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課/數學游戲,實踐活動課 教案教學設計(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6-8-18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課題 練習課 課時 四        (25)

教學目標:對面積的知識進一步掌握和靈活運用。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重點難點:

1、 對面積知識進一步掌握和靈活運用。

2、 進一步感知數學知識在日程生活中的應用。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 復習回顧:

 1、 回顧本單元知識。

 

2、用手比劃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3、想象7公頃   7平方千米的大小。

4、面積:

長方形面積=長*寬

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

(一) 選擇合適的單位填空。

(二) 補充:

1、 教室的面積約是56(  )

2、 手帕的面積約是4(   )

3、 課桌的面積約是40(   )

4、 小林的身高是138(  )

(三)選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1、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他的周長是(  ),面積是(   )

2、用以根長4分米的鐵絲。圍成一個最大地正方形,周長是(  )

3、測量和計算面積的大小要用(  )單位,測量線段的長短要用(   )單位。

(四)應用練習。

1、 完成書第52頁第4題,第53頁第6、7題。

2、 小組活動。

在釘子板上讓學生動手圍一圍,把圍得長和寬和面積都記錄下來。

第4題,答案不唯一,幫助利用學生的答案理成表格,觀察,發現事實。

第6題,關鍵是怎樣計算客廳地面有多少塊地磚。引導學生說出方法的多樣化。

2、53頁第6題,仔細讀題,問:計算時應注意什么?

問:怎樣數才能數正確?

提示:有序的數,數和算相結合。

3、 第7題在學生算法的基礎上,運用平移知識變成一個長方形,利用大地減去小的就得到綠地面積。

二、 總結:

三、 1、學生談自己的收獲,提出不懂的問題。學生自愿說。

3、 老師總結:今天我們嘗試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了面積換算的必要性。鞏固了面積換算的必要性,鞏固了面積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特別是平方千年米和公頃、公頃和平方千米之間的關系。要聯系它們的定義去記憶。

回顧常用的面積單位及進率,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土地面積單位

學生比畫、想象

學生獨立完成填空,集體訂正,說一說你是怎么做的?

指名回答:其他學生手勢比畫對錯。

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獨立解答,在此基礎上發揮小組的作用。

小組合作、討論:觀察表格說以說你有什么發現?

交流匯報

對表格數據的理解體會。

獨立思考,交流展示。

板書設計:

長方形面積=長*寬

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

教學反思:

課題 數學游戲,實踐活動課 課時 四             (26)

教學目標:

1、 通過活動,對面積和周長的知識能夠進行區別和正確的應用。

2、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分享數學活動的經驗和良好的情感體驗。

3、 進一步體驗數學知識的趣味性,增強血色懷念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 對面積和周長的知識能夠進行區別和正確的應用;培養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分享數學活動的經驗和良好的情感體驗。

2、 面積的計算,周長的知識,能夠進行區別和正確的應用。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數學游戲

書第54頁,主要目的:(1)復習面積與周長的意義;(2)能夠畫出多種形狀不同的圖形,需要充分發戶想象力;(3)體驗面積相同的圖形的周長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的事實。

   學生作品一一展示,進一步體會科學事實。分享成功的喜悅。

讀題,從題目中你明白了什么?

想一想,畫成的圖形可能是什么形狀?

學生獨立操作,小組討論,展示學生作品。

算一算這幾個圖形的周長,從中你有什么發現?

一、 實踐活動。

1、 設計鋪地磚的方案。

2、 鼓勵學生獨立完成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活動。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分享數學活動和經驗和良好的情感體驗。這是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重要性。

2、畫圖,設計圖形。

通過畫圖,懂得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都可以鋪滿整個長方形,但并不是隨便什么形狀的圖形都能鋪滿整個長方形。

設計圖形時,先進行設計,并且要鋪滿整個長方形。

二、 鞏固拓展。

補充題:

(一) 判斷對錯。

1、周長相等的長方形,面積一定相等。(   )

2、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          (   )

3、正方形的邊長擴大2倍,面積也擴大2倍。(  )

(二)填空。

4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60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7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30平方米=(  )平方分米

7平方千米=(   )公頃

三、 全課總結。

1、 談自己的收獲,學生自愿說。

2、 提出不懂得問題。

3、 學生評價自己,別人或老師。 明確操作要求。

明確所畫圖形的形狀。

學生自主獨立參與,設計自己喜歡的圖形。

按照題中的提示,計算出面積和周長。

質疑:面積相同,周長一定也相同嗎?

交流匯報:

面積相等的圖形,形狀不一定相同,面積相等的圖形,周長不一定相等。

1、鋪地磚

   認真審清題目要求,獨立嘗試完成;展示作品;得出結論。

   問題的解決:

生1:廚房的面積就是90塊地磚的面積的總和。

生2:求出一塊地磚的面積。2*2=4(平方分米),再求出90塊地磚的面積4*90=360(平方分米)

問題2的解決:

生3:因為廚房的面積不變,求出方案二中一塊地磚的面積,要求要多少塊?所以是3*2=6(平方分米),360÷6=60(塊)

問題3的解決:

生4:第一種方案用了5×90=450(元)。第二種方案用了 7×60=420(元),所以第二種設計 方案比較便宜。

2、畫圖,設計圖形。

自主完成,小組交流,全班展示。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匯報,全班訂正。

板書設計

1、周長相等的長方形,面積一定相等。(   )

2、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          (   )

3、正方形的邊長擴大2倍,面積也擴大2倍。(  )

(二)填空。

4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60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7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30平方米=(  )平方分米

7平方千米=(   )公頃

課題 分一分(一) 課時 五         (27)

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和直觀操作,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體會學習分數的必要性。

2、會用折紙、涂色等方式,表示簡單的分數。

教學重點: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體會學習分數的必要性。

教學難點:會用折紙、涂色等方式,表示簡單的分數。

一、創設情境

    本學期初始我們學習了什么是小數,還知道什么是整數、自然數。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種新的數,叫做分數。

二、引導探索

(一)分一分

1、2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幾個蘋果?

2、1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幾個蘋果?

3、討論:你能用什么方式表示一半呢?

(二)涂一涂

(三)折一折

1、用依仗正方形的紙折出它的1/2,與同伴進行交流。

2、一張正方形的紙平均分成4份。小組討論:

(1)把其中一份涂上顏色,涂色部分就是這張紙的1/4。

(2)把其中的兩份涂上顏色,涂色部分就是這張紙的(  )/4。

(3)把其中的三份涂上顏色,涂色部分就是這張紙的(  )/(  )。

(4)把這張紙的4/4涂上顏色,即是涂了這張紙的多少?

3、介紹分數:像1/2,1/4,2/4,……都是分數。

(四)說一說、寫一寫、讀一讀。

三、拓展應用。

1、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涂色部分,并讀一讀。

2、按分數把下面各圖形涂上顏色。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在本課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自己動手去“分”的過程有極大的興趣,這一點的教學符合“在學生操作過程中理解知識、學會知識”。

 

久久免费视频关看,两性色福利午夜视频免费,久久久免费Av电影,久久依然免费视频了
亚洲欧美综合久久久久久小说 | 中文欧美乱码伦视频免费 |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 | 婷婷色一二三区波多野衣 | 日本乱理伦中文三区 | 日韩欧美有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