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本紀(蘇教版高二選修教案設計)

發布時間:2016-5-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   學   過   程知識鏈接1.關于本紀:《史記》是我國歷史學上一個劃時代的標志,是一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偉大著作,是司馬遷對我國民族文化特別是歷史學方面的極其寶貴的貢獻。全書包括本紀、表、書、世家和列傳,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本紀”記帝王之事,敘述歷代最高統治者的政跡,一般采用編年的寫法,共十二篇;“表”是各個歷史時期的大事記,是全書敘事的聯絡和補充;“書”分別敘述天文、歷法、水利、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的發展和現狀;“世家”主要敘述貴族侯王的歷史;“列傳”主要是各種不同類型、不同階層、不同職業人物的傳記,其中還記述了國外和國內少數發展的發展歷史。2.關于高祖:(1)漢高祖劉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沛郡豐邑(現在中國東南部江蘇豐縣)人,字季,有的說小名劉季。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在秦末農民戰爭中因為被項羽立為漢王,所以在戰勝項羽建國時,國號定為“漢”。 劉邦本來是一介平民布衣,也不甚精通 文武韜略。  和項羽作戰, 連遭72次慘敗。  但終于因垓下一戰而成為中國第一代平民皇帝。(2)指名學生說說《鴻門宴》中劉邦的形象。(3)《太史公自序》說:“子羽暴虐,漢行功德;憤發蜀漢,還定三秦;誅籍業帝,天下惟寧;改制易俗,作《高祖本紀》第八。”根據這個精神,司馬遷在《高祖本紀》中記述了劉邦推翻秦朝、戰勝項羽、建立漢朝的全部過程,肯定了西漢這位開國皇帝統一天下的歷史作用。學習過程一. 讀準字音。劉媼(     )  大澤之陂(    )  須髯(    ) 貰酒(    ) 每酤(      )酒讎(     )    折券(     )乃紿為謁(     )  酈食其(     )(      )       屬吏(     ) 徇 (     )  軹道(      ) 跂而望歸(    )  轘 轅(      ) (    ) 垓下(     )    氾水(     )   玉卮(     ) 秦 人 憙(      ) 繇(     ) 狎侮(    )   啖以利 (     )    踞床(      )二.熟悉情節,疏通課文。1.紀傳體是以寫人物為中心的,給一個人物寫傳記該寫哪些內容?2.節選部分記敘了劉邦哪些主要事件?(分組討論、概括)(1)自己概括,小組討論。(2)依次指名概括各個部分的內容。(泛讀)3.請同學介紹劉邦,要求把籍貫,出生,家庭,一生中的主要事件等都介紹進去。4.總結三個部分的內容。第一部分(1-4): 第二部分(5-17):第三部分(18-20):三. 研讀一至四段。1.重點字詞左股:古義:        今義: 家人生產作業:古義:        今義:             古義:            今義:     見其上常有龍,怪之: 酒讎數倍: 兩家常折券棄責: 坐之堂下: 酒闌,呂公因目故留高祖: 2.翻譯重要句子。(1) 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2) 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3) 單父人呂公善沛令,避仇從之客,因家沛焉。(4)公始常欲奇此女,與貴人。(5)呂公女乃呂后也,生孝惠帝、魯元公主。3.思考討論:(1)這一部分寫了哪些情節?說明劉邦是什么樣的人?為什么要這樣寫? (2)作者是如何刻畫劉邦的?             四. 小結五. 反思六.當堂檢測。1.選出注音有錯的一組(   )A. 大澤之陂( bēi )   須髯(rán)     貰酒(shì )  B.屬吏(zhǔ )    徇( xùn)      軹道(zhǐ )C  酒讎(chòu )   折券(juàn )   踞床( jǜ   )                          D. 垓下( gāi  )  氾水(fàn   )   玉卮( zhī  )     2.指出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   )(1)兩家常折券棄責        ( 2)高祖常繇咸陽 (3)遂坐上做坐,無所詘    (4)坐之堂下 3..加粗的詞解釋有錯的一組(   )。A貰酒( 賒欠 )歲竟( 終了,完畢)   B 每酤( 售 )  狎侮(戲弄耍笑 )C縱觀(任人觀看 ) 素易(改變)屬吏  D   紿(  欺騙 ) 息女(  生  )4..翻譯句子單父人呂公善沛令,避仇從之客,因家沛焉。5.這一部分寫了哪些情節?說明劉邦是什么樣的人? 備   課   筆   記

備課時間:20 09  年  11 月 13  日                          總備課第        課時

專題 《史記》選讀 教學內容 《高祖本紀》 需課時:  3   課時

第  2 課時  課型教讀課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1.分析人物形象,初步理解《史記》“不虛美、不隱惡”的史家實錄精神。 2.分析人物刻畫的藝術特色,理解對比法、互見法塑造人物形象、記述史實的方法與作用。 3. 積累文言知識2.過程與方法:朗讀、默讀--圈點勾畫--討論交流--展示反饋3.情感與價值觀:學習劉邦中用人才、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雄才大略、善于審時度勢等性格特點,提高自己的處世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教學目標1、3       難點:1、2

教學方法 朗讀、默讀--圈點勾畫--討論交流--展示反饋 教學輔助手段

教   學   過   程知識鏈接1.“互見法”為突出某一歷史人物的基本傾向和主要性格特征,《史記》常用“互見法”。所謂“互見法”就是關于某一歷史人物的部分材料,不放在本傳中去寫,而是移植到其他相關的人物傳記中,其主要目的是從對某一歷史人物的基本認識出發,將材料有意識地加以安排和剪裁,以使他們服從于對某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司馬遷在很多地方采用了這種方法,有的還注明“其事在《商君》語中”、“語在《晉》事中”、“語在《淮陰侯》中”、“語在《田完世家》中”等等。《高祖本紀》凡屬滅項興劉的大事,凡屬表現其成功及其性格特征的文獻資料,事無巨細悉入紀中。凡涉及“敘漢非”的地方,則用“互見法”,或刪繁就簡,只敘事件輪廓,或略而不述,放在他人傳中。這樣既做到保持本篇文章自身的勻稱,又不至于和有關系的其它篇章重復,同時又突出了劉邦這位中心人物學習過程一. 概述第二部分故事情節。二. 整體感知第二部分內容。這一部分寫劉邦入關滅秦、打敗項羽、建立帝業的過程。從歷史發展過程的特點看,這一部分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三. 研讀第一階段:西進入關。1. 自讀第一階段,熟悉內容。2. 圈點勾畫文中文言現象。完成梳理。(1) 詞類活用:沛公引兵西: 南攻穎陽,圖之。 降章邯,諸侯皆附。 欲約分王關中。 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 還軍霸上。 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 (2) 古今異義吾視沛公大人長者 古義:                今義: 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古義:  今義: 且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古義: 今義: (3) 重要詞語。昌邑未拔(        )  沛公方踞床(        )  斬以徇(       )攝衣謝之,延上坐(     ) 啖以利(        )益張疑兵旗幟(    )因張良遂略韓地轘轅(     )    乃以秦王屬吏(     )     饗軍士(     )(4) 通假字(寫出本字并解釋)掠鹵:                   解:  案堵:                   憙: (5) 翻譯重點句子諸將過此者多, 吾視沛公大人長者乃以酈食其為廣野君,酈商為將,將陳留兵,與偕攻開封,開封未拔.始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且人已服降,又殺之,不祥。且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又與秦軍戰于藍田南 3. 討論思考:這一階段所選情節分別表現劉邦怎樣的性格?作者是如何刻畫的? 結合情節分析。 四  研讀第二階段:1.自讀第二階段,熟悉內容            2. 圈點勾畫文中文言現象。完成梳理(1)詞類活用: 會項伯欲活張良            沛公從百余騎           沛公然其計            夜往見良                 諸將及士卒多道亡歸       沛公兵遂先諸侯至霸上    項羽遂西            都彭城            深塹而守之 (2) 通假字(寫出本字并解釋)無內諸侯軍……距之    乃詳尊懷王為義帝   不如決策東鄉(3)一詞多義(A)呂公者,好相人               (         )      無如季相                        (         ) (B)劉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       )      呂公因目固留高祖            (       ) (C)沛公以樊噲、張良故,得解歸   (       )      項羽解而東歸                        (       )(D) 高祖因狎侮諸客           (       )            因與俱攻秦軍                (       )            因張良遂略韓地轘轅    (       )       (E)乃以秦王屬吏                  (        )            二世使使者斬以徇            (        )           沛公以樊噲、張良故,得解(   ,    )           啖以利                            (         )           可以有大功                      (         )           始大人常以臣無賴              (         )     (4) 翻譯重點句子楚與諸侯之慕從者數萬人 項羽王諸將之有功者 。懷王者,吾家項梁所立耳 。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約?3討論思考: 這一階段主要運用什么手法刻畫人物的?結合情節加以分析. 五 小結六 反思七 當堂檢測.1.  解釋多義 詞。(1)因重敬之,引入坐             (      )     沛公引兵西                      (      ) (2)去輒燒絕棧道                    (      )     有功者輒裂地而封為王侯       (      ) (3)然恐,不敢不服耳           (      )     不然,籍何以生此             (      )     喟然太息曰                      (     ) 2.下列句子的句式與例句相同的一句是(C)例句:楚與諸侯之慕從者數萬人 A懷王者,吾家項梁所立耳 。B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約?C項羽王諸將之有功者 。    D有功者輒裂地而封為王侯3、翻譯下列句子。   項羽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 譯文:4.文中多處運用對比手法刻畫人物現象,找出兩處對比。  

備   課   筆   記

備課時間:20   09  年 11  月 13  日                          總備課第        課時

專題 《史記》選讀 教學內容 《高祖本紀》 需課時: 3    課時

第  3 課時  課型教讀課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1.分析人物形象,初步理解《史記》“不虛美、不隱惡”的史家實錄精神。 2.分析人物刻畫的藝術特色,理解對比法、互見法塑造人物形象、記述史實的方法與作用。 3. 積累文言知識2.過程與方法:朗讀、默讀--圈點勾畫--討論交流--展示反饋3.情感與價值觀:學習劉邦中用人才、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雄才大略、善于審時度勢等性格特點,提高自己的處世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教學目標1、3       難點:1、2

教學方法 朗讀、默讀--圈點勾畫--討論交流--展示反饋 教學輔助手段

教   學   過   程知識鏈接“不虛美,不隱惡”的史家傳統班固說:自劉向、揚雄博極群書,皆稱遷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司馬遷生活在漢武帝的晚年,那正是一個酷吏橫行、殘酷迫害、羅織罪名、嚴刑苛法統治的社會,司馬遷以“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的史家實錄精神創作《史記》;沒有一味褒揚,也沒有一味貶抑;司馬遷秉筆直書劉邦的種種劣跡,這需要多么大的勇氣!在司馬遷筆下,劉邦是一個“人”,他有遠大的戰略眼光和處理問題的才干;但也有奸詐圓滑、不講信義的性格毛病。這種堅持真理的求實精神,是最寶貴的史學傳統,也是我們今天所要繼承和弘揚的。學習過程一. 研讀第三階段。1.自讀第三階段,熟悉內容。2.圈點勾畫文中文言現象。完成梳理(1)解釋重點詞:大王起微細             (            ) 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陽     (       )有功者害之       (        )    臣等以死守之(     )給饋餉(         )連百萬之軍       (       )    高祖欲長都洛陽(       )(2)翻譯重點句子: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此其所以為我擒也。3. 思考討論: 這一階段,寫了哪些情節?從劉邦稱帝后總結他成功的經驗,說明他是怎樣一個人?   二. 研讀第三部分。1.自讀第三部分,熟悉內容。2.圈點勾畫文中文言現象。完成梳理(1)解釋重點詞:始大人常以臣無賴    古義:           今義:  大王起微細             (           )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縱酒,發沛中兒得百二十人 (              )游子悲故鄉    (          )父兄不能給     (          )張飲三日       (          )道舊故為笑樂    (         )(2)翻譯重點句子:今某之業所就孰與仲多?且朕自沛公以誅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為朕湯沐邑,復其民,世世無有所與。四月甲辰,高祖崩長樂宮。3. 思考討論:這一部分寫了哪些情節?表現人物怎樣的個性? 三..回顧全文,歸納 人物形象     劉邦是司馬遷筆下最生動、最豐滿、最有個性的人物形象之一。結合情節,分析并概括人物特點 。       四。 總結本文如何刻畫劉邦這個人物形象的?討論明確 五 反思六. 當堂檢測.. 1、對下面句中加點的字解釋錯誤的一組是:       A、常從王媼、武負貰酒             貰:租賃,賒欠  B、于是沛公起,攝衣謝之           攝:整理       C、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           饗:用酒食款待人       D、倉粟多,非乏,不欲費人         費:浪費2、下面加點的字沒有詞類活用的一組是:       A、沛公欲王關中,令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   B、漢王引諸侯兵北            C、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     D、高祖欲長都洛陽      3、下面各句中虛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避仇從之客,因家沛焉             踐華為城,因河為池    B無內諸侯軍,稍征關中兵以自益     木欣欣以向榮 C乃詳尊懷王為義帝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 D沛公然其計,從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4、下列句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 不事家人生產作業             事:從事     B. 歲竟,此兩家常折券棄責       竟:盡,終了 C. 單父人呂公善沛令             善:交好 D. 呂公者,好相人               好相人:喜歡結交別人 5.翻譯句子。(1) 次三子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2)沛父兄固請,乃并復豐,比沛。6.你認為劉邦是一個怎樣的人?用幾個詞語概括。7、默寫《大風歌》

 

[高祖本紀(蘇教版高二選修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1.《高祖本紀》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2.高祖本紀的讀后感

3.高中化學選修5《鹵代烴》教案設計

4.高二《勸學》教案設計

5.高中化學選修5《苯 芳香烴》教案設計

6.高中化學選修5《脂肪烴》教案設計

7.高二物理選修3-1試題答案

8.高二選修1物理第四章單元測試題

9.高二選修《唐詩宋詞選讀》練習題

10.化學選修5《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特點》教案設計

久久免费视频关看,两性色福利午夜视频免费,久久久免费Av电影,久久依然免费视频了
中文字幕国产视频 |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多 | 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欧美 | 亚洲日韩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 黑色丝袜脚足国产在线看非洲 | 日本精品AⅤ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