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如何建立幾種和諧關系(教師中心稿)

發布時間:2017-12-2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深圳市寶安中學  

和諧產生美,和諧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就像一幅畫的美就在于它色調、構圖等各方面的和諧;一首歌曲的優美就體現在它音色、音調、旋律、節奏等方面的和諧;詩文的意境美在于事、景、情、理的和諧統一。和諧是最佳組合,和諧是事物的最佳狀態,和諧是人們的追求。因為和諧能夠產生動力、提高效率、產生最佳效益。同樣,教育要取得成功,必然要使教育主體(學生)之外的各因素和諧統一于教育主體。如何獲得這種和諧統一呢?筆者認為教師應著手建立以下幾種和諧關系:

一、 幫助學生正確了解和評價自我,樹立成功的自信,維護學生內心的和諧

(一)作為人生主體的個人,要制造成功美好的人生,必須對自我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只有在認識自我的基礎上,才能去發掘并錘煉一個“新我”,從而為成功締造穩固的基礎。學生要取得學習的成功,有賴于教師的幫助來正確了解、評價、接納自我,確立“我將是成功者”的自信。教師要在這些方面對學生進行科學的訓練,尤其要訓練學生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緒。首先要讓學生清楚:消極的情緒(憤怒、傷心、害怕、沮喪等)源于消極的思維,而積極的情緒則源于積極的思維,兩種情緒各有其思維模式,人可以通過積極的思維來控制自己的情緒。在此基礎上,教師用積極思維控制情緒的方法對學生進行訓練,以達到維護學生內心和諧的目的。學生的內心是愉快安寧的,才能有效地學習。

(二)幫助學生建立自我學習目標,消弭來自于學習群體的壓力

傳統的教育告訴學生:好好學習是為了自己的前途、不辜負老師家長的期望乃至肩負社會民族國家大業,恰恰忽視了現時學習本身能帶給人無窮的快樂。崇高的學習目標當然能激發人不竭的動力,但是,現代心理學證明,對于學齡期的孩子來說,能滿足學生心理需求的學習才能激發他強烈的興趣。教育者只有幫助學生樹立學習是自己的事情的觀念,讓學生建立自我學習目標而不是表現目標,即鼓勵學生確定的目標是他們想去學習或完成的目標,而不是單純想比 班上其他人表現得更好,那么他的學習動機就會更高,取得的成績也會更大。教育者要鼓勵學生超越自我原有的水平,而不是為了與別人競爭;是追求學習和掌握知識而不是追求表現。這樣,學生才能正確看待成功和失敗,正確面對表揚和批評,不滿足于成功灰心于失敗,才能正確看待自己和別人的成績,不至于沾沾自喜或妄自菲薄。

二、幫助學生與集體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使他能安全高效地學習

在努力塑造自我、確立正確的自我評價體系以保持內心和諧的同時,學生的情緒仍然不免受到環境的負面影響。這種影響通常有兩種原因:一種是從父母那里得不到愛和照顧;另一種是無法得到同輩的接納和尊重。強烈認同團體樣式是群居的本能,任何偏離主流的行為都被看成嚴重違反團體的共識,這就使得青少年超負荷來自群體的壓力。集體成員的接納和尊重與否,會很大程度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幫助學生建立和諧的同學關系是教師的一項重要工作。

(一) 教師要為學生創設一種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安全學習氛圍。

首先,教師必須強調合作的課堂結構和掌握目標,而不是競爭的課堂結構和表現目標。因為在競爭結構中,成功者只能是少數,大多數都是失敗者。其次,應注重學生的個人成績、個人的獨特方法和能力,不要強調與別人進行比較;應該重學習過程和學習任務的價值,不要過分關注學習的結果。此外,對學生取得的成績要及時給予獎勵,鼓勵他們進行自我獎賞,為自己的成績而自豪。這樣做有利于創設良好的心理氛圍。

(二)多下工夫教孩子學會愛和尊重,善待同學。

“孩子是上帝派來拯救大人的”,孩子天生熱情敏感,純潔善良,富有同情心,有時候卻對同伴的充滿敵意,甚至傷害弱者。因為這個世界競爭激烈、充滿敵意。家庭學校社會上的成人對人缺乏愛和尊重也對孩子產生了很多負面影響。教師要熱愛和尊重孩子,教育鼓勵孩子關愛同學,這樣,才能獲得同伴的關愛和尊重,才能在群體里獲得安全感,愉快地進行學習。

(三)鼓勵男女生欣賞學習彼此的優點長處,建立和諧的異性關系,幫助學生安全度過青春躁動期。教師要倡導正常的男女生關系,讓學生明白過火的或拘謹的異性關系都是不正常的。并積極組織男女生開展課堂合作學習,課外實踐和娛樂活動以及有益的閱讀等活動,讓學生在健康的異性交往中獲得快樂。

三 幫助學生建立與家庭的和諧關系

這里著重要解決家長的問題。教師要積極與家長進行溝通,幫助家長獲得一些先進的教育思想。這有點難,卻是很有價值的工作,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切教育只有在真正的愛和尊重的基礎上才能進行,教師要讓家長作到這點。當教育出現問題的時候,要關注孩子的心靈,努力培養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告訴家長正確看待孩子的分數,要注重孩子的個人成績、個人的獨特方法和能力,不要強調與別的孩子進行比較,應注重孩子的學習過程和學習任務的價值,不要過分關注其學習結果。對于家有學習遲緩的孩子的父母,教師尤其要建議:在家里不要強調課業成績的重要,孩子在學校因為努力學習不佳自尊心粉碎時,保護他的自尊比課業成績更重要,孩子的自我價值在一生中絕對排在第一位。要想辦法幫他找到可以作為彌補的技能,并讓他明白,他個人的價值獨一無二,跟課業成績毫無關系。

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觀:父母養育、提供教育是為了孩子個人的幸福而非獲得回報。養兒防老是中國的傳統觀念,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強化孩子因被養育而對父母產生的負罪感,試圖以此喚起孩子學習的責任感。在學習不理想壓力過大的時候,孩子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因為他會覺得學習是被父母強加的,父母要求自己學習優秀無非是為了獲得回報。這種教育的后果是,扼殺了學生本身對學習的興趣。面對孩子這類話語(如“媽媽,我長大以后一定要報答你,賺很多錢買別墅讓你住” “爸爸媽媽,我學習不好對不起你們”)的時候,家長要冷靜而誠摯地回答:為什么要報答?你本身就是上天送給我的最好禮物。沒有你,我的生活就不會那么幸福有意義了。不管你學習好不好,我們都因為有你而自豪。面對這樣的父母,孩子能體會到真正的幸福,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即使面臨困難也不會徹底喪失信心。在真正的愛和尊重的前提下,一切教育都不是難題。因為愛,家長會想方設法幫助孩子進行真正的學習。

四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教育過程中最重要的關系,如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呢?首要的當然是教師對學生的愛和尊重。教師要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信任學生和寬容學生,不僅讓學生感受到愛,更要讓學生享受到愛,還要讓學生學會愛。在此基礎之上,努力追求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和諧,建立和諧的教與學的關系;在課后做學生真正值得信賴的朋友,分享他的快樂化解他的苦惱,這樣才能實現教育效果最大化。對此,筆者另有篇幅加以闡述。

這里強調的是學校和家庭教育中各因素和教育主體的和諧關系,教育必然離不開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影響,這里不再一一贅述。

總之,要追求教育的成功,就要協調好教育主體和各客體之間的關系。教師要以學生為本,憑借愛和尊重,教會學生肯定自我,熱愛、尊重自我和他人,建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幫助學生與他人建立各種和諧的關系。這樣,學生才能在和諧的教育氛圍中愉快地學習;在和諧的興趣樂園中陶冶情操,發展個性,在和諧的人際關系中接受教育,健康成長,成為與自然、與社會、與自身發展相和諧的人才。

                                                    2004.4.1

參考書目:

《卡耐基成功人生經典》  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

《讓孩子自信過一生》(美)詹姆斯.杜布森 著   新華出版社

《學習動機的激發策略》(美)Barbara L.McCombs  James E.Pope  著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教師如何建立幾種和諧關系(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1.教師和諧團隊演講稿

2.和諧醫患關系的演講稿

3.教師節演講稿:最美的教師

4.2017教師節教師演講稿

5.教師節感恩教師演講稿

6.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演講稿

7.

8.教師課堂教學如何評語

9.教師演講稿愛心與責任

10.教師德育演講稿

久久免费视频关看,两性色福利午夜视频免费,久久久免费Av电影,久久依然免费视频了
伊人久久精品在热线热 | 亚洲第一网址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日韩激情综合网 | 制服丝袜亚洲中文欧美在线 | 中文亚洲AV片 | 色妺妺免费AV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