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
郵編:561500
摘 要:在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深深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愛崗敬業,勤奮工作,也要有一顆真誠的心,熱愛學生,理解學生,做學生真正的良師益友,而且還要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扎實的教學功底,盡全力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師。二十余年的教學實踐,使我成長為縣內外一名小有名氣的語文教師,也更使我明白,當一名好教師,一定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提升,不斷研究,不斷進步。
關鍵詞:爭做 語文 研究型 語文教師 語文教學 豐富知識 育人為本
新課程,新理念,新氣象……萬象更新之中,作為融入其中的我們--教師,更應該努力適應現代教學改革的需要,做“研究型”教師,使自己成為具有反思能力,創新能力的實踐者和孜孜不倦虛心求進的終身學習者,因為只有擁有創新意識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創新的學生。進而培養出新一代創新人才!
語文教師要使自己成為一個研究型的教師,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語文教學的全過程是語文教學研究課題化的過程。具體說來,必須具備以下幾點:
一、愛字當先,育人為本。
羅曼羅蘭說:“要散布陽光到別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充滿陽光。”一個從事教師職業的人如果不熱愛自己的職業心里又怎么會充滿陽光,自然他的學生也不能在陽光下生活。
愛是教師的美德,愛是為師之本。我常常這樣想:家長把孩子交給了學校,學校把孩子交給了我們,我們就有責任把他們教育好。工作中,我堅持愛字當先、育人為本,注意面向每一個學生,了解、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對優秀學生高標準,嚴要求,鼓勵他們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勇攀高峰;對各方面素質較差的學生不歧視、不諷刺、不體罰,給以尊重、信任、關心和幫助,為他們提供展示自己特長的機會,使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如2008屆有一個叫李竹的學生,學習成績名列班級最后,同學們瞧不起他,很多老師也對他另眼相看,李竹非常自卑,在學校里從不和任何人接觸,我接班后,了解到這種情況,主動關心、照顧李竹,利用一切方式和他溝通。為了打開李竹的心扉,我特地召開了一個主題班會“假如我是……”,在班會上,學生紛紛發言,“假如我是史鐵生”“假如我是……”而我在班會上深情地說道:“假如我是李竹,我會驕傲的仰望藍天,會快樂的俯視大地……”正是我的以心換心,打動了李竹,也打動了班上每一個同學,李竹終于和我交流了,和同學們溝通了,學習成績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畢業時以598分的成績考入了興義一中。對學習困難的孩子來說,我給予他們最大的幫助,對家境貧困的孩子們,我更是不遺余力。無論平時的工作多么繁忙,總要抽出時間,在課間或午休時和學生聊天,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2006屆班上有一個家庭極其困難的學生徐相博,媽媽下崗,爸爸臥床不起,我為他聯系捐助單位,到他家中去看望病人,拿出自己的錢替他交雜費、飯費,為他解決住宿問題,徐相博初三沖刺階段,為了讓他有足夠的營養,我給他包餃子,做好吃的,專程送到學校。徐相博同學考上了自已理想的興義八中,三年后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東北財經大學,在入學之時,父親病逝,我知道后又幫助他去找民政、團縣委等單位支助,讓他順利的邁進大學的校門。 另一方面,在班內樹立各方面的先進典型,來影響、感化差生,使他們真正體會到老師和同學們對他們的關愛,使他們也積極主動地投身到班集體建設中去。我關愛學生,所以也深受學生的愛戴,因為相互尊重,所以我執教班級的班風良好,多次被評為州、縣、校級“優秀班集體”。
二、勤于練筆,提高能力。
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現代通訊工具給人們的溝通和交流帶來極大的方便,同時也帶來不愛動筆、不愛動口的負面現象。以前,我們習慣于用書信傳遞信息,交流情感;現在,我們更多的依賴短信,QQ聊天、電子郵件,更可悲的是我們漸漸地連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都不會了,而是麻木地盜用他人的語言,復制他人的情感。尤其是節日里祝賀的短信,滿天飛舞的都是重復和雷同的甜言蜜語。從表面上看,互發短信,一鍵傳情,極快地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其實并非如此,枯燥冰冷的電腦字體,哪及得上彰顯個性的手跡;幾十個字的短信怎比得上數張信紙的溫馨美麗?我們慷慨地放棄了一次次向親朋好友傳遞友情、親情、愛情的寫信機會,同時也失去了一次次展示自己文學才華的機會。其實寫一封有感而發的書信不僅是錘煉文字的嘗試,更是在忘懷一切的美妙中感受友情、親情,是一種人生享受。試想你連這難得的練筆機會都放棄了,你還會有為之沖動的動筆可能嗎?一位語文教師只有經常動筆,才能寫出有質量的教學經驗文章,才能輔導自己的學生寫作文,才能真正成為一位優秀的語文教師。
然而,當我們的語文老師通過閱讀、練筆等途徑提高了自己的綜合語文素養后,這僅僅是具備了成為一個研究型語文教師的基本條件。更重要的作為語文教師的專業知識體系。這包括以下很重要的兩方面:
一是 建立起有獨特視野的教育觀、文化觀。也就是說對當前教育、文化現象有自己的一套看法。有自己的見解,不茍同別人的看法。且視野寬闊,關注思索社會和教育世界里人的和非人的、合理的和不合理的種種現象,漸漸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從而帶給學生深刻的影響,提供給學生一個方向性的指示,引導著學生朝著真善美的終極目標發展,幫助學生建立起對于未來的理想和信念。
二是建立富有個性色彩的課堂。一個研究型的語文教師,應該建立富有個性色彩的課堂,這樣的課堂才富有吸引力和生命力,才符合教師的個性發展和生命個體生長的需要。也就是說,通過深入的教育理論學習,通過不斷的教育教學實踐,同時借鑒別人的成功經驗,最終形成自己的一整套個性化教學行為和可操作技術,即自己的課堂文化和教學風格。
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知識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終身學習,終身發展,成了每個現代人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尤其要在學習和發展上下功夫。這樣,我們才能有開闊的文化視野,才能有充分的教育智慧,才能以睿智的眼光、發展的心態去教育培養學生,才能真正給學生有益的教育和影響。同時才能豐富和充實教師自身生命個體的意義和內涵。
三、大量閱讀,靈活機智。
黃庭堅說過:一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唯有大量閱讀,才能使自己思想通達,視野敞亮,才能體味到哲人和大師們著作里宏深的思想,才能完成對人生和生命的思考,全身心地體驗生命的深邃,達到自我心靈的升華。靜下心來讀一些名著,可以讓我們喪失的才情得以恢復;降低的審美趣味重新提高;削弱的文化底蘊再次加強,鈍化的思想觸角重顯敏銳。正如俄國偉大作家高爾基所言:“讀書,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平凡過程,實際上是人的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智慧相結合的過程。”讓我們在與智者的對話中做一位學識廣博,文化氣息豐厚的研究型的語文老師吧。如: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李政道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學家,有一次他到回國講學,就從老莊哲學一路講來,直講到現代物理,可見他古文化底蘊的深厚。制壺界一代宗師顧景舟一生做的陶壺件件都是價值連城的孤品。在談及他所制的茶壺為什么如此不同凡響時,他的一位弟子說師傅深厚的古文功底無人能及,他將古文化融于他的壺中,使每一件作品成了極具文化內涵的藝術精品。
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藝術與教學中各種偶發因素巧妙結合,便會呈現出一種教學機智,而幽默的教學機智往往可以活躍整個課堂。前蘇聯教育家維特洛夫這樣說過:“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例如: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執教《小稻秧脫險記》一課。文中講到雜草被噴霧器大夫用除草劑噴灑過后說:“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了。”有一個學生讀這句話時聲音很響亮,于老師笑了笑說:“要么你的抗藥性強,要么這除草劑是假冒產品,我再給你噴灑點。”同學們都笑了,該同學也會心地耷拉著腦袋有氣無力地讀了起來。我們不難看出,這一招顯然要比直接告訴學生怎么讀要高明得多。
古人就很重視“笑侯”,即引笑時機。因為它是幽默機智是否奏效的關鍵。正如相聲藝術一樣,“包袱”要抖在最關鍵處。在教學中同樣重要,它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同時也讓學生享受到了教學機智的幽默美。另,在教學過程中,瞬息萬變的教學情境,隨時可發的偶發事件,如果教師除了具備豐富的知識外,還必須具有非凡的教學機智,否則就不能正確而迅速地做出判斷并妥善處理。那么,這節課上,也難以真正完成教學任務。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也曾說過:“不論教育者是怎樣地研究教育理論,如果他沒有教育機智,他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教育實踐者……”
例如:我看到有一篇案例中講到:某教師在送課下鄉教《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講到“美女蛇”時,學生故意刁難陌生老師,問世上有沒有美男蛇。引得全班哄堂大笑 。如果,這時候老師沒有課堂機智,不能靈活處理的話,我想這必然會給我們的課堂繪下失敗的一筆。但這位老師在沉思后回答 “這個同學天真好奇,問得有趣;但他問的思路不對,照此下去,可以問,有沒有丑女蛇和丑男蛇呢?要知道,作者的思路是在‘美女’和‘蛇’的對比上,‘美女’是指她迷人的外表,‘蛇’是其害人的本質,‘美女蛇’比喻披著畫皮的壞人……”這樣就因勢利導,把學生的思路拉回正軌,“一箭雙雕”既穩定課堂教學秩序,又指導學生理解了“美女蛇”的寓意。處理得體到位。,體現教師別具匠心的教學機智;另一篇案例中講道:一位女教師在借班上優質課時,由于是夏天,天比較熱,穿得比較露一些,剛進教室就被一位調皮的男學生盯著看,并說:“老師你好性感喲!”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位年青的女教師并沒有慌,也沒有當場批評該男生,而是很委婉地回了一句:“我不姓感,我是姓趙。”這樣處理不但得體,而且機智幽默,還緩和了師生之間的緊張關系。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教學機智,只鐘情那些有準備的頭腦,只鐘情那些博學多才的教師。很難想象,一個孤陋寡聞、學識淺薄的人會產生什么教學機智。因此,要想讓我們的課堂精彩起來,我們就應該首先成為“研究型”教師。努力豐富自己的見聞,增長自己的學識,只有這樣,長年累積,“課堂教學機智”這顆幼苗才會茁壯成長。
四、團結協作,共同探索。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要想提高學校整體教學質量,還需要依賴我們語文教研組全體教師的共同力量。因此,工作中,我不僅重視自己的發展與提高,還以自己的人格、實際的行動影響、感化、指導老師,特別是年青教師,共同走上探索創新之路。在我的帶領下,全組教師積極上進,不斷學習,認真開展教研活動,主動研究、探討、解決教學中出現的新問題。在實踐中,一批年輕教師積極上進,刻苦鉆研,逐漸成長起來,成為了我校乃至全縣教育教學的骨干力量。2008年年青教師黃先奇獲縣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張洪、張龍獲老師州優質課評比一、二等獎;全組教師撰寫的論文獲州級、國家級獎百余篇。全組形成了一股認真鉆研的好風氣,近年來,本組教師參加各類教學比賽獲獎人數漸漸增多,撰寫論文的數量和質量也比以前均有極大進步。
作為全縣的語文學科帶頭人,我也一直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影響周圍的教師,多年來,我在全縣的送課下鄉4次、作文講座3次、教改實驗總結講座1次,2008年還被縣教育局教研室聘為縣教學技能大賽中學語科評審組長,受到老師們的好評,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導年青老師們的教學,促進了我校語文科教學的發展,自身的教改能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五、意志頑強,勇于探究。
蘇軾在《晁錯論》中說過這樣一句著名的話:“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蘇軾說得多么好啊!他把一個能成就事業的人,歸結為應當具有兩種必不可少的素質:一是智力,二是毅力。用現代的時髦話說,前者是智商,后者是情商,而且二者缺一不可。實話實說,在這方面我是有切身體會的。我不聰明(甚至有點愚鈍),但我堅持做到:粗茶淡飯只求飽,早上起來跑一跑,一年到頭洗冷水,一天到晚精神好。其中的跑一跑和一年到頭洗冷水就是有意識地鍛煉自己的堅韌不拔的意志。長期以來,我養成了頑強的拼搏精神,戰勝了許多困難。我體會到:搞教研的過程,猶如魯迅先生所說的是“韌的戰斗”的過程,可以說,其間的情商比智商似乎更可貴、更重要,更能使人取得成功。另外,要堅持勇于實踐和不斷探究的精神。這是做一個研究型的語文教師必須始終要堅持的。不斷投身到語文教學實踐中去,在實踐中堅持不斷探究,其中,最要緊的是十分注意培養自己的“識見”和“識力”。“識見”和“識力”應當成為一個研究型語文教師的一項較高的和較重要的素質。“兩識”對自己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以及確定價值觀具有深遠的影響,它不僅表現在對教材作品、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評價分析上,而且還表現在透視社會人生而表現出某種真知灼見、預見未來潮流、指出教材謬誤、洞察學生潛能等方面。
六、事業為重,無私奉獻。
我愛教育事業,愛學生,也始終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響著學生,我教的班級班風一直是全校最好的。我二十多年來,多次被評為 “師德標兵”;“州、縣先進教師”;“優秀班主任”、“優秀黨員” 、“州優秀兼職教研員”;快速作文“教改實驗”獲州教改實驗二等獎、省教改實驗優秀獎;2000年榮獲國家級優秀教研員;撰寫的教育教學論文有二十余篇獲國家級、省級、州級一、二、三等獎;發表論文 30余篇;指導學生參加各種知識、作文競賽獲國家級一等獎1人次,二等獎1人次,省級一、二、三等獎及以下獎60余人次。在2003年至2005三年的年終考核中,先后三次被評為優秀等級,個人前后受表彰六十余次。
我深知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離不開全體老師的鼎力協助。“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新的時代,面臨新的挑戰,我將戒驕戒躁,再接再厲,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我所鐘愛的教育事業中去。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做有特色的研究型教師,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將是我永遠不變的追求!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給教師帶來一些樂趣,使年年循環的教育教學不致變成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應當走上從事一些研究的這條充滿自信、充滿執著的道路上來”。因為:教而不研則罔,研而不教則空,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其困,研然后知其美。
研究,是教師發展的內在需要,是教師持續進步的必備基礎;
研究,是能使教師真正成為教育行家、培養人類靈魂的貢獻者;
研究,是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切入點,是自身成長孕育的關鍵;
研究,是教師步入一種新的生活境界,能讓教師煥發蓬勃的生命力。
總之,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研究型教師,對我們來說任重而道遠。我也將把參加這次培訓班當作一次提升自己教育教學研究水平的契機,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養,在成為研究型教師的道路上不斷探索。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成為研究型的教師決不是一時一事之功,可以說,強烈的責任感是每一位教師教好書,育好人的前提和基礎。作為一名骨干教師,一名名師培養人,我們應深感使命崇高,任重而道遠。借這次培訓班的東風,在各級領導和專家同仁的指導幫助下,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不斷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素養和專業技術水平,盡早成為一名研究型的教師,為了目標,讓我們同行!成功永遠屬于那些奮斗者和拼搏者。
參考文獻
1、給教師的建議(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學出版社)
2、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教育科學)
3、陶行知文集
4、語文閱讀教學藝術50講(余映潮)
5、魏書生教學經驗匯編(魏書生)
6、蘇霍姆林斯基給老師的一百條建議(電子書)
7、朱自清《經典常談》
8、于漪文集專輯六卷(于漪)
9、張中行作文雜談
10、宗白華《美學散步》電子書下載
11、我的教育理想(朱永新,南京師大)
12、教育的理想與信念(肖川,岳麓書社
[全力做研究型的語文老師(人教版必修)]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