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潼關懷古賞析題
《山坡羊潼關懷古》這一曲是張養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藝術性完美結合的名作。下面是關于山坡羊潼關懷古賞析題的內容,歡迎閱讀!
山坡羊 潼關懷古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躕。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譯文
(華山的)山峰從四面八方會聚,(黃河的)波濤像發怒似的洶涌。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山河雄偉,地勢險要。遙望古都長安,陷于思索之中。
從秦漢宮遺址經過,引發無限傷感,萬間宮殿早已化作了塵土。一朝興盛,百姓受苦;一朝滅亡,百姓依舊受苦。
注釋
⑴山坡羊:曲牌名,是這首散曲的格式;“潼關懷古”是標題。
⑵峰巒如聚:用來形容群峰攢集,層巒疊嶂。聚:有聚攏,包圍的意思
⑶波濤如怒:用來形容黃河波濤的洶涌澎湃。怒:指的是波濤洶涌。
⑷“山河”句:外面是山,里面是河,用來形容潼關一帶地勢險要。具體指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表里:即內外。《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表里山河,必無害也。”注:“晉國外河而內山。”潼關:古關口名,在今陜西省潼關縣,關城建在華山山腰,下臨黃河,扼秦、晉、豫三省要沖,非常險要,為古代入陜門戶,是歷代的軍事重地。
⑸西都:指的是長安(今陜西西安)。這是泛指秦漢以來在長安附近所建的都城。秦、西漢建都長安,東漢建都洛陽,因此稱洛陽為東都,長安為西都。
⑹躊躇:意為猶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處形容思潮起伏,,感慨萬端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靜。一作“踟躕(chí chú)”。
⑺“傷心”二句:謂目睹秦漢遺跡,舊日宮殿盡成廢墟,內心傷感。傷心:令人傷心的事, 形容詞作動詞。秦漢經行處: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陽和西漢(前208~8)的都城長安都在陜西省境內潼關的西面。經行處,經過的地方。指秦漢故都遺址。宮闕:宮,宮殿;闕,皇宮門前面兩邊的樓觀。
⑻興:指的是政權的統治穩固。興、亡:指的'是朝代的盛衰更替。
山坡羊潼關懷古賞析題
1、此曲寫景對詠史有什么作用?
極寫潼關內有華山、外有黃河的險要地勢,正是為下文的“望”而“意躊躇”提供抒情的“誘發點”,使作者更好地抒發感情。
2、這首散曲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抒發了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對統治階級殘暴貪欲的痛恨和對勞動大眾所受苦難的同情。
3、你認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試說明理由。
“聚”“怒”用得好。運用化動為靜的表現手法和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寫了潼關的壯闊景象和險要地勢。其中,“聚”使靜態物具有動態美,使人仿佛看到群山競向潼關奔來的情景。以“聚”形容潼關在重重山巒的包圍之中;以“怒”形容黃河的洶涌澎湃,“怒”字注入了詩人吊古傷今而產生的滿腔悲憤之情。
4、曲子開頭描寫潼關的地勢,作用是什么?
在潼關路上望西都,自然引發歷史興亡的感慨;寫潼關之險,意在說明歷代王朝仍然難逃滅亡的命運,突出了主題。
5、本文的主旨句是?此句妙在何處?
——百姓苦!亡,百姓苦!
——此句發出了沉痛的慨嘆,歷史上無論哪一個朝代,興盛也罷,敗亡也罷,老百姓總是遭殃受苦。這個結尾開拓和深化了曲子的思想主題,含意深邃豐富,較強感染力。
6、詩中“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亡,百姓苦”好理解,為何“興”百姓也苦呢?
答:一個朝代興起了,必定大興土木,修建豪華宮殿,從而給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一個朝代滅亡了,在戰爭中遭殃的也是人民。這兩句議論,揭示了封建政治給人民帶來的苦難,非常精辟。
【山坡羊潼關懷古賞析題】相關文章:
賞析山坡羊潼關懷古10-04
關于《山坡羊·潼關懷古》古詩賞析10-08
山坡羊潼關懷古原文及賞析09-27
山坡羊·潼關懷古閱讀詩詞賞析12-13
山坡羊潼關懷古詩詞賞析04-11
山坡羊·潼關懷古譯文02-17
《山坡羊潼關懷古》原文10-04
山坡羊潼關懷古翻譯10-03
山坡羊潼關懷古原文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