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預設:
1、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2、能聯系實際,說出自己對“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這句話的感受。
3、憑借課文語言材料,領悟必須善于抓住機遇,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的道理。
資料利用:
1、課前和學生共同收集跟機會有關的名人名言、小故事等。
2、經驗鏈接:結合課文,讓學生聯系自己想想或者問問親戚朋友有沒有抓住機會或錯失良機的經歷。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最大的麥穗。
齊讀課題。
過渡:上節課老師讓同學們在預習課文的時候把自己不懂的問題寫下來,現在老師想知道你給我們的課堂帶來了哪些問題,誰來說。
(二)自主閱讀,發現問題
1、同桌合作,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
2、師生梳理本課討論問題,指名寫到黑板上:
為什么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
師:這節課我們來共同探討這個問題.
(三)深入閱讀,解決問題
交流,逐一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適時指導朗讀。
師:老師今天就權且當一回蘇格拉底,相信你們一定比他的弟子強,現在我們考考你們能不能聽懂我的話。
1、出示蘇格拉底的話:
“你們去麥地里摘一個最大的麥穗,只許進不許退,我在麥地的盡頭等你們。”
你聽懂了嗎?還有什么是只能進,不能退的?意味著什么?指名說,怎么讀才能讓弟子們聽懂?請你讀。
2、師:看來你們都明白了要求了,請你們自讀3-4小節跟隨弟子們尋找最大的麥穗吧。
學生自讀
弟子們的表現如何?你能給他們打多少分?說說你的理由好嗎。可以用文中的句子來回答。
認真猶豫不決目光短淺……
指導朗讀:你覺得該怎么讀?把你的理解讀出來。
過渡:是啊,弟子們浪費了太多的機會,照這樣下去,他們能找到最大的麥穗嗎?請看大屏幕
3、出示第5小節
突然,大家聽到了蘇格拉底蒼老的如同洪鐘一般的聲音:“你們已經到頭了。”這時,兩手空空的弟子們才如夢初醒,他們回頭望了望麥壟,無數株小麥搖晃著腦袋,似乎在嘲笑他們。
誰來把蘇格拉底的話讀一下。指名讀
師:你們已經到頭了。實際上是說什么?(時間到頭了,生命到頭了,機遇沒有了……)指名讀蘇的話
小麥會嘲笑他們什么?指名說。
(兩手空空,一無所獲,猶豫不決,目光短淺)
師:在這里,我們固然可以像小麥一樣嘲笑弟子們,但老師覺得弟子們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善意的提醒,剛才同學們讀了課文,跟隨弟子們尋找了最大的麥穗,你們是旁觀者,你們能以旁觀者的身份對他們剛才的表現提一些建議嗎?(你覺得應該怎么做?)
指名說,點評(你很務實、你很有眼光、你很果斷)
C、指導朗讀第6小節
過渡:看到弟子們的表現,蘇格拉底會怎樣?想一想這段話該怎么讀?先自由讀一讀。
學生自由讀第6小節
4、出示第6小節
指名說:
失望指名讀
生氣指名讀
惋惜指名讀
問:這兩個最大的一樣嗎?
指名說,那誰能把這層意思讀出來,指名讀
齊讀第6小節
如果麥地是我們的人生,麥穗是機遇的話,蘇格拉底的話還可以怎么說?
出示:
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說:“在______里肯定有_____是最大的,但你們未必能碰見它;即使碰見了,也未必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因此_________就是你們剛剛______的。”
蘇格拉底說了嗎?為什么不說?
請看大屏幕,出示最后一節。
5、指名讀第七小節
師:弟子們明白了道理了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是的,這就是蘇格拉底的智慧之處,這真是“隨風潛入夜,__________。”他就是要讓弟子們在潛移默化中明白道理。
請同學們把這一節讀一讀。
指名讀
麥穗為什么加雙引號,這句話實際上是說?指名說,一起說
出示:
當然,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
你能聯系實際,說說你的對這句話的理解嗎?
指名說。(注意點評)
同學們,回顧歷史,那些取得成功的人,往往是善于把握機遇的人,請同學們打開老師課前發給你們的資料,上面有很多關于機遇的名言。
指名讀
你能再寫上一條回贈給他們嗎?
(四)總結回顧,收獲體會
同學們,回顧本堂課,你有沒有抓住最大的麥穗呢?老師相信你們每個人都會收獲自己最大的麥穗!!下課
[最大的麥穗教案(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揀麥穗的教案
4.最大的麥穗讀后感
5.揀麥穗的語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