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青少年學生的漢字水平(網友來稿)

發布時間:2017-11-25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廣東省海豐縣仁榮中學 譚燮

中學語文教育存在一個普遍的現實問題:不算少的地方較忽略漢語言文字的規范化運用。我從中師調到高中教語文十余年,由一年級開始直送畢業,每一屆都要花相當多的時間糾正學生的錯別字。所謂錯別字、實質上包括錯字和別字兩個層次。一個層次是因音同、音近和形近而用錯,這可算是“高級”層次,即通常所說的別字;另一個層次是因沒弄清楚字形結構或筆畫而錯,如不少學生把左右結構的“滿”字寫成上下結構的“草”頭下面左邊“三點水”右邊加“兩”字。這個層次我們通常叫錯字。從實踐中,我深深感到:要提高學生的漢字水平是一個艱巨而又長期的任務。

要辦成一件事,首先必須有正確的認識,認識不足則不會重視,因而就難于辦成事。對學生中的錯別字,不少人不屑一顧。尤其是在高中,認為糾錯別字是抓雞毛蒜皮,小題大做,雖然高考有三分、比例極小,花了精力不劃算,事倍功半。由此思想連鎖傳遞,對待高考如此,對待中考也便如此。這樣就把對漢字運用的認識局限在應試的境界里,不認為正確運用漢字是增強學生語文素質的一個方面,沒把它上升到對理解科學技術知識的重要作用和準確掌握祖國的語言文字的深遠意義方面來思考,抱著隨便的態度。學生沒弄清規范漢字和錯別字的差別,老師也只是輕描淡寫地說說。從而使不少人用錯別字成了一種習慣。列寧曾說,千百萬人的習慣勢力是一種可怕的勢力。此話千真萬確。我曾在同一屆高中生的兩個班糾正把形體結構和筆畫寫錯的字,糾了一年半,還有人寫錯,如總把“勇敢”的“敢”字的右邊寫成“又”、把上下結構的“茫茫白雪”的“茫”字寫成左右結構即左邊“三點水”右邊加“芒”。這不是學生不聽糾正,而是原先沒被糾正寫成了習慣。最后我被迫采取強硬辦法:誰再寫錯、就把全篇文章重寫一遍,若再寫錯就重寫兩遍。這才見效。這是低層次的錯字。若糾正那些高層次的音同音近和形近而意義迥異的別字,則更艱難。

漢字是整個漢民族的文字,現在是世界通用的文字之一。它從一個方面體現了中華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崇高地位和聲望。正確地運用漢語言文字是中國人的光榮義務和神圣權利,也是我們繼承和發展祖國的語言文字應有的責任。因此,提高漢字水平不僅僅是學校的任務,更不應該只是語文老師的任務,而應該是全民族、全社會的任務。因而也就不僅僅是校園公共場所的一切文字必須規范,全社會的用字都必須規范。從這一點講,我們目前有些公共場所常造成不良影響。如在某縣政府辦公大樓門前曾立過一排大約一米五見方的單字組合的標語:認真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其中本是上下結構的“落”字被寫成左右結構的“三點水”加“草”頭下面一個“各”。那么大的字立在縣政府門前,凡路過的人誰沒看見?有些正規出版物也常出現別字,如“××風塵樸樸視察三峽”(刊),“樸”字在此應為“仆”。有些級別較高的電視臺制作節目:“政治協商會議召開”,把左邊為“十”字旁的“協”字寫成“豎心”旁,每天在屏幕上播放且延續了很長時間。這些都對提高學生的漢字水平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雖然環境不是事物成功與否的主要因素,但確為重要因素。另如高中語文教科書中出現的不規范字,其負面影響就更大了。處在小學到高中階段的學生往往總認為凡是教科書上的全都是對的,教科書中出現了錯誤,老師發現了要糾正相當困難。

錯別字的產生、不規范漢字的出現,確實有其歷史根源,這也是不少人為自己寫錯別字辯護的理由,即古書上有不少“通假字”是古人寫的錯別字。古代文獻典籍中,確有不少是古人寫的錯別字,但在現行中學教材中的“通假字”不全是古人寫的錯別字,其中有相當數量的是“古今字”和“繁簡字”,這是漢字發展演變的必然結果。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把它們作“通假字”處理,以免出現過多的術語概念而增加學生的負擔。時代在前進,社會在發展,閱讀古文獻、研究其中漢字的演變規律是應該的,然而,這決不能當作我們使用不規范字的理由。這種思想認識不清除,也影響學生漢字水平的提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國家已經公布了兩批簡化漢字。但繁體字仍然在不少地域通用。學生看了一些影視片,以好奇心理學寫繁體字,卻又常常模糊而錯誤百出。第三批簡化漢字的公布因不科學而廢除,也給人們造成了影響。這些都給漢字規范化和提高學生的漢字水平增加了某種難度。要解決此問題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

語言文字是人們表達感情、交流思想的工具。作為漢民族人們表達感情、交流思想的工具的漢字,數量多,意義繁,尤其是一詞多義的現象廣泛,因而出現錯誤的情況也五花八門。所以,糾正錯別字、提高學生的漢字水平以實現祖國的語言文字統一規范,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是一項艱巨的系統工程,必須長期堅持、逐步解決。

雖然如此,要完成這項任務,學校還是擔負著主要的責任,但也決不能只靠學校唱獨角戲。應該在充分提高認識的基礎上實行四個結合:

首先是語文教師提高自身的文字修養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老師以身作則、帶頭運用規范的漢語言文字。言傳身教,作出表率,然后嚴格要求學生,形成本學科內良好的環境氣氛。

其次是語文教學為主與其它各科教學輔助相結合。學校教育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不能只是語文老師應該運用規范的語言文字,作為教師,不管哪個學科,都必須運用規范的語言文字。這樣形成全校內部統一的環境氣氛。

三是語文教學中,突擊糾正錯別字(即所謂強化訓練)與長期堅持要求使用規范的語言文字相結合。對學生寫錯用錯的常見字,采取組詞聽寫、更換音同音近形近的語素組詞、進行比較解釋、配詞造句等辦法搞比賽,定期(每天或三天或一周)練習若干數量的字,同時長期堅持檢查,既能增強學生的興趣,又可提高學生的認識。我在教學中,曾多次采用此辦法,收效極佳。

四是學校教育與上級有關部門的監督相結合。這主要是上級有關部門、行政機關監督執行。譬如廈門市,全市人民及進入該市者必須使用祖國統一規范的語言文字。不管哪一級部門、哪一處地方,若發現有使用不規范字的招牌、標語、文件等等,會立即受到批評教育、并限期撤換,否則將受到處罰。這樣就為學校教育、為提高學生的漢字水平修養提供了優美的社會環境氣氛。

為了有效地提高青少年運用規范的漢語言文字水平,我就山區的一些情況發表一孔之見,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作者郵箱: Tqk689

[提高青少年學生的漢字水平(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提高幼兒教師專業水平論文

2.如何提高文言文閱讀水平

3.

4.

5.

6.漢字趣味故事

7.

8.正字的漢字故事

9.

10.

久久免费视频关看,两性色福利午夜视频免费,久久久免费Av电影,久久依然免费视频了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视频 | 一色屋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久热国产精品视频二区 | 免费va国产高清大片在线 |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高清在线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