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問題》說課稿

時間:2021-01-24 11:34:11 說課稿 我要投稿

《工程問題》說課稿范文

  一、說教材。

《工程問題》說課稿范文

  1、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一冊第79頁例9、練習二十。

  2、教材簡析。

  “工程問題”是研究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間三個數量之間關系的一個數學問題。它的解題思路與整數工作問題的思路相同,仍是工作量除以工作效率等于工作時間,只是題中沒有給出具體的工作總量。解答時,要把工作總量看作單位“1”,用單位時間內完成工作總量的幾分之一來表示工作效率,這是工程問題的基本特征。從教材安排上看,由準備題、例題、做一做和鞏固練習的構成,題量較大,不僅要求學生能求工作時間,還要能求部分工作量。教好這部分知識,不僅可以訓練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能力。

  3、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工程問題的結構特征,掌握工程問題的解題方法,學生解答比較簡單的工程問題。

  (2)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嘗試、探究、猜測、合作交流等能力,滲透數學的.應用意識。

  4、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

  (1)、教學重點:

  掌握工作問題的結構特征和解答方法。

  (2)教學難點:

  為什么將工作總量抽象為單位“1”,建立工作總量與工作效率的對應關系。

  (3)教學關鍵:

  掌握工程問題的基本數量關系,會遷移運用,組建新的認識結構。

  二、說教法、學法

  1、在教法上主要是采用引導發現法,通過教師適時地“引”來激發學生主動地“探”,使師生雙邊活動產生共鳴,和諧發展。創設情境,提供生活化的學習材料,密切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習動機,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從而培養數學意識。關注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讓學生經歷“問題—探究—應用”的學習過程。

  2、在學法上要鼓勵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在活動中學習數學,在活動中善于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主動構建數學知識,逐步由“學會”向“會學”轉變,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

  三、教學過程。

  1、復習鋪墊

  出示兩道復習題,讓學生回答后,概括出基本數量關系: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2、探究新知

  (1)讓學生弄清題意,理解數量關系。

  (2)獨立思考,學生自己列出算式。

  15

  1

  10

  1

  (3)合作交流。在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學生要充分展示解題思路。①30÷(30÷10+30÷15)②1÷(-+-),學生進行討論,把“長30千米”去掉,又如何解答?把題中誰看單位“1”?甲乙隊的工作效率又怎樣表示?根據什么數量關系列式?讓學生共同幫助來發現工程問題的解題方法。

  (4)反饋評價。

  四、鞏固練習

  (1)完成“做一做”。

  (2)練習二十第1題。

  五、總結

  學習這節課有什么收獲?在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工程問題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解決問題。

  2

  《工程問題》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責任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一冊第79頁例9、練習二十。

  2、教材簡析。

  “工程問題”是研討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間三個數量之間關系的一個數學問題。它的解題思路與整數工作問題的思路相同,仍是工作量除以工作效率等于工作時間,只是題中沒有給出具體的工作總量。解答時,要把工作總量看作單位“1”,用單位時間內完成工作總量的幾分之一來表示工作效率,這是工程問題的基本特點。從教材安排上看,由籌備題、例題、做一做和鞏固練習的構成,題量較大,不僅要求學生能求工作時間,還要能求部分工作量。教好這部分知識,不僅可以訓練學生的剖析、綜合、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能力。

  3、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工程問題的構造特點,控制工程問題的解題方法,學生解答比較簡略的工程問題。

  (2)在教學過程中培育學生嘗試、探究、猜測、合作交換等能力,滲透數學的利用意識。

  4、教學的重點、難點和癥結:

  (1)、教學重點:

  控制工作問題的構造特點和解答方法。

  (2)教學難點:

  為什么將工作總量抽象為單位“1”,建立工作總量與工作效率的對應關系。

  (3)教學癥結:

  控制工程問題的基本數量關系,會遷移運用,組建新的認識構造。

  二、說教法、學法

  老師創新教學的平臺,介紹教育及教學研究前沿動態,討論當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實踐研究和理論研 究中的各類課題和觀點,探索最佳學習之方法,交流個人學習的心得,關注中小學課程教與學,關注網絡平臺教學、教學新技術。--新作網

  1、在教法上重要是采用引導發現法,通過教師適時地“引”來激發學生自動地“探”,使師生雙邊活動發生共識,協調發展。創設情境,提供生活化的學習材料,親密與現實生活的接洽,激發學習動機,引導學生積極自動地參與,從而培育數學意識。關注學生的自主摸索和合作交換,讓學生經歷“問題—探究—利用”的學習過程。

  2、在學法上要激勵學活潑手、動口、動腦,在活動中學習數學,在活動中善于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自動構建數學知識,逐步由“學會”向“會學”改變,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

  三、教學過程。

  1、復習鋪墊

  出示兩道復習題,讓學生答復后,概括出基本數量關系: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2、探究新知

  (1)讓學生弄清題意,理解數量關系。

  (2)獨立思考,學生自己列出算式。

  (3)合作交換。在獨立思考、自主摸索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合作交換,學生要充分展示解題思路。①30÷(30÷10+30÷15)②1÷(-+-),學生進行討論,把“長30千米”去掉,又如何解答?把題中誰看單位“1”?甲乙隊的工作效率又怎樣表示?根據什么數量關系列式?讓學生共同輔助來發現工程問題的解題方法。

  (4)反饋評價。

  四、鞏固練習

  (1)完成“做一做”。

  (2)練習二十第1題。

  五、總結

  學習這節課有什么收獲?在生活中還有哪些相似工程問題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解決問題。

【《工程問題》說課稿】相關文章:

《工程問題》說課稿07-08

數學工程問題說課稿05-21

2020《工程問題》說課稿范文(精選5篇)09-30

《工程問題應用題》數學說課稿02-12

烙餅問題的說課稿11-26

植樹問題的說課稿06-08

烙餅問題說課稿12-14

植樹問題的說課稿03-25

《搭配問題》說課稿06-25

久久免费视频关看,两性色福利午夜视频免费,久久久免费Av电影,久久依然免费视频了
午夜男女爽爽刺激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资源 | 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女同国产一区二区 |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激情 | 日韩精品卡通动漫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