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思路
《數字歌》是一首童謠,插圖和課文內容一一對應。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插圖讓學生數小動物,由阿拉伯數字引入漢字,通過指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使學生理解常用量詞與數詞的搭配。當學生熟知課文時再采用不同的方法認識11個生字。
教學目標:
1.過觀察書上圖畫和正確、熟練地朗讀課文,學習常用量詞與數詞的搭配。
2.培養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的能力,學習用指讀的方法聽讀識字。
3.使學生感受童謠的韻律美。
教學重難點
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和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你們數學學數字了嗎?
出示數字卡片學生讀。
今天這節語文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和數字有關的兒歌“數字歌”(老師板書,指題目)。
二、看圖說話
孩子們,瞧這幅美麗的圖畫上都畫了些什么呀?喲!那圖畫上都畫了哪些動物呢?你能數出每種動物的數量各是多少嗎?
1.悄悄地和同桌說說。
2.指名說,師指導說一句完整的話。如“我看到圖上有8只蝦。”(根據學生的回答給所在小組加上星星)
3.師小結:哦,看你們說得這么棒,老師也想來數一數了。(滲透識字“數”、“一”、“個”,先跟讀再請會讀的同學領讀,并給予相應鼓勵)
三、數動物引入課文
農場里的動物不但品種多,而且數量多,有個粗心的飼養員數了半天也數不清,小朋友能幫他數一數嗎?請把課本翻到第7頁,同桌合作,在書上數一數每種動物有多少。
1.指名回答,學生上臺把圖上的動物指出來,并學動物的叫聲。(師引導說一句完整的句子并給予相應獎勵)
2.每回答完一種動物全體學生齊讀相應句子。
3.讀“兩匹馬”“三只小羊”“媽媽”“四只雞”“五只鴨““叫喳喳”“小蟲”。方法有:開火車讀、分組讀、讓會讀的同學領讀、男女分讀(師給予相應獎勵)
四、練讀課文
1.聽文錄音,(整體感知課文)尤其要聽清你不認識字的字音。在聽錄音時要用手指著每一個字,聽到哪,指到哪。(培養學生指讀習慣,滲透聽讀識字的方法。)
2.動作讀。看,農場里的動物多可愛呀!誰能學著它們的樣子來讀?你喜歡哪一種動物就學哪一種動物,四人小組討論一下(個別做動作讀)我們請女孩子一邊做動作一邊讀看看像不像?女孩子,起立!真棒!(師邊做動作)男孩子有勇氣跟她們比一比嗎?男孩子,起立!真是一群小演員!
3.自己小聲地讀一讀,把不認識的字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來。
4.有表情地讀。剛才,我們認識了10個數字,還看到了很多可愛的動物,多高興呀!你們高興的時候會有什么表情呢?有表情地來讀《數字歌》。
5.自己再讀兒歌,如果還有不認識的字,你可以向同桌請教,也可以問老師。如果認識了,就把記號擦掉。
6.誰愿意當小老師,帶著大家讀?注意:邊讀邊用手指著。讀后,你有什么收獲?
(引導學生進行自評,學有收獲的意識。)
7.看提示背誦。大家笑得真甜呀!現在,請把你們的課本蓋好,老師把數字歌藏起一部分,小朋友還會不會讀呢?同位互相試著讀一讀。(點擊去掉“牛、馬……”生背一句出一句)
8.看圖背誦。真聰明犝饣乩鮮Π咽字歌全都藏起來,小朋友看著能背嗎?(點擊兒歌消失)能背的小朋友起立,(齊背,背一句點擊出一句。)真了不起!
五、識字
1.你們學得真努力,課文里的字娃娃想看看你們是否真的認識它們了。瞧,他們偷偷的溜出了門。(從黑板上的課文中拿出一、兩、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他和誰是朋友?(不按順序出示,讓學生把這些漢字與黑板上的數字一一對應貼。再單獨拿每個漢字數字卡片讓生讀完返還到課文中。
2.孩子們,還有幾個字在跟我們捉謎藏,來看一看(出示卡片“小朋友”“數字”)每個詞兩生讀,再齊讀。
3.現在更難了,誰還會讀?(出示“小”“朋”“友”“數”“兩”“只”“個”這幾個字讓生單獨認讀。字為紅色,讀完貼在黑板上課文中的空白處)在讀“只”時,老師把“只’字放在課文中:三小羊、四雞、五鴨,(生讀。)誰還能照樣子說說?再讀“個”時,問生:看看周圍,你還能想到什么?(引導生聯系生活說出幾個用“個”做量詞的短語)你們不光字記的好,還能在生活中注意積累,真是很了不起。
4.字娃娃都回家了,你們還愿意讀課文嗎?同桌兩個人互相讀:如果都他讀對了,你就用你喜歡的方式,夸夸他。如果他不僅讀對了,而且讀得特別好,你可以獎勵他一顆小星星。如果他還有不認識的字,你就幫幫他。
(把評價的權利還給了學生,為他們交流情感、分享收獲、體驗成功提供了空間。
五、鞏固練習。
語方天地第13頁的連一連和說一說。
1.說一說這些日子的節日,讓會的學生說師指導說一句完整的話如“一月一日是元旦。”
2.全班跟說。
3.師給予鼓勵并在星級少年表上給所在小組加上星星。
4.師:今天大家表現得很好,老師為了獎勵你們想教你們唱首歌,放《數鴨子》。
六、布置作業。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童謠《數字歌》。同學們學的非常認真,非常好!同學們今天回家可以給爸爸媽媽當小老師,把這首童謠讀給他們聽聽。好不好?
[數字歌 教案教學設計(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7.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10.成語故事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