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臨澤曹莊小學 張麗紅
擔任班主任至今,回想與五十六名學生朝夕相處的日子,我深深地體會到教書難,育人更難。這些學生從小學升入育才中學,告別了孩童時代,從而適應一種快節奏的學習、生活環境,是人生中的一個關鍵性的轉折。進入中學后,他們有的很快跟上了“潮流”,有的卻很難適應這種新的學習環境,從而出現了學習、行為習慣較差的學生,甚至帶來了不良的影響,即所謂的“問題”學生。
客觀地說,在一個群體中,由于自身條件和外界環境的影響,造成學生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學業成績等方面都存在差別。因此,“問題”學生的存在具有必然性、客觀性和普遍性。概括起來,問題學生一般有以下幾種心理成因:
一、自卑心理
“問題”學生由于學習成績落后,或犯過錯誤,受到他人的指責,常處在“四面楚歌”的環境中,自己不如其他的同學,心里總感到很壓抑,總愛把自己的弱點與其它同學的優點對比,心里失去平衡、心態消極,在學習、處事方面不能放開,造成學習效率低,自己的行為、學習成績得不到認可和重視,興趣受到挫傷,產生惡性循環。比如,我班有一名同學,父母離異,由于他家較遠,必須住校。該生在小學時,在學習方面是佼佼者。進入中學后,自己的行為習慣、個性心理等表現與別人大不一樣。通過住校及其它一些集體活動,他的缺點顯露無遺,隨著時間推移,學習成績一落千丈,進而產生自卑心理。但為了引人注意,他上課不時地接話、搞怪態,并在家里時常談別人父母如何有錢。這樣的學生為了尋找心理滿足,達到暫時的心理平衡,他們就設法在另一方面表現自己。
二、戒備心理
問題學生由于多次的失敗,屢遭挫折,有時做了好事,學習成績有了進步,沒有得到應有的肯定和表揚,他們就感到老師不喜歡自己,認為自己在班里是多余的人。他們感到表揚、獎勵沒有自己的份,只有挨批受罰才是自己唯一的專利。不管自己怎樣努力和上進也是枉然。所以對老師經常處于猜疑、怨恨的緊張狀態之中,久而久之,與老師之間形成了一道鴻溝,他們從心眼里聽不進,也不想聽老師正確的教育,整天是躲躲藏藏,有意回避躲閃老師。這種學生在我班也有多人出現,尤其是一些內向的學生(女生居多),表現尤為突出。這里不作多述。
三、逆反心理
- 教師對問題學生靠權威壓服、或靠體罰、變相體罰等過激行為,都會造成學生的畏懼、恐慌和防衛等不正常心態的形成,誘發導致學生反權威、反說教的逆反心理,他們對老師的教育產生懷疑,對正確的管教產生抵觸,對班集體冷漠,不關心,與老師感情疏遠,甚至產生對抗和敵意。老師要求做的事,他們偏偏不做,即使強迫做了也做不好,而老師要求不做的,他們反而積極去做。我感到,具有逆反心理的學生表現程度不盡一樣,有的很明顯,有的表面應付,在行動中不聽指揮。逆反心理非常強烈的學生是老師、家長最難教育和改變的對象。
四、虛榮心理
育才的學生在小學都是佼佼者,是老師、家長曾經表揚、關心、愛護、贊美的中心人物。然而,進了人才濟濟的育才學校以后,有些同學保持了原有的優勢,又有些同學相對落后了。剛開始時,落后的學生還能找到各種“借口”,以表明自己還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過多次驗證,他們確實落后了,怎么辦?有些同學開始“造假”,對家長謊報成績,考試、作業總想看看別人的。以此換取老師、家長的暫時表揚,實際危害無窮。久而久之,形成虛榮心理。
以上這些心理障礙,是問題學生的種種表現。教育轉化問題學生,要認真研究矯正學生心理障礙的方法和對策。我認為,其最好的辦法是師愛。師愛是學生接受教育的橋梁,也是形成班集體的前提。
這里,圍繞師愛這一主題,總結以下對策:
1、愛字當頭,以誠相待
教育的關鍵是愛字當頭,沒有教師的愛,就沒有教育,也就沒有差生的轉化。愛是一種巨大的改造力量,愛能使堅冰化水,頑石變玉。教師只有愛字當頭,誠心相待學生,掌握差生自尊心強而又得不到尊重的心理矛盾,用體貼與愛撫的態度對待差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彼此尊重、相互溝通、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持之以恒,問題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鴻溝完全可以填平,問題學生戒備性的心理障礙也是完全可以矯治和清除的。
2、找閃光點,催之上進
問題學生的心理,思想中并不完全都是消極的因素,也有積極的因素,即閃光點。我們要努力透過消極因素的迷霧,去捕捉發現差生的閃光點,點燃他們心靈中的星星之火,星火燎原之勢勢必形成,并驅散消極因素的迷霧,現出他們金子般的耀眼光華。對于問題學生貫徹多表揚少批評,多贊許少指責的原則,對他們小小的進步,點點的成功,教師都要善于發現,并及時的給予肯定和鼓勵,這樣學生會從內心體會到進步的高興和成功的喜悅,進而充滿希望和信心,揚起學習和生活的風帆,逆反心理障礙就會得到根本的轉化和矯治。關于這點,我在自己的教育實踐中,能經常使用,找不同人的閃光點,效果很好。以至于差生感到不好意思再去做一些行為不當的事,或者內心又找到了自信的感覺。
3、培養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
在我班,有些問題學生,在學習上經常處于落后地位,有時雖然做出極大的努力,也無法超過其他同學,于是產生了厭學、懼學的病態心理,奮發向上的動力不足,甚至完全喪失學習的信心和動機。對此,我積極培養與調動他們的學習動機,加強學習目的教育,從而激發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需要和興趣,逐步形成正確的學習動機,產生強烈的求知、學知的欲望。
此外,單從我所教授的英語課來講,對于每節課我都認真鉆研教材、教法,努力活躍課堂氣氛,盡可能地讓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師生良性互動,讓每一位學生都在課堂中進行最佳地發展。
4、善于寬容學生,給他們一點自省空間
在與學生交往中,我觀察到,學生由于認識上的偏頗,環境的不良影響,以及心理和生理發展的不平衡等多種原因,出現了一些錯誤。但是他們不因為有了過失就失去了自尊心。相反,在犯錯誤以后,變得更敏感、更自尊、更關注老師對自己的態度。并且有些學生能夠從所犯的錯誤,所產生的不良后果中重新認識評判自己。如果這個時候,還一味地嚴厲訓斥、指責肯定會刺傷學生的自尊心,影響他們的思想和情緒,甚至導致嚴重的逆反心理。因此班主任一定要表現出一定的風度,該寬容時要寬容,在和風細雨中使學生認識到錯誤,及時改正,達到良好的教育目的。即使學生一時還難以認識自己的錯誤,老師應當在制止了其錯誤言行以后,也應當給學生一段思想認識的時間。雖然一時難以奏效,但是卻不會因嚴厲的批評,訓斥而形成對立情緒。我想,班主任與學生的關系不應該是“貓”與“鼠”的關系,而是一個和諧的集體。恰當地運用寬容,給學生一個自省的空間,一個反思的余地,通過這種“欲擒故縱”的手段,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理想境界。
通過一年班主任的工作,我確實體會頗多,人是有情感、有思想的,尤其現在的中學生思維敏捷、觀察力強,要打動他們,轉化他們,確實需要很多心思。針對這方面的各種理論和對策可能很多,但我想,最終需要付出的是教育者的愛。讓愛來點燃問題學生心中的明燈,讓他們感到師愛的溫暖,前途的光明。
[班主任工作:讓愛點燃問題學生心中的明燈]相關文章:
2.
3.黑板報孔明燈
4.放飛夢想點燃青春散文
10.耐心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