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人教版九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12-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知識與能力: 

1、學習現代詩的基本朗讀技巧,學會劃分節奏、重音,能有感情地朗讀。 

2、學習詩歌中借物抒情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誦讀‘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作者深沉的思鄉之情和愛國情懷,激發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重點: 

    學習現代詩歌的基本朗讀技巧,學會劃分節奏、重音,能有感情的朗讀;通過朗讀    

體會作者深沉的思鄉之情,讓學生體會美。  

難點: 

    通過誦讀體會作者深沉的思鄉之情。 

課時安排:一課時

一、 導入

多媒體播放<<鄉愁四韻>>.故鄉,我們生于斯、長于斯,她是我們生命的根。出門在外的游子誰不思念故鄉?羅大佑唱的這首《鄉愁四韻》道出了多少游子的心聲.

這首《鄉愁四韻》的作者是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離開大陸,現居臺灣,已出版詩集、散文、評論和譯著40余種,60年代起余光中創作了不少懷鄉詩,剛才我們聽的《鄉愁四韻》便是其中著名的一首。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他的另一首著名的懷鄉詩《鄉愁》。

二、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鄉愁》,劃出詩的節奏,并初步感知詩的情感。

2、學生再讀《鄉愁》,完成下列任務:

(1)思考:詩的感情基調是怎樣的?你是根據什么得出這個結論的?

(2)標出重音,并說明理由。

(3)確定朗讀的語速、語調。

3、(1)學生相互討論

(2)師生共同探討,明確。

a感情基調:憂郁深沉 或哀傷悵惘 或深沉中帶著哀傷

b重音:

1、 郵票、船票、墳墓、海峽

教師順勢講解:(托物寄情)、(滲透詩人情感的形象要重讀)

小時候--長大后--后來--現在     

(個人的故鄉之思 --祖國之思)           

鄉愁

(托物寄情)

郵票-- 船票-- 墳墓-- 海峽

2、小小、窄窄、矮矮、淺淺  能否刪去?

明確:(這幾個疊詞的運用,使得全詩低回掩抑,如怨如訴。)

 3、“這頭、那頭”;“里頭、外頭”:

明確:(無比思念,卻不能見面,真令人銷魂。)

c語速: 表現的內容是歡快的、激動的或緊張的,語速應快;             

表現的內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語速應慢;

                 表現的內容是平鋪直述的,語速應不快不慢。

語調 : 深沉而哀婉   語調類型例舉:激昂 悲壯 深沉 舒緩柔和……

 三、朗讀《鄉愁》,深入領會詩人情感。

1、學生練讀,要求讀出詩中的情感。

2、請學生逐節朗讀  (操作模式:學生讀--學生評點、示范--老師評點、示范)  

教師講點  a:1、“候”(輕聲)、“頭”(輕聲重讀); “母親”前(平直)-后(深情)

2、“啊” 、現在的“在”(語調低而帶拖音)

3、“外頭、里頭”(語調極深沉而帶拖音)

4、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語調極深沉、語速極慢)         

b: 讀出情感的變化  (生離:淡淡的哀愁 --死別、永隔 :深切的哀傷悵惘)

3、老師示范讀--學生自讀

老師請人讀--老師指導示范

4、多媒體播放錄音,學生聽錄音進一步體會詩人情感。

5、學生齊讀

四、比較閱讀 

1、出示課件:席慕蓉簡介、席慕蓉的《鄉愁》、

3、對比閱讀:

(1)自讀席慕蓉的《鄉愁》,明確它的感情基調(深沉悵惘)、確定朗讀的重音及語速(緩慢)語調(深沉)。

 播放朗誦錄音 

(2)兩首詩有何共同點,又有何不同點?

     1、主題:主題相同,相比余的《鄉愁》較席的《鄉愁》深刻。作者的情感由鄉關之思、懷親之情、至更為崇高的愛國深情,具有以往鄉愁不可比擬的廣度和深度。

     2、手法:都運用了以實寫虛的手法。

    

 

[《鄉愁》(人教版九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

2.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3.《鄉愁》的教案

4.有關鄉愁的教案

5.鄉愁優秀教案

6.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5教案

7.人教版高一必修《荊軻刺秦王》教案

8.人教版高一英語必修一教案

9.九年級人教版《 雨說》教案

10.人教版九年級《陳涉世家》教案

久久免费视频关看,两性色福利午夜视频免费,久久久免费Av电影,久久依然免费视频了
日本亚洲成本人片 | 日本在线a综合免费不卡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亚洲日韩国内欧洲在线观看 | 亚洲成aⅴ人网站 | 中文亚洲AV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