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鴨蛋(人教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9-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端午的鴨蛋

授課:蔣松

學習目標:

1、誦讀課文,品味作者的語言風格;

2、了解端午風俗,感受鴨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風情,提倡珍惜傳統文化,激發民 族自豪感。

重點: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韻味十足的語言特色。

難點:體會作者在鴨蛋中飽含的對傳統文化的自豪贊美之情。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讓學生回憶我們家鄉在過端午節時有哪些風俗?學生從實際的生活中尋找答案。然后,再引出文章的寫作的主體──“端午的鴨蛋”。

二、1、下面請同學聽本文的朗讀錄音,在聽的時候,請同學注意本篇文章中,作者寫了哪些端午的風俗?其中哪些是很多地方都有的,哪些是作者的家鄉特有的?

2、上面我們了解了作者的家鄉端午的風俗,從整篇文章看,在這些風俗中作者重點圍繞哪一個風俗展開的?(端午的鴨蛋)

3、的確,作者這篇文章是圍繞他家鄉的鴨蛋展開的,那么我們下面一起來品味一下作者家鄉的高郵鴨蛋,看看高郵的鴨蛋到底有哪些特點?

4、請同學們一起來朗讀文章的第2、第3自然段,讀的時候要考慮剛才老師提得那個問題。

5、請學生回答高郵鴨蛋的特點:

6、再請學生回答高郵鴨蛋特點的時候,讓學生用文中內容加以說明。

特點講完后,抓住文中‘空頭‘二字引導學生賞析文章語言的特點

(剛才同學在講高郵鴨蛋的特點的時候,有一個詞“空頭”怎么來理解?)

學生解釋后,追問這個詞屬于口語還是書面語?

那么請同學看看本文中還有沒有類似這種特點的語言了?

(學生尋找,舉例回答)

7、同學們思考一下,文章使用這種平俗的語言有什么好處?

(學生暢所欲言教師總結)

8、平俗的語言,固然自然鮮活,明白如話,但是全篇如此,便少了華美和燦爛。所以要想文章的語言自然而又華美的話,語言中除了要運用平俗的語言外,還需要加上一些優美典雅的語言。那么我想請同學看看汪曾祺在這篇文章中是否運用了典雅的詞語?

(或者,教師舉一例點明該語段使用的語言具有文言的特點,給人帶來一種典雅而高深的感覺。“曾經滄海難為水“等)

接著學生在文中舉例,并作簡要分析,教師簡單點評。

9、教師小結上面一塊內容:通過我們的分析,這篇文章的語言說其雅,是它巧妙地運用了文言和;說其俗,是它適度地運用了口語。雅俗相濟,使文章的語言既華美又清新,讀來是一種享受。顯現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養和語言功力。

10、作者用這樣華美而又清新自然的語言來寫家鄉端午的鴨蛋,可見家鄉的鴨蛋在作者心中是印象深刻。

大家想一下過春節時有哪些東西是我們印象深刻的?(鞭炮、餃子、元宵、燈籠壓歲錢等等) 

印象深刻代表著什么?(喜歡)推己及人

請同學找出相關語句。(自豪,與有榮焉,曾經滄海難為水)

11、這些語句中除了充滿了作者對鴨蛋的感情,其實更為重要的是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出了什么感情?

(學生可能會說到:對家鄉的喜愛。)

12、作者寫鴨蛋是為了寫家鄉,但是這里寫的鴨蛋不是普通的鴨蛋,他是在特定的時間地點中的鴨蛋,端午的鴨蛋。端午吃鴨蛋這是一種民俗,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作者寫鴨蛋還是為了寫什么?

端午,

不僅僅是端午,具體地說應該說是端午的民俗風情。那我們再進一步想想看,寫端午這個富有文化內涵的民俗又可以由點到面來寫我們的傳統文化。

 三、小結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清晰的了解端午的風俗,品味汪曾祺富有文化素養和語言功力的語言風格;以及一個小小的鴨蛋在作者的筆下卻包含了豐富的內涵。我相信,我們也會從一片葉、一粒沙、一滴水中品味出生活的真趣,成長的快樂,人生的哲理。

 

[端午的鴨蛋(人教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汪曾祺端午的鴨蛋教案

2.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

3.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4.《端午的鴨蛋》課件

5.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5教案

6.人教版高一必修《荊軻刺秦王》教案

7.人教版高一英語必修一教案

8.小班教案《認識雞蛋和鴨蛋》

9.人教版八年級阿長與《山海經》教案

10.八年級人教版《蠟燭》教案

久久免费视频关看,两性色福利午夜视频免费,久久久免费Av电影,久久依然免费视频了
亚洲欧美性综合在线 |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 | 午夜福利中文字幕首页 | 思思久久96热视频 | 一级做a的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丁香六月开心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