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情分析:學生對動腦筋缺乏感性認識,要利用瓦特這一典型形象,激發他們學習的欲望,培養他們遇事多觀察、多思考,開動腦筋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1、認識本課的7個生字。
2、通過學習本課,教育學生從小要善于觀察身邊的事物,對周圍發生的現象要勤于開動腦筋積極思考。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疑問句與反問句的不同。
教學重難點:1、認識7個生字詞,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2、瓦特小時候是如何愛動腦筋,愛提問題的。
2、結合學生生活實踐經驗和課文內容理解動腦筋的含義。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搜集有關科學家的資料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
談話激趣
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科學家嗎?
2、老師再向大家介紹一位大發明家,他的名字叫瓦特。(出示瓦特圖像)你了解瓦特哪些情況?
3、播放課件:瓦特發明蒸汽機的故事。
4、板書課題。教學生字“壺”
5、如果給題目加標點怎樣加? 交流搜集的有關科學家的資料。
交流搜集的有關瓦特的資料。
看課件。
齊讀課題。 通過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以加深學生對瓦特的了解,激起學習興趣。同時加強了課堂與課外的聯系,為學生創設了廣闊的語文學習空間。
形象的畫面把學生帶入二百多年前那獨特的意境中,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
初讀感知
認識生字 1、自由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讀準生字的讀音。巡視自學情況,發現學生讀文中的困難,及時解決。
2、指導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3、檢查學習情況,重點輔導學困生。
4、指名分節讀文,相機指導。
自由讀課文,可用以下識字方法解決疑難生字:①讀拼音②問一問③猜一猜④。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學習認讀生字,通過編兒歌、做動作、觀察比較等多種方法記住生字的樣子。
認讀出示的生字。師生合作讀、同位讀、小組讀、開火車讀。
學生自評,說自己、說別人、說全班都可以。 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培養學生在聽讀中識字的能力。
培養學生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主識字的能力。
了解自讀情況。
三、
自主研讀
理解體味 1、再讀課文,思考:
你讀懂了什么?
2、匯報交流,教師相機板書。
*瓦特在什么情況下發現壺蓋會動的?
出示第二段文字,指導朗讀并評議。
*分角色讀對話,思考:瓦特和祖母對“水開了壺蓋就跳動”看法一樣嗎?
*壺蓋到底為什么會動?
出示句子進行比較,理解“更多的水汽,不是可以推動更重的東西嗎?”
指導學生評價讀文。
* 提問啟發:為什么用“終于”一詞?這說明什么?用“終于”一詞造句。
*瓦特為什么能發明蒸汽機?(相機引導學生體會“動腦筋”。)
*你覺得瓦特是個什么樣的孩子?
*瓦特經過不懈的努力終于發明了蒸汽機,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呢?
3、鼓勵質疑,引導解惑。
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
讀文,小組交流討論。
在理解的基礎上朗
讀課文。
讀句子,體會不同的語氣。
師生合作讀,小組匯報讀,全班齊讀。
交流后回答。
合作解決問題。
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打破傳統串講方式,讓學生自主選擇,充分讓學生自讀、自悟,學會主動學習。
讓學生體會瓦特愛問,求知的心情,從而產生向瓦特學習的愿望。
以讀代講,給學生充分的想象和自主學習的空間。
鼓勵學生質疑,不僅發展了思維,而且使教學難點迎刃而解,幫助學生感悟了語言的深層含義。
四、
總結歸納聯系實際拓展延伸
1、從瓦特的故事里,你受到什么啟發?
2、介紹我校的小發明家張廣辰、朱迪同學的發明經歷。
3、生活中有沒有哪些現象,也引起你們的思考呢? 討論后匯報交流。
學生暢所欲言。
鼓勵學生大膽想象,使科技創新教育取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五、
創新實踐 想一想生活中,你靠自己動腦筋解決了哪些問題?寫下來,舉行“金點子”比賽。
[壺蓋為什么會動 教案教學設計(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4.公司年會動員通知
10.背影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