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讓我給你留作業
最后一分鐘布置作業,這是我多年來的老習慣。別說學生煩,我都煩了!我決定改變這個老習慣
“今天,老師不給同學們留作業,但要求每位同學圍繞今天所學的敬業與樂業給老師留一道作業題。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評選出你們組內最難的、最有特色的作業題留給老師。讓老師也嘗嘗做作業的滋味。記住,答案不許有錯,要自己留好哦!”學生們一片歡呼。
課下,學生們對這一課中的重點難點表現出了從未有過的熱情。他們通過各種渠道積極查閱資料,鉆研思考,相互磋商,幾乎每人都為我準備了一道高難度的作業題。課代表第一時間交上了六個小組的代表題目,并且沖我做了個鬼臉。
又上課了,學生們幾乎異口同聲地說:“老師,作業完成了嗎?”好像要為以前的不公正“作業待遇”報仇似的。“做完了,可是不知道做的和不和你們的要求,請同學們給老師訂正好不好?”“好”,又是一片歡呼。第一個問題:我們應該怎樣理解文中的“業”和“敬業”精神?我的回答是:“業”就是職業,我們應該具備一種熱愛自己職業的精神。下面一片偷笑,“怎么,不正確?”“嗯”,“我來補充,我來補充……”同學們踴躍發言,課堂上沸騰了。接下來第二題、第三題……“第四題老師做錯了!”“對不起,老師真的回答不上來,我們請命題人給我們講解吧。”大家立刻轉向命題人,并報以熱烈的掌聲。待那位同學講完后,我追問道:“大家分析他的答案完整嗎?”于是,學生沒有開始了熱烈的討論。我因勢利導,啟發大家。結果,學生們提出了一些令我意想不到的、頗具特色的見解,命題人也予以認可,我也從中大大受益。真是教學相長!
“其他兩個問題還需要老師做嗎?”
“不需要了”
“我們都會了”
學生們恍然大悟,明白了讓他們給我留作業的意圖,。個個臉上流露出了喜悅……
又是最后一分鐘。我剛一開口:“今天課下……”“我們給您留作業!”又是一片雀躍。教室內洋溢著歡快的氣氛,個個摩拳擦掌,都希望下次自己的作業被小組內選中。
課上完了,由這節課引發的思考使我久久不能平靜。傳統的作業完成過程是學生被動接受的過程,他們不能自主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不能實現學生間和師生間的合作和互動,無形中降低了學生的作業興趣,泯滅了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實施新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也要關注作業布置方式的改革,將學生從大量繁瑣、重復、“一刀切”式的作業中解放出來,使學生完成作業的過程成為促進其自身發展的過程,并讓他們從中體驗到做作業的快樂!
張寧
[老師我也給你留作業 作品賞析(人教版)]相關文章:
1.美文加作品賞析
2.書墨留韻,香流年
4.我也追星手抄報
6.一縷余香為己留
8.留青竹刻閱讀答案
9.《柳毅傳》原文翻譯及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