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咸水湖分別是什么和淡水湖的區別

回答
瑞文問答

2024-09-10

青海湖又名“庫庫淖爾”,即蒙語“青色的海”之意。它位于青海省東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內,既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泊,也是中國最大的咸水湖。它和納木錯湖、色林錯湖、烏倫古湖、羊卓雍錯湖,習慣上被稱為中國五大咸水湖。

擴展資料

  咸水湖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干旱或半干旱的氣候在干旱或半干旱的氣候條件下,湖泊的蒸發量往往超過湖泊的補給量,湖水不斷濃縮,含鹽量日漸增加,使水中各種元素達到飽和或過飽和的狀態,在湖濱和湖底形成了各種不同鹽類的沉積礦床。

  例如海拔2600~3200米的柴達木盆地,深居內陸,四周為綿延的山脈所屏障,又常年在中緯度西風環流影響之下,水汽的輸送量和降水量都很稀少,空氣干燥,是一個典型的內陸荒漠盆地。位于盆地東北緣的茶卡鹽池,年降水量約210毫米,盆地中心的察爾汗鹽湖年降水量僅30毫米左右。

  這里的蒸發量遠遠大于降水量,這樣的氣候條件,對于鹽湖的形成顯然是十分有利的,因而在盆地內部分布了眾多的鹽湖。氣候如極度干燥,終年無雨,或者降水稀少,亦是不利于鹽湖的形成。例如在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內部,沙丘綿亙,地表無徑流產生,鹽類呈分散狀態,這些地區就難以形成咸水湖。

  (2)封閉的地形和一定的鹽分與水量的補給封閉的地形使流域內的徑流向湖泊匯集,湖水不致外泄,鹽分通過徑流源源不斷地從流域內向湖泊輸送。在強烈的蒸發作用下,湖水越來越咸,鹽分越積越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咸水湖。在咸水湖地區,常常可以看到環湖有一圈圈銀白色的鹽帶,宛若戴在鹽湖上的美麗項圈。

  這種自然現象,是鹽類物質自流域向鹽湖遷移的一個有力的證據。因為溶解于水體中的各種鹽類從流域向鹽湖的遷移過程中,水分逐漸蒸發,濃度不斷增大,一旦達到飽和或過飽和狀態,就會產生沉淀作用。但是由于各種鹽類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呈現出一定的沉淀順序,從物質來源的上游到鹽湖之間,各種鹽類沉積物有明顯的環帶狀分布規律。

久久免费视频关看,两性色福利午夜视频免费,久久久免费Av电影,久久依然免费视频了
色接九九精品国产免费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播 | 亚洲日韩性欧美中文字幕 | 亚洲色婷婷久久久综合日本 | 日本在线不卡v免 |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