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樸的鄉村風俗畫--王駕《社日》賞析(網友來稿)

發布時間:2016-4-18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江蘇省南通第一中學 陶曉躍

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王駕是晚唐詩人,他的詩名遠遠不及同時期的李商隱、杜牧等,詩作似乎也不多見于各類的典籍,然而他的這首《社日》,卻以其淳樸敦厚的詩風,在浩瀚的唐詩中占據了一席之地,唱出了那屬于他自己的歌聲。

所謂“社日”,是古時候人們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民俗中有春秋兩祭,稱為春社和秋社。從詩的內容上看,我們不難發現,王駕的《社日》顯然寫的是春社。

詩的起筆兩句:“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從村居風光著墨,“稻粱肥”敘寫的是莊稼的長勢,一個“肥”字,躍然紙上的是豐收的景象,而孕育其中的則是農人的喜悅。一片風景何嘗不是一種心景,詩人以“肥”字統攝全詩,筆觸也漸漸由村外的靚麗風光移至村內,“豚柵雞棲”,說通俗一點,就是豬歸圈,雞回巢。詩人信手拈來,借這農村生活中最為常見的生活場景,以六畜的興旺渲染出節日的喜慶氣氛。在這里,我們不僅能領略到山野的自然景觀,還仿佛可以嗅到裹雜著的泥土氣息,聽到那久違的雞鳴犬吠。見豬見雞,而唯不見人。農人家家“半掩扉”,“半掩”可見民風的淳厚,很有點“夜不閉戶”的太平安寧之氣。然而,人又去哪兒了呢?這樣又構成了一種懸念,極為巧妙地將詩意向后聯過渡。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詩人并沒有將筆墨集中于“社日”表演的熱鬧場面,而是把“聚焦點”集中于“社散”之時。桑樹、柘樹的影子斜斜的,長長的,既是夕陽余輝的照射,又是農人心境的體味,“桑柘”還暗示出了山野蠶業的火紅,可見詩人用語的藝術匠心。“家家扶得醉人歸”,結句造語奇峰突起,更是神來之筆,可謂全詩的精髓之所在,大有點鐵成金的妙用。正因為有了這“醉”,前文的“肥”,也就落到了實處。因“肥”而“醉”,又因“醉”而映襯了“肥”,“肥”的是莊稼,“醉”的是農人的心呀。同時,“醉”還扣住了“社日”的正題,襯托出社日的盛況。

詩人未有一字正面寫社日,卻通過一些極富有農村生活情調的畫面勾勒,諸如“稻粱肥”、“醉人歸”和“豚柵”、“雞棲”,烘托出山村節日的歡樂,反映的卻是農人辛勤勞動帶來的富裕生活。

全詩樸實、真切,無一絲刻意雕琢之痕跡,猶如一幅淳樸而又情趣盎然的鄉村風俗畫。它不同于近乎幻想的桃花源,而是更具有現實意義的田園生活。可以說,它是晚唐詩中的別具一格之作。

[淳樸的鄉村風俗畫--王駕《社日》賞析(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雨晴王駕閱讀答案

2.親情的淳樸 經典散文

3.鄉村無奈的過年

4.鄉村春晚主持詞

5.

6.英語美文賞析

7.美在金秋賞析

8.鄉村美文摘抄

9.走進美麗的鄉村散文

10.贊美鄉村老師的散文

久久免费视频关看,两性色福利午夜视频免费,久久久免费Av电影,久久依然免费视频了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手机版 | 亚洲精品综合国产精品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一区 | 日本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 日韩亚洲首页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