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課文空白訓練學生寫作能力

發布時間:2017-11-1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摘要】課文中的“空白”是指課文中某些內容有意不寫,或寫得簡略。述述描寫留有發揮余地的地方。這種“空白”往往存在于詞、句、畫中,為學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間。教師可利用教材中的內容,適時地引導學生推測、構思,以習作的形式把“空白”補充出來。這樣既充分利用手頭的教材,又能借助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激發學生習作的靈感和欲望,有利于降低習作的難度。

【關鍵詞】空白  想象  拓展  習作

課文中的“空白”是指課文中某些內容有意不寫,或寫得簡略。述述描寫留有發揮余地的地方。這種“空白”往往存在于詞、句、畫中,為學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間。教師可利用教材中的內容,適時地引導學生推測、構思,以習作的形式把“空白”補充出來。這樣既充分利用手頭的教材,又能借助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激發學生習作的靈感和欲望,有利于降低習作的難度。

一、描繪詞義,拓展想象

課文中的一些中心詞語,往往起著統領句、段乃至全篇思想內容的作用。如何讓學生抓住這樣的詞語,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呢?教師首先讓學生初步理解這些詞的含義,然后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作出一定的描繪,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中的“飽經風霜”一詞,我先讓學生利用工具書,了解這個詞的大意,然后引導學生:“你們見過拉黃包車的車夫嗎?誰能想象一下飽經風霜的車夫是什么樣的?” 學生在預習中已對車夫有了初步的認識,經過思考討論,在家紛紛發言:“我雖然沒見過車夫,但我想象車夫因為長期風吹日曬雨淋,臉一定是古銅色,滿臉皺紋,皮夫黝黑黝黑的;他雙手因為天天拉車,一定布滿老繭。”“我想象車夫頭發亂糟糟的,凍得發紫的臉上布滿了皺紋,灰白色的嘴唇抽動著,粗糙的手上布滿了繭子,衣服上打滿了補丁,他的腳往下淌著血,露出痛苦的神情。”“我想象車夫約摸三十歲,但他的頭發亂蓬蓬的,臉色蠟黃,一雙眼睛深深地陷在眼窩中,嘴唇蒼白,沒有一絲血色,臉上布滿皺紋,一身寒酸的衣服打著大補丁,渾身散發出一股汗臭味。”

學生從人物外貌、神態等方面進行了拓展想象,將“車夫”這一人物形象描述得非常具體、生動。 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拓展了他們的想象力,訓練了他們的表達能力。

二、擴展情節,再造想象

有些課文由于表達的需要,某些地方寫得相當簡單,甚至出現略去情節或跳躍情節的情形。因此,我鼓勵和引導學生住這些“空白“,進行合理構想,或補充省略的情節,或把簡單的部分具體化、形象化,進行再造想象。這種想象不是盲目地擴展情節,而是圍繞文章中心,加以想象。例如《凡卡》一文中有這樣一句:“這個禮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條青魚,我從尾巴上弄起,她就撈起那條青魚,拿嘴直戳我的臉。”本來小凡卡收拾魚無論從哪兒弄起都可以,但老板娘偏偏無中生有,找小凡卡的茬。在這里,富人的狠和窮人的可憐無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因此,我要求學生以《收拾青魚遭打》為題,從人物的神態、語言、心理等方面進行想象,描寫凡卡受打的情形,從而獲得了知識上融合貫通和感情上強烈共鳴的效果。

三、圍繞圖畫,創造想象

小學語文課文幾乎都配有相應的插圖,有一幅、兩幅,甚至多幅,這些圖畫有于學生理解抽象的文字。同樣,學生要閱讀抽象的文字中,又在頭腦中把它們還原為極具個性的圖畫。而有的課文插圖多而文字少,教師利用文字少這一“空白”,引導學生進行直觀圖畫與書面語言的交換,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不失時機地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如看圖學文《黃山奇石》,講的是黃山有無數的奇石、怪石,十分有趣,且景色神奇。課文配有四幅圖,其中第一幅圖是黃山景觀照片,課文里只寫一句:“那里景色秀麗神奇。”教學時我以《黃山景觀》為題。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圖片,同時輔以圖片資料、幻燈錄像等手段,把學生帶入山峰聳立、樹木蒼翠,讓學生圍繞圖畫展開想象,然后引導學生根據想象,具體細致地描繪出黃山的秀麗景色。

四、續寫結尾,延伸想象

有些課文雖然已經結尾了,但意猶未盡,留下了耐人尋味的“空白”,給人以深思遐想的余地。教學時,我引導學生通過想象去填補“空白”,以原文的終點作為習作的起點,聯系課文和自己的生活經驗,展開合理的想象,延伸課文的內容。如《窮人》一文的結尾,漁夫催促妻子桑娜去抱鄰居西蒙的兩個孩子,但桑娜一動不動地坐在那兒,最后桑娜說:“他們在這里啦。”桑娜拉開帳子。我引導學生思考:漁夫和妻子桑娜收養了鄰居西蒙的兩個孤兒,以后的日子怎么過,相信此時此刻同學們的心中都充滿了無限的憂慮。請大家展開想象的翅膀,續寫“桑娜拉開了帳子”以后。學生們很快展開想象,為漁夫一家設想了兩種命運。

第一個版本凄諒篇。設想是沿著課文原意續寫課文。如有學生寫道:自從桑娜家收養了西蒙的兩個孩子后,他們的日子就越來越難熬了。桑娜整天忙個不停,既要照顧七個孩子的生活,又要打掃家庭衛生,稍有空閑就在家里給孩子門縫補衣服,給丈夫修補撕破了的魚網。桑娜頭上的白發多起來了,皺紋也悄悄地爬上了額角。她很擔心這個家什么時候會崩潰。 

漁夫為了維持這個家庭的生活,他總是冒著危險拼著命起早貪黑的去打魚。老天爺好像要故意作弄漁夫一家,一連幾天,漁夫打魚都是收獲甚微,漁夫和桑娜眼看著家里快要揭不開鍋了,但他們寧愿自己忍饑挨餓,也不讓孩子門受委屈。桑娜尤其對西蒙的兩個孩子特別關心。 

時間一天天過去了,終日勞累的漁夫終于累倒了。家里沒錢看病,漁夫就只能在家拖著,可病情越來越重。這可急壞了桑娜,他一邊向鄰居借錢求醫,一邊照料丈夫和孩子。漁夫的病稍為好轉,就急著駕小船出海,碰巧遇上風暴,漁夫再也沒有回來。桑娜幾乎徹底崩潰了,這個家沒有了依靠。一個堅定的信念讓桑娜勉強地支撐著,那就是七個孩子。

桑娜餓加上疲勞,也病倒了。一個星期后的一個夜晚,一切都是那么寧靜,桑娜幫孩子們最后蓋好一次被子,便永遠永遠地躺下了……至于這七個孩子,也只能靜靜地睡著,他們才那么小--最大的不過五歲,沒有人有能力去同情他們了……

難道這就是窮人們悲慘的命運嗎! 

第二個版本是善良理想篇。如有學生寫道:一晃幾年過去了,桑娜的七個孩子也漸漸長大了,他們都很懂事,也十分體貼、孝敬父母。孩子們有的幫助父母出海去大魚,有的幫助父母上街去賣魚。西蒙的兩個孩子也很勤快,總是幫著桑娜掃地、收拾家務,學著修補魚網。漁夫和桑娜的苦日子總算熬到了頭。一家勤勤懇懇,每到年底都能有所積余。那些曾進經幫助過桑娜的鄰居們看到他們漸漸有了好轉,都為漁夫和桑娜感到高興。漁夫和桑娜也始終不忘那些幫助過他們的鄰居,常常給那些窮苦的鄰居們送魚、送菜。 在這并不富裕的漁民村里,漁夫和桑娜關心貧苦、樂于助人的品德得到漁民們的頌揚。

 總之,教師要善于捕捉課文中的“空白”,適時了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這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參考書目】 

《寧夏教育雜志》

《小學語文教學》

 

[利用課文空白訓練學生寫作能力]相關文章:

1.小學生課文優秀教案

2.課文百衲衣閱讀訓練

3.小學生成語故事課文

4.學生課文gkhjqx拼音教學教案

5.利用分歧造句

6.如何提高文秘的寫作能力

7.利用嚴寒造句

8. 合理利用資源的口號

9.空白的同義詞

10.簡歷空白模板

久久免费视频关看,两性色福利午夜视频免费,久久久免费Av电影,久久依然免费视频了
中日高清字幕一区二区版在线观看 | 亚洲AV综合A国产AV中文 | 中文字幕一级特大黄 | 亚洲制服祙在线 | 亚洲日本va在线视频观看 | 亚洲欧美中文幕乱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