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壯的一幕
學情分析:
《悲壯的一幕》一課生動地記述了前蘇聯宇航員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在生命即將結束的最后兩個小時,面對熒屏中的親人,他控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從容不迫地向指揮中心的首長匯報這次飛行探險工作的感人故事。表現了對工作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和為祖國的科學事業甘灑熱血的獻身精神。課文描述得生動感人,學生易于從中受到教育和啟迪。
設計理念:
新課標提出:“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本教學設計以此為宗旨,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勇于探索,學習工作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態度,為科學事業甘灑熱血的獻身精神。
設計思路:
以品讀課文為主,引導學生感悟,從人物的對話、人物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對科馬洛夫的崇敬之情,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朗讀感悟,體會科馬洛夫為科學而獻身的精神,激發學生對科馬洛夫的崇敬之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能通過重點語段的朗讀品味深刻體驗科馬洛夫為科學而獻身的精神。
教學準備:
課文配套光盤、課文錄音。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茫茫宇宙,浩淼蒼穹,吸引著多少人去探尋。1967年8月23日,前蘇聯宇航員科馬洛夫駕駛聯盟一號宇宙飛船圓滿完成任務準備返航,這是多么另人欣喜若狂的一個日子呀,然而這一天,人們卻沉浸在了巨大的悲痛之中,因為這一天人們親眼目睹了名族英雄科馬洛夫殉難時那悲壯的一幕。這節課我們繼續讀《悲壯的一幕》一課。
2、回憶一下,課文具體描寫了哪幾個場面?(匯報工作、與親人告別、與全國人民告別)
二.品讀生情
(一)品讀“匯報工作”
1.飛船即將爆炸,科馬洛夫生命即將結束,縱使他有千言萬語,縱使他有太多的話想對親人說,科馬洛夫面對死亡,面對親人,面對全國人民,他還是控制住了自己,此刻,他最惦記的還是自己的工作,面對這樣一位英雄,最令你感動、敬佩的是什么?我們就先讀一讀第四小節和第五小節前四句“匯報工作”這個場面,輕聲地讀,直到讀出自己的感受為止,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書上。
2.把你的感受說給同桌聽聽。
3.集體交流感受,引導學生體會科馬洛夫為了工作忘記了飛船即將爆炸生命即將結束忘記了周圍的一切。
4.科馬洛夫這種對工作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不僅令地面指導員感動,更深深地感動了我們,請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讀一讀,再次感受、學習他的這種可貴精神。
(二)品讀“與親人告別”
生命多么寶貴,生活又是多么美好,科馬洛夫也有著對生的渴望,對生的眷戀,年邁的母親令他牽腸掛肚,體貼的妻子令他自責心痛,懂事的女兒更讓他放心不下。在生離死別的這一刻,親情更是展現得淋漓盡致,我們無不為之動容。認真朗讀與老母親、妻子、女兒告別的場面,讀到自己滿意為止。
選擇一個場面讀給同桌聽,請同桌指點指點。
1.向母親告別:誰來讀一讀這一部分?
指名讀,評議。
(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母親為什么心如刀絞,科馬洛夫笑在臉上,淚流在心里的悲痛心情。)
“她有太多的話要說,卻不知說什么好,老人心如刀絞,科馬洛夫又何嘗不是這樣,他強裝出笑臉來安慰母親,心里卻在不停地流淚。
教師范讀,體會母子之間難以割舍的濃濃親情。
2.與妻子告別:聽配樂范讀想象科馬洛夫與妻子告別的情景,說說妻子的表現, “抱著”話筒,為什么不用“拿著”?(非常痛苦的樣子。)
科馬洛夫只是深情地望著妻子,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啊!
3.如果說面對母親、妻子,科馬洛夫還能控制住自己的感情,可是面對懂事而又堅強的女兒,他的憐愛之心油然而生,這位頂天立地的英雄也落淚了。當他聽說女兒的志向,科馬洛夫又一次落淚了。此時的科馬洛夫多想陪伴女兒一起成長,多想傾聽女兒談談學習情況,多想親眼看到女兒實現自己理想的那一天,多想……
4.讓我們分角色朗讀他們那感人的對話。
(三)品讀“與全國人民告別”
1.與人民告別: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他的生命也在分分秒秒中消逝,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他把時間留給了人民。
2.誰愿意把這一部分讀給大家聽聽?指名朗讀。說說為什么讀得這么豪邁富有激情?
3.我們一起學著他剛才的樣子齊讀。
(四)科馬洛夫豪情萬丈地告別了深愛著的親人,為自己熱愛的科學事業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這是多么悲壯的一幕,讓我們再一次親眼目睹那悲壯的一幕吧!(課文配套光盤演示畫面)。
師述:人們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隨著這一聲轟響,科馬洛夫在或與光中,帶著他未完成的遺愿與親人永別了、與祖國人民永別了、與世界永別了,人類的航空事業中又多了一位英雄,此時此刻,你想對他說什么?
生自由發言。
三.拓展延伸
1.是啊,科馬洛夫不僅是前蘇聯人民心中的英雄,也是全人類人民心中的英雄。他不僅活在前蘇聯人民心中,也永遠活在全人類人民心中,讓我們永遠記住英雄的名字,永遠記住悲壯的一幕。
2.其實,在人類發展太空的歷史上,這類悲劇不是只發生一次,(實物投影)雖死猶生的太空英雄
人類航天事故一覽
●1960年10月23日,蘇聯“金星”號運載火箭發射時,發動機沒有按命令點火。為查明故障,幾十名專家接近火箭。突然,火箭發動機噴火,繼而爆炸,近百名軍人、科學家喪生。
●1961年3月23日,被確定為蘇聯第一個上太空的宇航員邦達連科在用酒精棉擦完身上固定過傳感器的部位后,隨手將它扔到了一塊電極板上,結果艙內燃起大火,他被嚴重燒傷,10個小時后死亡。
●1967年1月27日,美國阿波羅飛船在起飛時,艙內一個小小電火花引起滿艙大火。3名宇航員被活活燒死。
●1967年4月23日,蘇聯宇航員科馬洛夫乘“聯盟”號宇宙飛船飛行。飛船在返航過程中降落傘失靈。科馬洛夫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在執行空間飛行任務時獻身的宇航員。
●1971年6月,蘇聯的“聯盟”號飛船與“禮炮”空間站對接飛行24天后,在歸途中因密封艙漏氣,而宇航員又未穿宇航服,結果3名宇航員靜靜地死在艙內。
●1980年3月18日,原蘇聯“東方”號運載火箭在普列謝茨克發射場進行燃料加注時發生爆炸,45名技術人員當場被炸死,另有5人送往醫院后死亡。
●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在升空第七十三秒后,由于右側助推火箭密封裝置出現問題,造成燃料外泄,航天飛機被炸成碎片,墜入大西洋。7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
3.作業:探索宇宙充滿了危險,但永遠抵擋不住我們前進的腳步,請廣泛收集人類探索宇宙的資料,以“宇宙之旅”為主題出一份手抄報,籍此表達我們對他的敬意。
板書設計:
悲壯的一幕
人民萬歲!科學萬歲!
[悲壯的一幕(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真情一幕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