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目標:通過分析意象,人物形象,把握詩人內心對大堰河深深懷念和真摯的愛。
教學重點:意象分析。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對大堰河深深懷念和真摯的愛。
教學方法:朗讀--鑒賞-續寫。
教學步驟:
一 導入
1910年,一個年輕人站在陰冷,潮濕的監獄里,窗外是漫天的大雪,他透過監獄那扇小小的窗,想起了一個連名字都沒有的普通農婦,他的保姆--大堰河,不由揮筆寫下了這首蘊含濃濃深情的詩歌。這位年輕人就是我國著名詩人艾青,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聽聽詩人艾青是怎樣講述自己的保姆大堰河的呢?
二 朗讀分析
課前,你們已經熟讀了這首詩,并做了一定預習,那么我們今天首先來看前三節。請一位同學把這三節有感情地朗讀一遍,其余的同學邊聽邊注意體會文中的情感?
好,這里詩人為什么會想到自己的保姆大堰河呢?這里我想大家介紹一下艾青的身世,艾青出生時母親難產,一位算命先生說她會命中克雙親,因此被送到了貧困的大堰河家撫養,五歲時才被領回家中讀書,但他依然受冷遇,所以艾青對給了他無限母愛的大堰河充滿深情。
問 :那么 詩人為什么會由雪想到大堰河呢 ?請結合雪的特點和其象征意義 以及詩人的寫作背景
明確:雪是潔白無暇的象征著大堰河純潔無私的內心世界,“ 我是地主的兒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長大的大堰河的兒子” 。 雪是寒冷的,我們知道被父母遺棄的艾青只有在大堰河家才感到溫暖 而人在寒冷孤獨時,本能的希望得到撫慰,得到溫存, 希望回到親人身邊,而大堰河已經永遠離開了我 , 可見我對大堰河深深的懷念之情。可見大堰河是一個純潔的普通農婦。
問:雪在這里渲染了寒氣逼人的氛圍,而下面一系列的意象又被放在這種冷的境界中,這又是怎樣一幅畫面呢?那我們接下來看后面寫到哪些意象?從這些意象構成的畫面你們感受到了什么?請同學們分組討論。
明確:墳墓 瓦非,園地,石椅這些冷色調的意象構成一幅令人傷感的悲涼畫面, 給人一種物是人非之感,如今不能見到往日疼愛自己的保姆 ,這些意象都浸透了詩人的傷痛懷念之情 ,同時這些意象也暗示了大堰河生前的貧困和死后的寂寞 。
問:如此悲涼的畫面,浸透了詩人如此傷痛懷念之情,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調才能讀出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呢?
明確:低沉 舒緩
好,現在我們一起用低沉 舒緩的語氣來朗讀這一節,再一次感受詩人的真摯情感。(全班朗讀)
問:好,我們知道大堰河是個純潔而貧困的農婦,那么這三節中我們還能得知大堰河的其他哪些身世呢?
社會地位低下的貧困農婦:“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莊的名字,她是童養媳”(領養人家的小女孩做兒媳婦,等長大以后結婚,作為童養媳是無尊嚴可言的)而“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莊 (大葉河誤讀音大堰河 的名字”連真實名字也沒有,詩人僅僅抓住人物的名字這個細節來描寫,這個貧困保姆的名字,看似平淡無奇,卻深刻揭露了封建壓迫下貧困婦女完全喪失了人的尊嚴和價值,“大堰河以養育我而養育她的家”,可見低下的社會地位。
問:那么通過大家的共同學習,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的保姆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呢?
明確:貧困 純潔 地位卑微的普通農婦
問:在別人看來大堰河是不堪的,是低下的, 可我卻對她飽含深情,那么現在請同學們以詩人艾青的視角充分發揮聯想和想象再續寫一節,請每個小組寫好后請一位代表起來發言。
三 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通過分析意象,人物形象深深感受到了詩人艾青對大堰河的一片深情 。 那么詩人艾青在大堰河家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 我們下節課再接著學習后面的內容。
李小霞
[《大堰河--我的保姆》試講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相關文章:
4.高一政治試講教案
10.高一必修五數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