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高郵市經濟開發區中學 李國祥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請允許我代表各位參訓教師對省廳、揚大的精心組織表示由衷謝意,對劉堅等五位專家的悉心指導表示由衷謝意,對這次會議的一切管理工作人員及石塔賓館五天來的熱心服務表示由衷謝意。我同時要感謝各位老師、專家舉薦我,給我這樣一個寶貴的機會與在座交流。
我今天報告的題目是《心靈的力量》。
我的體會是“聰明的老師設法占據學生心靈,愚蠢的老師一味霸占學生時間。”盡管時下,在一些地區老師拖堂、搶占小科目是家常便飯,但我們不能卷入其中,這對提高你的教育素養沒好處。也許學生出于老師的權威而有所屈從,你不爭時間學生就會冷落你的科目。新教師這樣想不奇怪,在座都是來自全省各地的骨干精英,可不能如是想。
我讀初中時,就是因為喜歡語文老師板書時手腕的蛇行,便瘋狂地迷上了語文,樂此不疲。上師范我把自己寫的隨想錄給校長看,校長很是欣賞,還專門邀我長談,從此,我就迷上了他教的教育學,那成績好得一塌糊涂。各位一定也有過類似經歷吧!有的時候,老師的一個教育細節也許一贊賞的話也許一個會心的微笑,也許一波柔善的眼神就足以開啟學生心扉,撥動學生心弦,震動學生心靈,入住學生心間,你獲得的不是十分鐘十個小時的講授補習,而是學生的整個心靈乃至一生,是學生對于你所教科目的持久不衰的興趣與日益旺盛的熱情。相比之下,孰優孰劣?所以我說:“聰明的老師設法占據學生的心靈,愚蠢的老師一味霸占學生的時間。”
我喜歡說“心靈”而不用“心理”這個詞,因為心靈是立體的,心理是線性的;心靈是靈動的,心理是遲緩的;心靈是直覺的、悟性的,心理是理性的、直白的。不是說“心有靈犀一點通”嘛,心中有靈犀故名“心靈”,笑話了。不過心靈確實是挺神秘的,它更多的需要體悟而不是感知,是懷想而不是實證。
有人說,心靈真的有你說得那么神秘,那般潛力巨大么?舉個司空見慣的例子,你會信服的。大家都做過夢吧?有時一個小憩或打一個盹,你卻夢見自己經歷了一場考試或一次長途旅行或人生沉浮數載。也就是說我們的心靈(大腦)這個奇異的夢工廠以極短的入夢時間(有資料說最長的夢不足三秒,我未考證過)釋放演繹著最漫長的人生故事。這一奇特的時間比,不讓你贊嘆心靈的奇妙么?我們這里無意談論夢的內容,那豈不是成了癡人說夢。我們只是驚訝夢的呈現方式對于時空組合的突破,并由此確信,心靈是一個巨大的存儲加工空間,其內存不是100GB、1000GB,而是無等等GB,其運算頻率不是3GHz、30GHz,而是無限GHz。所以我說,一切成功的教育家、優秀的特級教師絕不僅僅固囿著某一知識點或科目的教學設計,他們的共性是都非常地尊重學生的心靈,善于開掘學生的心靈,可以這樣說教育家的成功首先是心理學的成功。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在座的都能成為成功的教育家、特級教師,關鍵看你對于學生心靈的關注是否足以吸引他們。
盡管時間戰消耗戰也能暫時占據學生心靈,能提高考績,但更多的是對學生心靈的摧殘、人性的踐踏。學生們是怨恨的,這種學習方式是沒有生長力的,是不具有可持續發展性的。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城郊中學,優秀生源流失嚴重。可我歷次考績總在全區拔頭籌,中考均分居全市前三名,超市均分十多分。我任班主任的班級各科也都是全校第一。我們班的學生,學得輕松,贏得實在。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師生的上下同欲,靠的是教者對于教育的無限熱忱,靠的是對學生心靈的持久的關注,靠的不是眠滅人性的疲勞戰、時間戰。我的教育信條是“聰明的老師設法占據學生心靈,愚蠢的老師一味霸占學生時間。”
有老師會問,那如何才能有效地占據學生心靈呢?占據學生心靈是包括教師的語言、身教、風格、態度、修養、愛好等多種因素渾然一體的綜合物(我稱之為教師心靈及其外化)對于學生心靈的浸染。因學生個性不同,也許只是教者心靈與其外化枝頭的一朵蓓蕾讓學生感受到春天的氣息與生命的活力。但正如煮水餃一樣,促使餃子漂起來的,雖然有水的功勞,但沒有火或電,水是不可能使餃子漂起來的。所以說,我們教師的某一個心靈因子或外化形態對于學生的心靈起了感染、引領,一定是多種因素或臺前或幕后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老師們首先要加強自我修養,使你的心靈與外化形態有這個能力感染、引領學生。
與新學生見面,不論您身材高矮,您的第一次站立就足以讓學生對你產生安全感、信賴感,您的第一個手勢就足以讓學生如看帥旗飄揚,您的第一句話語就足以讓學生倍感暖流流淌,心旌搖蕩。教師平時要多觀察學生生活、多揣摩學生心理,在其失敗時遞上一個鼓勵的眼神,在其遭受不公正待遇時送上一句安慰,在他茫然無助的時候奉上你的關切,在他生日的時候說一聲“祝你生日快樂”,在他想放棄努力時,告訴他“我在下一個路口等你”。讓你的教育生活,充滿人性播散人情凝聚人心。我的同事常不惑地問我,“你從不上班壓學生,他們為什么總喜歡看你的書做你的題?”因為我導而不壓,我只想占據學生的心靈,因而也幸運地贏得了時間。那些宣稱“學生這塊陣地,我不去占領,別科也去占領”的人,不惜師生俱苦,他們在霸占了時間的同時多半也失去了學生的心靈。不要忘了,學習本質上是一種心靈的交流與運動,時間的流逝只是其外在形式。
好了,因為時間關系,我不能講得再多。我看見那么多老師表現出非常濃厚的興趣,心里很高興。我的電子郵件地址是:lgx1626@sina.com,有機會我們再聊。謝謝大家!
2004.08.10
作者郵箱: lgx1626@sina.com,lgx1626@gyedu.net
[心靈的力量--在省骨干教師培訓班結業典禮上的報告(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心靈的力量讀后感
8.幼兒園骨干教師述職報告
9.骨干教師年度總結
10.骨干教師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