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的變遷的散文

時間:2020-07-26 10:29:42 散文 我要投稿

年代的變遷的散文

  媽媽,是出生于50年代。那時,人們的日子過得很艱苦很貧窮了,尤其是農民,當時他們吃不飽穿不暖,一件衣服要穿到左縫右補,甚至一段日子里鬧過了饑荒,連飯都沒得吃,正餐只有吃一些番薯和番葉。

年代的變遷的散文

  由于媽媽營養不足,大概吃東西又不衛生,或者是南方吃河里海里的產品多,加熱不夠,反正媽媽肚子里面就生了很多蟲子。后來外婆帶她去看大夫,才慢慢把肚子里面的蟲子全部打掉了。

  那時是在人民公社的時代,大家一起分工合作去干活,大大小小圍坐在一起吃飯,很是熱鬧啊,就像一家人一樣的。媽媽是家里的長女,所以她從小就很懂事。俗話說,女大當母,她放了學或假期,就會跟著外公一起去干一些農活,或者會和村里人一起去做一些重活。例如,要挑起一百多斤重的東西,有時也要幫人家送柴去。媽媽和伙伴兩個人合力,用三輪車把幾百多斤的柴,送到別的鎮去。她說,那時,雖然日子過得很辛苦,但是,跟大家一起分工合作有說有笑,也覺得好開心啊。

  80年代分田分地給農民們,我家分到五畝田地,除了種稻米,還種了很多農作物,有荔枝、甘蔗、柑子、蔬菜、番薯等等。有一年我家有幾萬斤的荔枝豐收了,從那時起,大朗就有“荔枝之鄉”這個美譽。

  聽了媽媽給我講以前的故事后,我想到那時夏天天氣有那么熱,別說有一臺風扇可以吹吹涼涼,連電和自來水都沒有,真是難以想象他們是怎么樣過生活的。我們出生于這一代的人,真的覺得很幸福了。

  上世紀80年代,也是中國剛改革開放,陸續有商人來到我們這里,投資辦工廠,大部分年青人都去工廠里工作。他們覺得種田太辛苦,到廠子里可以掙到錢。想起來,我們這一代,吃苦還是不如父輩們啊。

  后來,隨著社會發展,我們的田地都收回去,開始了農村向工業生產的轉變,從此我們不用種田了。

  東莞市是一個產業多元化的地方。每個鎮也有自己的特產,因此很多來自各省各地的男男女女,都到這里來工作。

  我們大朗鎮是特產是毛衣。90年代開始,差不多家家戶戶都開了針織毛衣廠,我家也開了家庭式38臺的針織毛衣廠,因此,大朗鎮又有毛織重鎮這個稱譽,吸引了更多人來到這里投資、做生意。打工和做生意的比當地的人還多出多少倍。商業的興旺,街上就開了許多超市、餐廳、大酒店。外企也進來了,麥當勞,肯德基日夜營業。從那時起,工業帶動了各行各業的發展,經濟效益都不錯,也就讓人們的生活質量有了很大提高,比過去好了好多倍。

  1998年,香港金融風暴發生后,造成很多大大小小的針織毛衣廠倒閉,有的老板把工廠搬到北方去,有的老板改用電腦織機。后來,經濟轉型,又改行做電子廠。有的做起了股票,金融,最紅火的就是房地產。有幾個大型的房地產商,都在大朗落戶,建設高層住宅,大廈和別墅林立,同時有幾個村子建設起了農民公寓。里面設施齊全,設有圖書館,活動中心,籃球場,公園,讓人們住上舒適的'樓房,過上舒適的生活。漂亮的農民公寓啊,讓這個鎮有了靚麗的新面貌。我們去年也報了名,準備住上我們村動工興建的農民公寓。

  以前這里是一個鄉村,現在給人感覺,是半農村化半城市化。

  不同年代的人,對生活追求也就有所不同。50年代,人們對生活沒有什么追求,他們但求每天三餐吃得飽就好開心了;現在的年青人,都希望自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可以買樓、買車。年代不斷進步,社會不斷變遷,使得我們這里和以前大不一樣了。

  我雖然是殘疾人,看到現在的生活比媽媽他們那個時代好了多少倍,所以,在自己努力和社會關懷下,作為殘疾人,我也在做各方面的準備,盡力去找到一個自食其力的工作,也可以在網上或者在村子里搞一些商業活動。

  社會的發展,給人帶來的已經少了許多煩惱和不安,增加的是更多的機遇。

【年代的變遷的散文】相關文章:

內經女性的生理變遷03-20

《撒哈拉的變遷》閱讀題及答案11-18

那些荒煙蔓草的年代-淺讀《詩經》04-23

美好的散文08-23

青春的散文08-20

星空的散文08-20

老屋的散文08-19

錯愛的散文11-14

晨光的散文11-10

成長的散文11-07

久久免费视频关看,两性色福利午夜视频免费,久久久免费Av电影,久久依然免费视频了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色悠 | 亚洲Aⅴ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77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色 | 中文有码亚州AV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