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儀休拒收禮物
(主備:吳冬梅 審核:徐立良)
教學目標:
1.能分腳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11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獨幕劇的特點,學會閱讀劇本。
4.理解公儀休最后一段話的含義,學習他清正廉潔的品格。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公儀休清正廉潔的崇高品質。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 3 月 29日 總38 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
2.介紹劇本常識。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
要求:
A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B劃出有疑問的地方。
2.檢查自讀效果。
A 出示生字詞,正音。
B指名朗讀對話,學生評議。
C教師指導讀長句。
3.再讀課文。
思考:你明白了什么?還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4.交流:
A這已課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B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地點?有哪些人?
C故事分為幾部分?
D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三、學習第一部分
1.自由讀,看看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公儀休特別愛吃魚?
2.學生回答。
3.指導朗讀。
4.指名表演。學生評議。
5.再進行朗讀訓練。
四、作業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3月30日 總39課時)
一、激趣導入
1.讓學生說說故事的主要情節和人物。幫學生理一下上節課所學內容。
2. 能不能用一個詞語或一句話來說說公儀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比如公儀休:愛吃魚。清正廉潔。聰明機智。)這些都能從文章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二、快速讀劇本,邊讀邊劃有關語句。
1.學生自由讀劇本。
2.交流所得,把握人物個性特點
其間幫學生理解諸如:公儀休為什么不收鯉魚那段經典的話語;管家為何要送鯉魚給公儀休,為何偏偏送的是鯉魚;公儀休是如何拒絕的等等有助于把握人物個性品質的問題。)
三、讓學生有感情地讀自己要扮演的角色的臺詞。
四、表演。
1.分配好角色,大家當導演,有什么話想對演員說(說表演的要點)。(如時間緊就演公儀休拒收禮物一段)
2.表演
3.點評。有沒有把大家的意圖演出來。
4.學生對照看自己還需改進的地方,再反饋表演,要求要加進自己的語言和動作。
五、明理
追問:公儀休拒收禮物的原因你明白了沒有?你認為公儀休是個怎樣的人?你以后會怎么做?
六、課后試演課本劇 。
板書設計:
10 公儀休拒收禮物
(獨幕劇)
愛吃鯉魚
清正廉潔 以身作則
拒收鯉魚
教學反思:
《公儀休拒收禮物》一文上完后,我問學生:“現在,假如你是公儀休,你會收魚嗎?” 學生:“不會。”我問:“為什么?”一個學生回答:“我也覺得受賄是不合算的。”另一個學生回答:“我覺得這樣做,可以保住我的官位,我還可以做個清官。”又有一個學生說:“我認為這樣做很清廉,對于其他做官的一個是榜樣,我做宰相的不瞎收人家的東西,如果有別的官受賄了,我就可以批評他、懲罰他,甚至不讓他做官了,可是如果我也受賄,我怎么管別人呢?”還有一個學生說:“我覺得這樣做,可以保住我的官位,我還可以做我的宰相,別說魚了,我還可以享受別的美味呀!如果收了別人的東西,犯了法,不要說工資,就連魚也沒有吃的。”這些語言,就是學生的感受,也是建構自己課程的成果,我認為這也是語文學習的目的。
[《公儀休拒收禮物》教學設計及反思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0.蘇教版bpmf教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