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端午作文(精華)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作文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作文 篇1
端午節在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又叫端陽節,有很多奇特習俗,接下來,然后就讓我來為你們介紹介紹一些習俗吧。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是一首有關端午節的民謠。
全國各地人民過端午節的習俗大同小異,而端午節吃粽子,古往今來,中國各地都一樣。
如今的粽子多種多樣,璀璨紛呈。現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殼包糯米,至于內含的.東西,則根據各地風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圓粽、肉粽、水晶粽等等。到了端午節,我們可就能一飽口福了。
端午節的許多習俗與“五”這個數字緊緊地聯系在一齊。
比如說端午節那一天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
端午節小孩要佩戴香囊,傳說有辟邪之意,實際是用來當佩飾用的,然后以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扣成索,做出各種不同形狀,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南京過端午,每家都會準備一盆清水,在里面加兩枚鵝眼錢和一些雄黃,家里的大大小小每個人都要用這種水洗臉,稱為“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眼疾!
看了我的介紹,你們明白一些有關端午節的習俗了嗎?
端午作文 篇2
今天是端午節,我和爸爸媽媽去姥爺家吃午飯。一開飯,姥姥就端上來一盆自己包的粽子。我見后很高興,急忙伸手拿了一個大的,剝開粽子葉就咬了一大口。姥姥包的粽子里有蜜棗、花生和紅棗,非常好吃。
這時,姥爺說:“先別忙著吃,誰能說說端午節的由來呢?”我忽然想起了前幾天看過一本關于端午節傳說的書,于是我便脫口而出:“我知道!我知道!”。
原來,在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是“春秋五霸”之首。因為楚國的實力最強大,有雄兵百萬,戰馬無數,戰車千乘。屈原就是楚國的一個大臣。屈原給楚王獻了許多有利的政策,昏庸的楚王都沒有采納。有些大臣對楚王說:“大王,如果你聽了屈原的話,楚國將毀在屈原的手里,連您都活不成了!”楚王便將屈原削職為民,逐出京城。從此以后屈原便被流放在一個小村莊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屈原也老了。在屈原晚年時,楚國被秦國滅亡了,屈原很傷心,便來到汨羅江邊,發出了“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慨,投江自殺。
人們聽說屈原投江了,便跑到江邊,往江水里仍許多粽子,以免江里的魚把屈原的尸體給吃了。屈原升天以后,玉皇大帝便將屈原封為“江神”。因為屈原投江那天是農歷五月初五,以后人們每年這天都包粽子來紀念屈原,這就是現在的端午節了。
我邊吃著粽子,邊給大家講屈原的故事。這時,媽媽又問:“那屈原身上有什么值得我們學習和紀念的呢?”我冥思苦想,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姐姐則若有所思的說:“我們要學習屈原寧死不屈的精神。”我忽然心頭一亮,接著說:“還有堅持真理的精神。”
大家紛紛說對。姥爺又說話了:“過端午節的意義,不僅僅在于一家人熱熱鬧鬧地吃粽子,更重要的是要把屈原的精神一代一代傳下去!”
端午作文 篇3
我的家鄉在南方的廣西,家鄉的端午到處都是人們討論包粽子的話題。總之人們都在忙著準備呢!我家也不例外,媽媽買粽子葉、婆婆切臘肉、剝花生,爸爸買糯米。
吃過晚飯,我們一家圍坐在一起,開始包粽子了。我驚奇地問婆婆:“怎么會有紫色、紅色、黃色的糯米呢!”婆婆說:“那得靠兩種植物了,按照我們民間的說法,第一種就是羊咩咩花了,第二種就是小定葉,大家別看它的名字怪怪的,其實它還是個魔術師呢!你從外表看是看不出來是什么顏色的,要煮了才知道它的.顏色是可以改變的,有玫紅色、紅色、紫色、還有的時候是紫紅色的。”“這么神奇呀!”婆婆又說:“不一定,最關鍵的一點是,包好粽子后,一定要用水泡六、七個小時,這樣煮出來的粽子才又香又好吃。”
第二天一大早,家家戶戶都在煮粽子,打開房門,到處都充斥著粽子的芳香,就連身上仿佛洗過粽子浴,帶著淡淡的清香,這就是我家的端午節。
【端午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端午作文03-24
端午作文[精選]01-19
端午作文(精選)01-19
【經典】端午的作文01-06
【經典】端午作文01-08
端午作文【精選】01-13
端午作文(經典)01-12
端午的作文(經典)01-01
[經典]端午的作文02-29
端午作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