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鐵騎兵
設計者:張安
[教師寄語]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學習目標] 1.理清故事情節。
2.分析文中的幾個懸念及表達效果。
3.了解并學習八路軍不畏艱苦、靈活應戰的作風,培養愛國主義情 感。 [導學步驟]
〈豐富詞庫〉
一、給加點的字的注音
軌( ) 道 隕( ) 落 左腮( ) 臉頰( ) 騷( ) 亂
搗( ) 毀 老巢( ) 宿( ) 營 擲( ) 彈筒
二、根據意思填詞語
⑴原指漢族的敗類,后泛指投靠侵略者、出賣國家民族利益的中華民族的敗類。( )
⑵這里指星體從高空掉下來。( )
⑶原指用武力或其他的手段肅清敵人、,這里專指日寇在中國淪陷區實行的“三光”政策(燒光、搶 光、殺光)。( )
⑷紛擾不安。( )
[自主質疑]
1、閱讀課文,概括課文三部分的主要內容。
2、第一部分有什么作用?
3、本文為什么以鐵騎兵為題?
4、再讀課文,把不明白的地方寫下來,看誰提的問題有價值。
[合作探究]
1、閱讀課文,完成課后練習一。
2、再讀課文,完成課后練習二。
3、討論,完成課后練習二
達標檢測
[精彩回眸]
閱讀文章第二部分,回答問題。
1、概括主要內容。
2、作者前后兩次寫到班長臉上 的刀傷,有什么作用?
3、作者設置了哪兩個懸念?有什么作用?
[課外鏈接]
雪地上的路
夜里下了大雪,躺在床上就能聽到雪花撲窗欞的聲音。雪撲窗欞的聲音,在別人聽來也許是愜意的,但對我來說,這聲音卻讓我心焦。每逢這樣的天氣,總會發生一些交通上的麻煩,特別是早起送牛奶的兒子,必定要遇到難以想象的困難。我兒子因為車禍失去了一條腿,從8歲起,他的人生之路就鋪滿了坎坷和心酸。20年來,我們母子相依為命,而我相當清楚,我終歸是要老的,早晚會有一天,要把他孤零零地留在這個世界上。一想到這個,我就心里難過。
我悄悄爬起來,穿戴停當,準備出去掃雪。這是整個城市沉睡最甜的時刻,為了不驚動兒子,我盡量躡手躡腳,小心繞過家里的什物,包括兒子磨得發亮的拐杖。他每天都要根據鬧鐘準點起床,在人們早飯之前把牛奶送到各個訂戶。兒子送牛奶的路很長,勾畫起來,那該是一條零亂交叉卻又目的明確的曲線。
雪停了,天還陰著,四周真靜,偌大的城市里仿佛只有我一個人。我知道真正的清掃工很快就會出動,把主要路面掃除干凈。我要掃的是一段通向僻靜之處的小路,它常常因為不能及時打掃,被行人踩成又光又滑的冰面,對于肢體不全的兒子來說。那無疑是很危險的。我在攝氏零下30多度的嚴寒里奮力揮動著掃帚和鐵鍬,直干得全身熱氣騰騰,就像一只打開的蒸籠一樣。
一個晨練的中年人慢吞吞地跑過來。根據那身打扮和氣度就看出來,他屬于那種志得意滿的上層人物。我停下來,朝他禮貌地點點頭,打招呼說:“起的真早啊!”
中年人皺皺眉頭說:“早什么,還不是叫你們這些人給弄的。你們的精神可嘉,不過起得也太早了,就像夜游癥似的,多妨礙別人的休息啊!特別是鐵鍬鏟馬路的聲音,簡直就是噪音。跟環衛部門反映了多少次,就是不注意!”
我連連道歉,向他解釋說,我并不是清掃工,我只是一個母親;我要為送牛奶的殘疾兒子掃出一條路來,這就是我全部和惟一的目的。中年人驚愕了,張張嘴,從喉嚨里發出一聲含混的聲音,轉過身匆匆走掉了,好像怕被什么追著似的。兒子騎著一輛破單車,車把上帶著拐杖,車后馱著特制的奶箱,遠遠地朝我騎過來。這比平日要早些,肯定是他根據天氣情況,把鬧鐘往前撥了。盡管路被掃過,可他還是不時的摔倒,渾身上下沾滿了雪,可每摔倒一次,他總會很快爬起來,堅韌地繼續朝前騎。我站著沒動,就那么看著他跌倒爬起,直到他在我的面前停下,我才靠上前去替他撲打撲打身上的雪。
我凄慘地笑笑說:“兒子,媽可真糊涂,光顧了掃雪,怎么就沒想到,替你把牛奶直接送到訂戶呢。”
兒子眼睛里閃爍著淚光,他把臉貼近我的耳邊,大聲說:“好媽媽,你一點也不糊涂。我懂你的意思。您放心,我會把路走好的。”
我緊緊抱住兒子,眼淚滾滾而下。
中年人重新出現在我的淚眼里。他身后跟著一個女人、一個半大孩子,可以肯定,他們是一家人。他們手里都拿著掃雪的家什,柔弱而笨拙地清掃著兒子必然經過的路面。我不知道他們訂沒訂牛奶,不過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的心走進了我這個陌生人的心靈。
兒子按響車鈴,向他們那個方向駛去。我欣慰地看到,迎接他的目光不僅僅是同情,更多的是欽佩。
1.這篇文章寫了兩件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這兩件事的內容。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寫到:“一想到這里,我心里就難過。”我“難過”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您放心,我會把路走好的”是第九段中的一句話,句中的“路”有兩層含義,請你根據記敘的內容談淡你的理解。
第一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分析下列句中加粗的詞浯。
(1)第二段中寫到:“我盡量躡手躡腳,小心繞過家里的什物,包括兒子磨得發亮的拐杖。”句中“磨的發亮”這個短語含義豐富,說說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八段中寫到“我凄慘地笑笑說”句中“凄慘”反映了“我”當時怎樣的心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六段中寫道:“中年人驚愕了,張張嘴,從喉嚨里發出一聲含混的聲音。”句中沒有具體寫出中年人說了什么,假如你是那個中年人,這時你想說些什么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九段寫道:“好媽媽,你一點也不糊涂。我懂你的意思。”請你根據記敘的內容,揣摩一下,媽媽的意思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析第11段中“重要的是他們的心走進了我這個陌生人的心靈”這句話的含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據記敘的內容,請你對文中的那個母親做個簡單的評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豐富我們的知識寶藏]
楊朔認為:“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詩。”(《〈海市〉小序》)“我在寫每篇文章時,總是拿著當詩一樣寫”,“常常在尋求詩的意境”(《〈東風第一枝〉小跋》)。明確地提出了“以詩為文”的主張,,他的散文,棄“直說”而重“比興”,通常采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手法,重視整體的構思,意境的點染,具有濃郁的詩意;講究結構,在布局上往往是峰回路轉,起伏跌宕;在語言上以活潑明快的口語為底色,配襯以古典、外國語詞、句式的色彩,形成一種俏麗、典雅的風度。缺點是體式不夠多樣,行文微露斧鑿痕跡。
[鐵騎兵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好玩的磁鐵教案
9.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10.背影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