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山村的故事說課稿(S版三年級說課)

發布時間:2017-2-25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語文實驗教科書s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第二篇精讀課文《一個小山村的故事》。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一談我對本課的設計。

一、教材分析:

《一個小山村的故事》講了一個美麗的小山村,由于這里的人們過度的砍伐樹木,致使土地裸露,極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護能力,終于在一場連續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將小山村卷走了的故事,它告訴人們一個道理:不愛護自然,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毀壞山林就是毀滅自己。文字淺顯卻寓意深刻:保護環境、愛護綠色家園。文章時代感強,充分體現了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統一.

這一單元的課文集中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之情和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的愿望。

訓練重點是讓學生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熏陶:保護我們生存的環境,讓我們的家園更美好。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并體會其表達效果;二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引導學生為建設和擁有一個綠色的家園做出自己的努力。

新課標提出小學中段閱讀教學的目標: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根據新課標提出的三維目標,結合本單元的訓練意圖和本課的內容、特點以及學生在第一課時已掌握了生字、初讀了課文的基礎上,我把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目標: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弄清美麗的小山村消失的原因。

②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并體會其表達效果。

2.技能目標:

①培養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

②培養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能力。

3.情感目標:

引導學生了解一個美麗的小山村,由于人們的亂砍濫伐,破壞了生態環境,終于被洪水卷走的故事。使學生懂得不愛護自然,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毀壞山林就是毀滅自己,保護生態環境十分重要。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中段學生在閱讀時,要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抓住重點句子,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根據新課標、本組訓練重點、課后思考題以及學生實際,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為:讀通、讀懂課文,明白小山村由美麗走向毀滅的原因。難點是:體會文中蘊涵的深刻道理。

二、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與實踐”。本課設計中,我通過創設情境,引領學生自讀自悟;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以讀代講,讀思結合;同時注重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個性化表達的能力,以求達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諧統一。

三、教法分析:

閱讀教學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精心組織教學活動。所以整堂課我將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充分利用圖片資源,圖文結合,創設情景,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子理解課文。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將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讓學生感受到小山村的美麗和洪水肆虐沖走小村莊的情景。

2.朗讀感悟法:采用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思考,讀中感悟小山村消失的原因。

3.情境教學法:創設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感知、理解課文內容和所表達的情感。

四、學情、學法分析:

學生經過第一學段的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識字量,進行了一定量的閱讀的學習與訓練。三年級學生進入了心理發展的新階段,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知識量的增多,他們的求知欲更強了,思維更活躍了。教學要尊重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伙伴、學習方式的權利;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理解課文思想內容,并在自學實踐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結合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識水平,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我指導學生采取多讀多想、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方法進行學習。

五、教學程序:

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根據學生的特點,我將分五個環節進行本課的教學:

第一步:故事導入,激活情感

上課伊始,我將課文內容以故事的形式講給學生聽,從而引出課題,導入新課。

第二步,圖文結合,對比質疑

教學掛圖能創設直觀、形象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與文本展開對話。在讓學生回憶小山村留給他們的印象--美麗后,我調動學生的好奇心:“這么美的山村,想不想去看看?”然后出示教學掛圖,直接刺激學生的視覺思維,讓學生感受到“美”的氛圍。然后設問:小山村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相機板書:美麗。同時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用自己的話描繪這個小山村。接著,出示文本,采用多種形式的讀,幫助學生加深感悟、理解,讓他們在畫面和朗讀中感受到小村莊的美麗。

人們對美的東西都有無限向往之情。在學生充分感受到小山村的美后,我再次挑起他們的胃口:“這么美的小山村,想不想去住幾天,去看一看?”(我猜想學生會說“想去!”)然后我話鋒一轉:“可是沒有機會了。這個美麗的小山村已經消失了,被洪水沖走了。”讓學生觀看洪水肆虐沖走小山村的圖片,并指導學生閱讀文本,為小山村的消失感到難過、惋惜。相機板書:消失。這個環節的設計,我以教材為依據,又不拘泥于教材,把課文重組,力求通過強烈的對比,給學生造成巨大的視覺沖擊,讓小山村從“美麗”到“毀滅”的過程給學生帶來震撼心靈的感覺。把學生的求知欲迅速調動起來,使學生迫不急待地想尋求小山村變化的原因,將學生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本課的重點。

第三步:自主合作,探究原因

《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展,使他們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是新課標所倡導的。為了弄清小山村消失的原因,首先,我拋出問題:“如此美麗的小山村就這樣被無情的洪水沖走了,永遠的消失了,是什么原因呢?”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然后出示學習要求:

1.自由朗讀2、3自然段,勾畫出讓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2.和同桌交流這些句子,說說自己的感受。

3.同桌討論小山村消失的原因。

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2、3自然段。

最后,根據學生匯報交流的情況,引導學生品讀這些句子,如:“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倒,運下來;一年年,一代代,山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抓住重點詞“誰家”、“拎起”、“一棵一棵”“一年年,一代代”等組織學生思考和感悟,理解到小山村變化的根本原因是人們亂砍濫伐造成的。再讓學生讀自己體會最深的句子,教師進行朗讀指導。

“讓讀成為語文課上最經常、最直接的感悟方法”是語文課程標準所極力倡導的。本環節我通過讓學生在讀中層層加深,層層提高,加深后再讀,再體驗,在品味中體現人文性,讓學生站在“讀者”的地位上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到文本的語言魅力。

第四步,升華情感,明白道理

新課標指出在語文教學中要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在學生充分理解了小山村消失的原因后,我問學生:你有什么想說的嗎?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同時讓其明白課文所蘊含的道理:不愛護自然,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毀壞山林就是毀滅自己。并讓學生受到情感熏陶:要從小樹立環保意識。

第五步,聯系實際,拓展延伸

針對現在存在的一些砍伐樹木、破壞環境的社會現象,讓學生談談自己打算怎樣做,再倡導學生以《地球媽媽,我想對您說》為題寫一篇作文,培養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能力。

六、板書設計:

為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理解小山村消失的原因,針對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采用了這樣的板書。(如下)

↙亂砍濫伐

  一個小山村的故事    美麗-----→消失

這一板書方式在于抓住小山村的變化,突出本課教學重點:理解小山村消失的原因。同時讓學生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這種板書直接揭示了中心,突出了重點。

 

[一個小山村的故事說課稿(S版三年級說課)]相關文章:

1.

2.初中政治說課稿模版

3.教科版《去年的樹》說課稿

4.小學英語廣州版說課稿

5.小學音樂說課稿通用版

6.圓的認識說課稿青島版

7.西師大版《奇妙的橋》說課稿

8.初中物理說課稿模版

9.初中物理說課稿教科版

10.初中人民版思品說課稿

久久免费视频关看,两性色福利午夜视频免费,久久久免费Av电影,久久依然免费视频了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三级视频 | 日本国产网曝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 | 日韩精品视频专区 |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一区精品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