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語文教學效率途徑一探
--乘著歌聲的翅膀,飛翔在語文的天空
新課程標準要求:努力建設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明確提出:改革課程內容“繁,難,偏,舊”和過于注重課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這些要求其實是從學生興趣出發,結合現實生活,創新語文教學內容,以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主動性學習是現代學習方式的首要特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選擇學生喜歡的學習內容,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生活中,歌曲對學生強磁般的吸引力使學生主動學習這一關鍵問題迎刃而解。有的學生可能不知道司馬遷,歐陽修,李清照是何許人,但可能沒有學生不知道劉德華,周杰倫,李宇春
。甚至有些學生對于個歌星的癡迷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對他們的生日﹑星座﹑愛好,乃至有沒有腳氣都了解的一清二楚。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莫名我就喜歡你,深深地愛上你,沒有理由,沒有原因”。
我們為什么不投其所好,引領學生利用歌曲來學習語文呢?
歌曲是語文與音樂的聯姻。歌曲《別亦難》,《濤聲依舊》,《在水一方》就是現代人對古詩詞的一種詮釋。《春花秋月何時了》,《無題》完全就是古詩詞譜上新曲而成。周杰倫的《發如雪》歌詞也充分的體現出古詩詞的風格(他的《蝸牛》據說已編入教材)。“月亮代表我的心”、“心會跟愛一起走”、“穿過你的黑發的我的手”,情深意長,充滿詩的意境。“愛拼才會贏”,“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心若在,夢就在,只要人間還有真愛”。富有哲理,催人奮進。《一封家書》,《常回家看看》,溫情脈脈,令人回味。
歌曲是人類情感與智慧的結晶,它能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作為學生生活中親密無間的伙伴,歌曲不僅能豐富學生的生活,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隨時隨地都能唱歌),還能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極大的促進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提高。試想,每天伴著歌聲開始語文學習,在這種愉快的心情中完成學習任務,,學習效率又怎能不提高呢?
利用歌曲我們可以做以下嘗試。
(一)積累歌詞,豐富語言,提高寫作能力。
平時,我們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掌握字詞,背誦課文,其目的之一就是積累語言材料。學唱歌曲一樣也能收到同樣的功效。如果我們讓學生充分的發揮個性,給學生一定的自由空間,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歌曲去學唱(當然也得是適合學生的歌),這樣就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輕松愉快的心情下,積極主動地去完成學習任務。如果適時適當地組織一些卡拉OK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就更能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更進一步的引導學生把所學到的歌詞應用到平時說話與寫作當中去,以更好的表情達意,一定會極大的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自己的作文增加亮點。記得有位學生在《生命中這點痛算什么》的作文中,恰當的運用“陽光總在風雨后,請相信有彩虹”;“再苦,再難,也要堅強,只為那些期待眼光”等歌詞,就為自己的文章增色不少。
(二)借助歌詞學習語文基礎知識。
歌詞中經常應用比喻,排比,反復等修辭手法,這也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基礎內容。我們可以利用歌詞中含有這些修辭的典型例句來給學生進行分析,常
孫茂云
[提高語文教學效率途徑一探--乘著歌聲的翅膀,飛翔在語文的天空]相關文章:
1.中職語文教學課件
2.語文教學課件
3.語文教學反思論文
4.語文教學的論文
5.語文教學論論文
7.馬說語文教學課件
8.語文教學課件設計
9.語文教學計劃
10.語文教學專題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