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色龍》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人物語言、心理、神態(tài)描寫把握人物形象并體會小說主題。
過程與方法:
理解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體會語言描寫、細節(jié)描寫等在小說中的作用;領會小說的諷刺藝術。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認識沙皇專制統治的腐朽黑暗,樹立正直、表里如一的做人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小說用個性化人物語言刻畫奧楚蔑洛夫欺下媚上、見風使舵的性格特征。
2、理解奧楚蔑洛夫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社會意義。
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喜歡不喜歡看中央電視臺的《動物世界》節(jié)目啊?下面請同學們來看一段《動物世界》節(jié)目曾經播出過的介紹蜥蜴這種動物的錄像片。”在播放介紹蜥蜴這種動物的錄像片后引導:“錄像中的蜥蜴叫什么名字?變色龍給同學們留下的最深刻、最有趣的印象是什么?”“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契訶夫的《變色龍》,想一想,根據您對小說情節(jié)和人物的理解,重新給本文擬一個題目。”
學生發(fā)言,教師點撥。
二、理解小說結構,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探尋小說主題
1、師:既然小說寫的是人,大家的發(fā)言不約而同地提到了警官,可見奧楚蔑洛夫警官是這篇文章的主人公。大家擬的標題都對,那么作者為什么要以“變色龍”為題呢?
學生發(fā)言,教師點撥。
2、師:很好!剛才大家發(fā)言用詞雖然不同,但都抓住了警官奧楚蔑洛夫的一個顯著特點--變(板書:變),下面請大家迅速瀏覽一下課文,看看奧楚蔑洛夫一共變了幾次?并且用簡要的話概括一下這幾次變化?
出示多媒體課件,學生填表。
3、師:同是一條狗,三次說是野狗,三次卻說是名貴的狗。課文就是在警官奧楚蔑洛夫對狗的態(tài)度變化中,展現了主人公的一大特點--變。這種變來變去的作風叫什么?
學生思考發(fā)言,老師點撥總結
4、師:大家的發(fā)言可以概括為三種情況:第一種是用褒義詞概括,第二種是用中性詞概括,第三種是用貶義詞來概括。對奧楚蔑洛夫這樣的人物應該使用哪種感情色彩的詞語呢?
(板書:看風使舵)
5、師:很好。大家抓住了課文主人公--奧楚蔑洛夫警官人物性格的特點,擬出的標題基本正確,可見大家對課文已有了比較不錯的認識。然后又討論了課文為什么要以“變色龍”為題?討論后,我們又用簡練的語言概括了奧楚蔑洛夫的特點,并且用一個“變”字,用“看風使舵”這個成語概括了警官奧楚蔑洛夫的性格特點。下面大家進一步想一想,除了“變”這個特點外,奧楚蔑洛夫有沒有始終不變的思想或行為?
(板書:不變)
學生思考發(fā)言,老師點撥
6、師:大家分析得很好!抓住了問題的本質:奧楚蔑洛夫警官對待窮人欺壓,對待富人奉承、獻媚。他這樣變來變去始終為的是自己,對自己怎么有利就怎么變。概括說就是變化無常。通過剛才的分析,我們還知道奧楚蔑洛夫警官行為不變的是:對待有權有錢的人、對待他的上級奉迎,俗話說就是拍馬屁;對待地位低的人,則是欺壓,這一點始終沒變。奧楚蔑洛夫警官始終沒變的,我們用四個字概括就是媚上欺下。(板書:媚上欺下)這就是奧楚蔑洛夫整個人的特點。我們學習這課書就是要研究、讀懂這個人物的特點。大家一定要抓住他“變”和“不變”這兩個方面來理解這個人物。這是篇小說,小說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的,讀小說一定要把人物搞懂。在這篇課文臨結束時,普洛訶爾喊一聲那條狗的名字,帶著它從木柴廠走了。那群人就對著赫留金哈哈大笑。請問這群人笑什么呢?為什么笑?笑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學生思考發(fā)言,老師點撥
7師:你們的意思是說在當時沙皇俄國統治的社會里,窮人還不如闊人家的狗,也就是說窮人不如富家犬(板書:窮人不如富家犬)。這條狗為什么受到贊揚呢?只是因為它是將軍哥哥家的。我們可以這樣想,將軍當了將軍,將軍的哥哥也就值錢了;將軍的哥哥值錢了,所以將軍哥哥家的狗也就值錢了。這就叫做一人得勢,雞犬升天。(板書:一人得勢,雞犬升天)我們來總結一下,人們一笑赫留金的愿望未實現,反而向反方向發(fā)展;二笑奧楚蔑洛夫警官看風使舵,媚上欺下;三笑窮人不如富家犬;四笑一人得勢,雞犬升天。最后這兩點是這篇課文所要告訴人們的深刻的思想內容。
8、師:你們看,狗走了,奧楚蔑洛夫也走了,從他對將軍家的狗的態(tài)度中,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說,奧楚蔑洛夫也是一條狗,一條走狗,同學們想一想,他是誰的走狗?是什么樣的走狗?哪位同學能給這條狗加上適當的修飾語?
學生活動交流、發(fā)言,老師點撥。(狗的形象可以說在這篇文章里交相輝映,先前一段寫狗的文字大家讀讀。)
9、師:多么具有諷刺意味啊,其實契訶夫哪才諷刺這一個人啊,你們看,赫留金這個人物你們覺得怎么樣?他粗鄙庸俗,想借小狗咬了手指頭,趁機撈一把。為了這個卑鄙的目的,同時也是由于小市民的軟弱本性,他對沙皇的警官畢恭畢敬,甚至曲意奉承(“他老人家是個明白人,看得出來到底誰在胡說……”),還打出了“兄弟當憲兵”這張牌。可是隨著“形勢”的發(fā)展,他發(fā)現力量不在他一邊,便縮了回去。甚至當奧楚蔑洛夫罵他“豬玀”、“混蛋”時,他也不曾吭一聲。他身上的奴性是很明顯的。還有旁邊的那一群觀眾,你們又覺得他們怎么樣?他們同樣也是一些庸俗的小市民,具有愚昧、軟弱、迎合強者,隨風倒的特點。甚至作者將他們刻畫成了從外表到內心都十分丑陋的人。
10、師:這些人人性的異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這是一個怎樣的社會?不是一個講法律的社會嗎?法律在文中可是多出出現啊,能結合課文談談這是為什么嗎?
學生思考發(fā)言,老師點撥
三、小結
師:腐朽、黑暗、冷漠、無望的社會,造就了一群異化的人,與其說作者在諷刺這群人,那還不如說是在詛咒這個社會!讀了這篇文章我用一句話對其理解:一個荒唐的年代,一個善變的警官,一個卑劣的受害者,一群無聊的人,還有一條無辜的小狗,給我們上演了一段可笑而又使人壓抑的故事。同學們,契訶夫用漫畫式的寫法塑造了鮮活的“變色龍”形象,讓不得不我們驚嘆大師創(chuàng)作的精妙。精短的篇幅中蘊涵著深刻的思想和藝術內涵,值得我們仔細品味。反觀現實,我們的周圍“變色龍”少嗎?類似善變的后果則會是人性的扭曲,人格的喪失,人際交往的荒漠,所以真誠、友善才應是我們處事待人的追求。讓我們工整地寫就“人”字的一撇一捺。
四、板書設計
變色龍
契訶夫
羅乾
[《變色龍》教案(人教版九年級必修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1.《變色龍》教案
4.學生教案變色龍
5.人教版變色龍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