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乳山市海陽所中學 賈巖芳
課堂上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是我的最愛,愛那份純潔,愛那份自然。看著一個個洋溢青春的稚嫩臉龐,心中涌動的是幸福的潮水。我的這幫孩子聽話、懂事,因為他們已經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他們才讓我的愛心泛濫。他們性格中的閃光點不一定都是與生俱來的,這里面離不開父母、老師的精心呵護。要想孩子由小樹苗長成參天大樹,施肥、澆水必不可少,當然更需要一種堅持,你能夠堅持住培養他們,他們一定可以茁壯成長,一定可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定會讓你享受到寓教于樂的真實快感。從這幫孩子身上我曾經在尋找著,在實踐著,幸運的是現在我在收獲著。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開學初我做過一個調查,看看孩子們讀了哪些小說名著,當全班只有兩三個小手底氣不足地舉起來時,這遠比我想象得還要糟糕。難怪我說到一些知名的作家時,他們的眼神里是茫然無知的光芒。不讀書的孩子只會越來越膚淺,越來越簡單。我需要尋找更有效的方法,讓孩子們愛上讀書,愛上閱讀,更愛上語文課。我對他們講過一些“開卷有益”的大道理,但實踐起來還是有難度,因為他們來不了興趣,我的一切苦心也只是會枉然。怎么辦?怎么辦?如何讓孩子們遠離日益喧囂的浮躁社會,靜下心來手捧書本而能夠物我兩忘地讀書?如何讓孩子們在茶余飯后把讀書變成一種習慣?如何讓孩子們在書海中可以找到屬于他們自己的世界?我一直在思索著。思索中想起了那個有關番茄的傳說,相傳番茄原是一種生長在墨西哥森林里的野生漿果,當地人把它當作有毒的果子,無人敢吃。一直到了十七世紀,有一位法國畫家面對番茄這樣美麗可愛而“有毒”的漿果,實在抵擋不住它的誘惑,于是冒著生命危險吃了一個,結果他居然沒死!不久,番茄無毒的新聞震動了西方,并迅速傳遍了世界。
今天我們可以吃到番茄看來要感謝那位抵不住誘惑的畫家,由此我想如果在閱讀中我們也設計幾個誘人的情節,也擺放幾個誘人的番茄,是不是就會收獲意外呢?我想閱讀也需要一點誘惑。
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曾看到這樣一段話:“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誘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強迫他。”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是需要誘惑的。人最難抗拒的就是“誘惑”,最討厭的是“強迫”,大人和孩子都一樣,那就誘惑他們吧。
一、用生動的故事“誘惑”學生閱讀
別看孩子們平時上課一個個蔫頭耷腦的,一聽到老師要講故事,頓時精神抖擻,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聽為快。這個時候老師抓住時機聲情并茂地講述,孩子們定會被生動的故事情節早已把孩子們帶入了一個或有趣,或驚險,或奇特,或令人感動、懸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吸引了他們的目光,揪住了他們的耳朵,這就是成功的第一步,然后在孩子們津津垂聽而不知黑夜白晝時,老師戛然收聲并問孩子:故事好聽嗎?后面的內容可精彩了,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去看看原文吧!此時,教師可以不失時機地向學生推薦出相關的讀物,無形中還給孩子的閱讀指明了方向。
二、 用真誠的贊美“誘惑”學生閱讀
課外閱讀豐富的學生課堂上會很自然地流露出自信和灑脫,我只要發現小小的苗頭,就馬上把它們煽成大火,好讓這大火可以燃起孩子們讀書的欲望。一次練習課,我讀到毛主席的兩句詩: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杰怕熊羆。一時疏忽了“羆”的讀音,對此我一般會很坦誠地承認我不認識這個字,學生們也不會因為一個字而質疑老師的能力。意外的是一學生舉手發言,告訴我以及全班學生“羆”的讀音和意思。這位學生平時是個愛讀書的主兒,私下和我關系也很親密,經常要求我推薦書給他讀,看來關鍵時候還是閱讀幫了他的忙,當時整個教室都是鴉雀無聲,學生們看看我,又看看他,看我驚訝的表情,看他自信的神情,毋庸置疑的是看他的眼睛里多了些許羨慕。我立馬把驚訝的表情做大,用真誠的語言贊美他,并不失時機地大肆渲染他的閱讀經歷,言語中肯定了閱讀的魅力,更堅定了閱讀的好處,學生們目光中有些光彩在閃動,他們也渴望諸多優美的詞匯會變成鮮花和掌聲朝自己涌來。我得意我的“攻心計”得逞。
孩子終歸是孩子,他們單純、可愛,給他們鋪設芳香誘人的小路,他們一定愿意親手去采摘甘甜的果實。老師只要耐心加上恒心地看護著他們,相信他們一定可以養成愛讀書的習慣,并且讓這樣的習慣成為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必然會達到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的境界。之后的幾個月里教室的閱讀書柜里的圖書一到周末那是搶購一空呀!
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
“胸中有丘壑”才會構建思想的堡壘,胸無點墨言語談吐都會讓你的想象大打折扣。孩子們的閱讀興趣濃了,寫作的興趣則必然會水到渠成。我希望學生的作文擺脫平淡質樸的田園風格,取而代之的是光鮮靚麗的現代自然風。鄉村孩子的作文太缺乏美感,優美的詞匯少,精彩生動的構思少,靈活多變的風格少,面對枯燥無味的作文你會特別渴望一篇美文能夠立刻出現在你眼前,讓美麗入駐作文中是不是就能燃燒起寫作的熊熊欲望?我想是的,我希望學生可以做到“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
一、 美麗徜徉在文章中
第一、讓學生推薦優美的篇章,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從中找尋美麗的蹤跡,并學會用美麗裝飾樸素的作文。我把電子郵箱給他們,歡迎他們隨時登陸。之后我每天一定要打開郵箱,看看更新后的內容。孩子們很給力,幾乎每天都會有他們推薦的美文。雖然推薦的層次不一,但這份熱情卻不可抵擋,更不可忽視。我把這些文章一一閱讀之后,整理分類,選出新穎別致有代表性的文章,把它們印發出來,署上推薦者的名字。第一批美文發下去之后,學生看到自己的名字也赫然紙上,心中的驛動之情難以言表。我知道他們的情緒已經被調動起來了,我應該設計下一步該走的路線。
第二、讓學生品讀美文中的精髓,反復吟詠文章中的美麗詞語,學會欣賞美麗的影子。懂得欣賞才知道什么是美麗。一篇文章可以讓我們重溫曾經的美好,一個精彩的橋段可以讓我們銘記曾經的感動。如果讓學生在文章的文字中找到引發情感共鳴的東西,那么讓學生記住情節或者生動的詞語應該就不是難點。《父親的眼神》中我們記住了“一個背影,讓朱自清潸然淚下;一個眼神,讓我終生悚然汗下。”余秋雨《道士塔》中我們記住了一個民族的心酸歷程,我們記住了在西方一個蒼老的民族的心在滴血。我讓學生們學會欣賞,學會記憶。一段時間后效果顯著。學生作文中會經常冒出他曾經品味并愿意去記憶的某個詞匯。
“開到荼蘼花事了”著名作家亦舒曾引用這句話,學生婷很有興趣地上網搜尋了一下資料,明白了“荼靡花開”的含義是指青春已成過去。于是她在作文中這樣寫道:時光如梭,不忍停歇,我們不再對往事耿耿于懷,莫蹉跎歲月,任荼靡綻放,空留遺憾。
很成熟的筆法,我讀了,也收獲了知識,原來荼靡還可以這樣用,真是一個亮點。
第三、讓學生仿寫優秀的文章,不一定神似,但可以形似。朱自清《背影》中我們記住了一個艱難的背影,一個沉重的背影,也記住了“攀”、“縮”、“微傾”等一連串的動詞。這是一篇經典的文章,經典的東西我們可以讓它經久地傳承下去,所以我給學生出示了一個作文題目《 的背影》,要求他們作文中必須用到一系列的動詞,表現人物的背影。
學生雪《媽媽的背影》中寫道:我悠閑地走著,這時,前面的一個背影映入了我的眼簾,永遠是那件方格的短衣,黑色的褲子,長長的頭發盤在腦后,黑黑的頭發中依稀可見白發,在陽光下顯得異常得刺眼。那不是母親嗎?只見她手提著一籃紅薯,……母親笑容彌漫,把整個籃子端了過去,由于貨車很高,母親把籃子舉起來,然后用手托起籃子的底部,雙腳踮起,費力地把籃子遞了過去,豆大的汗珠一顆顆滴落下來,也滴在了我的心上,……
在我批閱的作文中一個個感人的背影映入我的眼簾,我感動著,欣喜著。
二、美麗綻放在修改的作文中
作文會寫是一種能力,作文會改更是一種提高。讓學生快意于修改作文也是非常重要的。每次設置一個作文題目,我很少給學生暗示,讓他們自己去揣摩題目中蘊含的所有信息,自己去確定作文應該如何寫。寫完之后我瀏覽他們的作文,從中找出作文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然后找一篇優秀范文,讓學生欣賞,讓他們明白自己作文中的弊端,最后讓他們針對性的修改作文。相隔幾天之后我再出示一個很類似的作文題目,學生有了上次修改的經驗,加上范文的效應,再寫出來的文章問題自然而然地減少。寫作的目的是讓學生累積更多的寫作經驗,在經驗的沉淀中提高寫作水平。修改作文時他們有了方向,有了目標,不會再漫無目的,不會再心中迷霧層層,明亮的一片天讓他們也感到清新爽朗。但是這樣的方法也不能經常運用,頂多用在作文有難度的時候。因為孩子們天性使然,用得遍數多了,他們會有依賴感,會放棄原有的認真思考的寫作過程。最重要的還是讓他們真正學會在題目中找出相關寫作信息,避免在作文中犯嚴重的問題。
《那一次,我真后悔》中琳原文開頭這樣寫道:那一次,我真得很后悔,對于一個天真的山妹子說了那么傷人的話,我真后悔。
改文這樣開頭:窗外燦爛的陽光照進屋內,勾起了我綿綿的思緒,難忘那一次,我對一個天真善良的山妹子的傷害,此時此刻,心中涌動著萬般的悔恨。
改文中的開頭是她和同桌共同修改出來的,我在全班進行了對照閱讀,很明顯改文的開頭更美麗,更有深意。
每次我都拿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用心修改作文,會改才就會寫,當我的堅持變成一種習慣時,修改作文也逐漸演變成了學生的一種習慣。
就這樣我見證了孩子們的成長,見證了他們習慣的養成。現在走進課堂我們互動的環節會更多,他們可愛,他們陽光,他們理解你。為什么會有如此境界?答案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習慣已養成” 。 以后的時光里我愿意做一個忠實的旁觀者,看他們一步步接近自己的夢想,看他們一步步讓自己的天空湛藍無比。我有了小小的滿足,但未來的路依然漫長,我知道他們和我都在努力著,努力讓自己的世界多一些飛舞的蝴蝶,不但可以看到美麗,還可以營造美麗的意境。
作者郵箱: mingqing718@163.com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習慣已養成(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0.關于養成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