的把握深度不夠;三是對美句的品賞往往流于表面而不能夠深入挖掘,因而意境的把握不是很到位。 此外,學生對云南的民風民俗還存在著一定的陌生感,  再者,根據(jù)本班學生較為沉悶的情況,在教學中多給予一些提示、啟發(fā)。

三、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能通過閱讀課文,了解云南歌會的特點。

2、通過對課文中重點句段的研析,深入體會云南的歌會的真正魅力。

3、品味文章精妙的語言。

過程方法 

通過教師引導,同學間合作學習,體會云南歌會的美。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品味作者對民間民俗文化的贊美,激勵學生熱愛民俗文化,熱愛生活。

四、教學設(shè)想: 

    主要采用創(chuàng)設(shè)情景教學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引導學生在誦讀中賞析領(lǐng)悟文章的美。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了解云南歌會的三種形式及其特點。

教學難點

    1、通過對課文中重點句段的研析,深入體會云南的歌會的真正魅力。

    2、增強學生熱愛民俗文化,熱愛生活意識。

六、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1、導入

播放《小河淌水》等云南民歌

"同學們,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云南的歌會》,作者沈從文。原文的標題是《記憶中的云南跑馬節(jié)》,選中的課文有刪節(jié)。而在刪節(jié)中有這樣一段話:'參加云南跑馬節(jié),我其實另有所會心,但過不多久,更新的發(fā)現(xiàn)就把我引誘過去......'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

"這一年,正在歷史博物館工作的沈從文先生到云南參加跑馬節(jié),目的是為了從馬鞍韉油漆的工藝中找到中國漆器加工工藝的相關(guān)資料,但沒過多久,他的注意力就被云南的歌會吸引了。沈先生究竟發(fā)現(xiàn)了什么?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尋找答案。"(板書課題)

2、檢查預(yù)習,正音識字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拿筆圈點勾畫,標注字音并找出云南歌會的特點)

1、想一想,跟你聽過、看過的演唱會、音樂會相比,云南的歌會有什么特點?

學生交流討論

教師總結(jié)(媒體展示)

舞臺 演員 表演形式 節(jié)目形式

搭建專門場地 專業(yè)或業(yè)余演員 提前排練好 歌舞小品為主

山野、小路、村寨 男女老少 即興發(fā)揮 對唱

(板書)

場 合 形 式

山 野 對 歌

山 路 漫 歌

村 寨 傳 歌

2、把握主要內(nèi)容

作者寫了云南歌會的幾個場面,請你分別概括一下他們的內(nèi)容及特點。

學生交流

教師小結(jié)(媒體展示)

內(nèi)容 特點 寫作重點 寫作手法

山野對歌 才情智力的大比拼 唱歌人 以人襯景

山路漫歌 即興發(fā)揮,發(fā)乎性情,自然成趣。 唱歌的環(huán)境 以景襯人

村寨傳歌 場面宏偉,氣勢壯觀 唱歌的場面 點面結(jié)合

"沈從文先生發(fā)現(xiàn)在云南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中都能聽到這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的歌聲,云南的人民就是這樣在美妙的歌聲中生活著,這一點,我們也從課文中發(fā)現(xiàn)了。"

那么,沈先生在前面所說的'更新的發(fā)現(xiàn)'僅僅是指這些嗎?沈先生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三、品讀賞析

1、品讀提示

"從馬背上研究老問題,不免近于賣呆,遠不如從活人中聽聽生命的頌歌為有意思了。"

--沈從文《記憶中的云南跑馬節(jié)》

2、品析人物(這里以重點研析對歌的年輕女人為例)

(1)教師提問:"這是怎樣的女子?你從何得知?"

(2)學生交流討論

(3)教師點撥分析

A、重點研讀年輕女子外貌一段文字,尤其關(guān)注有關(guān)色彩的詞語。

B、重點研讀年輕女子蕩秋千一段文字,尤其關(guān)注數(shù)詞及描寫女子狀態(tài)的詞。

C、重點研讀年輕女子唱贏后的表現(xiàn)一段,尤其關(guān)注下列加線詞語,這些取得勝利后的"反常"表現(xiàn)體現(xiàn)了云南女子的淳樸本色的美。

"那次聽到一個年輕婦女一連唱敗了三個對手,逼得對方啞口無言,于是輕輕地打了個吆喝,表示勝利結(jié)束,從荊條叢中站起身子,理理發(fā),拍拍繡花圍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說,"你們看,我唱贏了",顯得輕松快樂,拉著同行女伴,走過江米酒擔子邊解口渴去了。"

(4)小結(jié)

活潑開朗(打吆喝、蕩秋千)、聰明有智慧(對手強、一連唱敗三個對手)、漂亮健康(臉色、衣著、裝飾等)、大膽(蕩秋千的表現(xiàn))、淳樸本色(年輕女子唱贏后的動作)

"在這里,作者通過細膩的描寫寫出了云南的歌會中年輕女子的活潑開朗、聰明智慧、淳樸本色。此外還有山路漫歌中的趕馬女孩、山寨傳歌中活躍的人們,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

根據(jù)學生的反映適當分析趕馬女孩、吹鼓手等人物形象。

日常辛苦勞作的平頭百姓打扮得光鮮亮麗,似乎全然忘卻了平日的辛勞。傳歌中最活躍的反而是老人,他們不因年老、牙齒脫光而沮喪,而是快樂、熱情地承擔起傳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展現(xiàn)了云南人民樂觀積極的生命狀態(tài)。

那么,在云南的歌會中,鮮活的僅僅是人嗎?這里又有著怎樣的環(huán)境呢?

3、品析"寫景"一段

(1)學生朗讀

(2)教師提問:我發(fā)現(xiàn)剛才同學們讀的這段文字里出現(xiàn)的景物都很普通啊,無非是云南當?shù)爻R姷幕B。這樣常見的景物在沈從文先生的筆下是怎樣變得鮮活起來的呢?

(3)學生交流討論

(4)教師總結(jié)點撥

“報春花雖然常見,但擬人修辭的運用卻讓它不普通了,一個充滿情趣的鮮活生命就這樣躍然紙上。”

這一段景物描寫有動有靜、有聲有色、美妙有情。在這個連鳥都忍不住唱歌的美好景致中,誰不想放開歌喉唱幾聲呢。而帶著美好情感唱出的歌即使聲音沙啞、即使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訓練,也依然悅耳動聽。云南這塊充滿生機活力的土地就這樣孕育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展現(xiàn)了云南人民樂觀積極的生命狀態(tài)。

四、拓展延伸

云南人民的這種樂觀心境又給處于人生特殊時期的人們以怎樣的啟示呢?"

現(xiàn)代人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身邊的景還沒來得及完全呈現(xiàn)自己的意義就被拋到記憶的背后。課外多一點留心,加一點留意,我們的身邊就有不少的民俗文化,關(guān)注它們,熱愛它們,保護它們,正是點點滴滴的它們,才積淀成了奔流五千年不息的華夏文明。

七、作業(yè)布置              

收集當?shù)氐拿耧L民俗,學習本文的寫法,以“家鄉(xiāng)風情”為題,寫一篇文章。

板書設(shè)計

云南的歌會

沈從文

云南的歌會

沈從文

 

 

郝圣偉

[云南的歌會 教案教學設(shè)計(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相關(guān)文章:

1.八年級下冊《云南的歌會》教案

2. 云南的歌會教案設(shè)計

3.云南的歌會課件

4.云南歌會的閱讀練習題

5.《云南的歌會》讀后感

6.云南的歌會教學課件

7.八年級物理人教版下冊《機械能及其轉(zhuǎn)化》教案

8.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動能和勢能》教案

9.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機械效率》教案

10.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滑輪》教案

久久免费视频关看,两性色福利午夜视频免费,久久久免费Av电影,久久依然免费视频了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91 | 亚洲国内自拍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一区在线 | 亚洲性人人天天夜夜添 | 亚洲欧美一区在线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5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