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冀教版五年級下學期科學《落地生根》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冀教版五年級下學期科學《落地生根》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材分析
在學習了動物的生殖方式、生殖行為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關注植物的繁殖,切實感受到植物同樣具有多種多樣的繁殖方式。教材安排了“各有各的‘高招’”“幫助植物繁殖”兩個活動。活動l首先讓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搜集有關植物繁殖方式的資料,然后用幾幅插圖簡潔明了地說明了綠色開花植物的有性繁殖與無性繁殖方式的區別。并通過討論,進一步比較動植物生殖方式的異同。活動2主要介紹了人們在園藝和農業生產中充分利用植物的無性繁殖幫助植物繁殖,介紹了扦插、壓條和嫁接,并以扦插為例具體地對學生的實踐活動進行指導,還提供了簡要的記錄表和后續的活動建議。最后用科學在線的方式介紹了一種特殊的植物營養繁殖方式——組織培養。
學情分析
學生在學習了《小鳥和小貓》一課后,已經知道了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兩個概念的本質區別。并且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討論分析的能力。本課的學習,主要是讓學生通過搜集和分析資料,了解懂得植物的繁殖也分為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兩種,并通過討論分析得出不同植物及動植物之間生殖方式的區別。
學習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
1、能搜集植物繁殖方式的資料。
2、能通過比較發現各種植物的繁殖方式的相同和不同。
3、能將植物按照不同的繁殖方式進行分類,并能說明理由。
4、能選擇一種方法幫助植物繁殖。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培養熱愛植物的情感。
科學知識目標:
1、能發現動植物生殖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2、能說出人類幫助植物繁殖的各種方法。
教學重難點
搜集整理有關植物繁殖方式的資料,能發現不同繁殖方式的異同點,通過親自參與的實踐活動,感悟科學與技術的關系。
評價任務
1、知道植物繁殖的方式。
2、任選一種培植方式嘗試幫助植物繁殖。 教學準備
植物枝條(月季枝條、柳枝、楊枝)、小刀、小木箱或花盆、土、噴壺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談話:我們知道,植物大多是用種子來繁殖的,那么不用種子,植物也能繁殖嗎?(學生討論)
2、學生介紹自己搜集到的植物繁殖方式的資料。
二、探究
1、指導學生認識植物的營養繁殖。
(1)觀察:這幾幅掛圖中,新的植物體分別是從哪兒長出來的?
(2)提問:這些植物的繁殖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小組討論。
(4)學生匯報討論結果。
(5)向學生介紹落地生根的生長和生殖特點。
(6)學生分析自己搜集到的資料與教材介紹的哪種方式接近或不同。
(7)說說自己還知道哪些與教材不同的繁殖方式。
(8)小結:植物的根、莖、葉是植物的營養器官,花、果實、種子屬于植物的生殖器官。像甘薯的根、馬鈴薯的塊莖、蘆葦的莖、落地生根的葉等都能發芽、生根,長出新的植物體,我們把植物的這種繁殖方法叫做營養繁殖。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和研究有關植物營養繁殖的知識。(板書課題)
2、指導學生認識人工營養繁殖的常用方法——扦插法、壓條法、嫁接法。
(1)提問:同學們是否知道人們是怎樣幫助植物繁殖的?
(2)談話:人們利用有些植物的根、莖、葉產生新植物的性質幫助植物繁殖,在農業生產和園藝上,創造了一些人工營養繁殖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扦插、壓條和嫁接等。
(3)提問:你們想知道這些方法嗎?
(4)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中的有關內容。
3、指導學生初步學會用扦插法繁殖月季。
(1)講解:用人工營養繁殖植物的方法,在農業生產、花卉栽培中應用很廣,你們想學會其中的一些方法嗎?下面我們就學習用扦插法繁殖月季,讓大家親自做一做。(出示扦插法繁殖月季的過程圖)
(2)教師講解并演示用扦插法繁殖月季的操作過程。
(3)學生分組扦插月季。
(4)小結并評價學生操作情況。
(5)學生閱讀科學在線,了解特殊的植物營養繁殖方式——組織培養。
三、課后拓展
1、課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植物進行繁殖實驗,然后通過調查和討論認識植物不同繁殖方式的區別,從而判斷某種植物最佳的繁殖方式。
2、植物的繁殖有它們不同的方式,那么我們人類呢?同學們課后想辦法找出自己與家庭成員的相似特征。
3、在學生完成實驗后,組織學生討論交流種子繁殖和營養繁殖的優缺點。
板書設計
落地生根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一一鳳仙花、向日葵等;無性繁殖——萬年青
幫助植物繁殖的方法:
扦插一一月季、半枝蓮、楊樹、柳樹
壓條——草莓、夾竹桃、桂花、石榴
嫁接——蘋果、梨、桃、杏
特殊的植物營養繁殖方式——組織培養
教學反思
許多植物除了可以用種子繁殖以外,還可以用無性繁殖的方式繁殖后代。甚至有些植物主要依靠營養繁殖的方式繁殖后代。本課的教學就是在植物的種子繁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植物的營養繁殖,并且通過實踐活動學習一些人工的營養繁殖的方法,從中體會創造生命的樂趣。
教材30頁提供了一組材料,分別是扦插、壓條、嫁接等植物繁殖方法。其實學生對植物的繁殖是有一定的了解的,教材提供的材料可以對學生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喚醒他們的已有經驗,以便他們對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分類,在相互討論啟發中建構新的知識體系,使模糊的認識清晰化。
引導學生選一種可以用莖繁殖的植物,種活這株植物,這是一個較為長期的實踐活動。課堂上主要的任務是和學生一起根據前面的對營養繁殖的認識選擇合適的植物,并根據學生的選擇討論進行營養繁殖的方法——扦插、壓條、用地下莖繁殖。討論、演示具體的操作方法時要注意探討一些技術性的細節,盡可能讓學生做到胸有成竹。課后應有組織地安排學生種植、管理自己的植物,及時解決遇到的問題,不要撒手不管。
檢驗本課教學的效果最好就是看是否已經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用營養繁殖的方式培育一棵植物是最好的試金石,因為只有熱愛科學的人才會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俗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科學學習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服務我們的生活和生產,沒有實踐的科學學習是紙上談兵!因此,科學教學應該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努力培養有實踐精神的人!
【冀教版五年級下學期科學《落地生根》教案】相關文章:
冀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期末習題05-06
冀教版六年級下冊英語知識點06-27
冀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知識點03-04
愛,落地生根06-30
落地生根作文07-19
《連加、連減》教學教版07-16
鄂教版五年級上語文知識點02-29
落地生根作文6篇【精選】08-12
落地生根作文(精選26篇)10-16
落地生根作文(精選38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