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習俗小學作文

時間:2025-03-21 09:29:34 習俗 我要投稿

關于春節習俗小學作文6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節習俗小學作文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春節習俗小學作文6篇

春節習俗小學作文 篇1

  原來,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朝和清朝時已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大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而子時是農歷正月初一的開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春節吃餃子有很多神奇的傳說。一說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辟地,結束了混沌狀態。二說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三說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捏土造人時,由于天寒地凍,人的耳朵很容易被凍掉。為了使人的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便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兒,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人的嘴里咬著,這樣才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著吃。

  其實,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美食,深受老百姓喜愛,民間就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春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美食。究其原因:一方面,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另一方面,餃子有餡,便于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里,以寄托人們的新年祈望。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有些地方春節吃餃子時,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餅,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征三陽開泰;吃魚團、肉丸和發菜,象征團圓發財。還有些地方吃法很獨特。如:在我國河南的一些地區,將面條與餃子一起煮著吃,取名“金錢穿元寶”。你說有趣不有趣?

  看來,愛吃餃子真不錯!查著查著,我又想吃餃子啦。

春節習俗小學作文 篇2

  真是好不容易盼到了臘月三十,離春節又近了一天。這一天,可以算得上是春節的前奏了。

  在這一天里,家家戶戶都要在門口貼上紅紅的對聯,人們都要穿上新買的衣裳。大人們要準備好各種年貨:栗子、水果等,菜品也不少。這一天,在外邊做事的親人,都要趕回家來吃一頓豐盛的團圓飯。夜里,家家都不會有什么人睡覺,都要守歲,一桌人圍坐在桌子前,你談談我,我談談你,是多么有趣啊!

  當時針指向十二時,一年的高潮就到了:凡是家中有花炮的都要搬出來放,一發又一發的禮炮升上天空,一陣又一陣的響聲打破了夜的'沉寂。

  天亮時,家家戶戶都喜氣洋洋,人人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大人們都忙著準備午飯和招待客人,而小孩子們則三個一群五個一隊地從這家跑到那家。

  到中午時,一家人圍坐在一張又大又圓的餐桌旁,一邊享受著美食,一邊歡快地聊天。

  下午,小孩子們一群一群地來到各家各戶拜年,有的手中還會拿上一條小金魚……

  晚上,一家人又圍坐在桌子旁笑看春晚,顯得格外美滿幸福。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春節可真體現出了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厚久遠啊!

春節習俗小學作文 篇3

  我的家鄉在江門,那里,每年春節,市民們舉行的活動可多了!

  農歷年的最末一天稱除夕,江門習俗稱“過年”。

  除夕前人們就忙碌各式年貨了:買雞、鴨、鵝、魚肉、衣飾、家具、器皿、畫、春聯……樣樣都有。餐桌上擺的大魚大肉和糖果,讓人直流口水。

  人們還會買柑桔、青橄欖那些象征吉祥如意的水果。

  舊俗過后,男的必新理發,女的'必“挽面”。

  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和“述職”之時。是日起,家家戶戶大掃除,用物和被帳都行清洗,謂之“采囤”。

  春節外出的家人一定要趕回來團聚。家里還會吃團圓飯。

  如果是晚農家的水缸要貯滿水,米缸要填滿米,燈火不能熄滅,這樣才能年年好運氣。

  農歷二十三晚,俗稱小年夜,人們為表示灶君一年來保護各家各戶灶火不斷、飲食平安的謝意,在灶君向玉皇大帝述職時,特地給他賤行。謝灶要擺設貢品,主要有:一碗清水,一碗白米,幾棵帶尾葉的甘蔗,還有炒米餅、柑桔、紅糖和一封利是,以及一份“灶君疏”,大意是向灶君請罪,請他上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這就是謝灶。

  說了這么多,也該說花市上了。

  臨近春節,香港人都喜歡按照習俗購買年花,取其“花開富貴”之意。

  那香港的花市和江門的花市有什么不同?人們可以趁到香港過新年的時候去人潮擁擠的地方年宵花市湊湊熱鬧,看看那金橘、水仙、牡丹、芍藥的年花,以及近年流行的“五代同堂”,據說桃花能為未婚男女帶來“桃花運”,連著葉子的柑桔則代表姻緣“開花結果”……

  哎!不說這么多了,喉都干了,喝點水,自己查閱吧!我們江門可是有數不清的習俗哦!~~

春節習俗小學作文 篇4

  春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忙碌起來。有的在大掃除,有的在貼對聯,還有的在準備年夜飯……

  先說大掃除吧,我覺得我家的大掃除很有特點。我老爸以前不干家務的.。可是過年了,爸爸不得不出手。你瞧我家的地板立刻變得亮鏜鏜,一連幾天都是干干凈凈的。

  我以前不知人們為什么要貼對聯,后來才知道為了過年喜慶,新的一年里好運才這樣做。我也覺得貼對聯非常好看。

  麥油脂是臨海過年時的特色小吃。先把面粉和濕,最后把它攤成一張張的薄餅,再把各種各樣的蔬菜包在里面卷起來吃,,真好吃!

  “爆竹聲中一歲除”說的就是放鞭炮了。除夕晚上,我和哥哥姐姐一起放小鞭炮了。哥哥把一個劃炮點燃扔出去,“啪”的一聲炸了,緊接著第二個,三個也“粉身碎骨”了。我心里想:怪不得人們有這種方式嚇走“年”……放鞭炮時可要注意安全哦!

  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像做年糕,拜年,壓歲錢等等,我都很喜歡。

春節習俗小學作文 篇5

  “爆竹聲聲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一轉眼間春節又到了,在春節里有許多習俗,比如: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收壓歲錢……,讓我們來一起來了解了解吧!

  貼春聯這幾乎是過年家家戶戶都會貼的,喜慶的大紅春聯是對聯的一種,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春聯的來源其一是桃符。最初人們是用以辟邪,后來畫門神像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于桃木土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貼“宜春”二字,后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

  在我國的北方有一種習俗,就是吃餃子,餃子的諧音即“交子”,即新年與舊年相交時刻。餃子就意味著更歲交子,過春節吃餃子被認為是大吉大利。另外餃子形狀像元寶,包餃子意味著包住福運,吃餃子意味著對新的一年吉祥富裕的一種渴望。

  春節里,我們更少不了要放鞭炮來活躍一下春節時歡歡喜喜的氣氛了。放鞭炮在民間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在遠古的.時侯,有一只叫“年”的怪獸,每到春節的時候就出來嚇唬人,于是人們就想了個辦法,用竹筒點燃扔向它,竹筒爆炸后發出很大的聲響,嚇走了年獸,放鞭炮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下來了。隨著環境的污染、很多地方已經禁止放鞭炮了,估計以后這個習俗在很多地方也就見不到了。

  過年收壓歲錢是我們小孩最喜歡的事了,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放進紅包分給晚輩,壓歲錢就可以壓住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健康吉利、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很多,它豐富了我們的知識,拉近了人們的距離。它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它們吧!

春節習俗小學作文 篇6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元宵節還有重陽節,其中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就是春節。

  春節有很多習俗。春節前,大人們都要準備過年要吃的雞鴨魚肉,還要貼春聯、擺年桔、買年貨等等,而我們小孩子就不像大人們那樣忙碌,我們就在一邊玩耍或者吃小零食,非常地開心、快樂。

  春節主要的習俗有備年貨、貼春聯、掛年畫、吃年飯、派紅包、吃餃子和放鞭炮,我最喜歡的就是收紅包了。我們一家人高高興興地來到親戚家,然后,我就急忙地給親戚拜年,之后我收到了很多紅包,開心極了!紅包里都會有10塊、20塊、50塊或者100塊錢,最大的還有200多塊呢!

  當然,春節里也少不了放鞭炮。一到除夕,我們都會拿出自家買的鞭炮,然后就在外面放鞭炮。鞭炮多種多樣,有摔炮、沖天炮、禮花炮、還有大炸雷。我到了樓下就立刻拿出了摔炮,拿起一個就直接向前丟去,摔炮一落到地上就“啪”的一聲響。我覺得丟一個還不夠,就抓起了一把向前扔去,這次的響聲比前一次更加大聲,全部都炸了,聲音震耳欲聾的`,我玩得特別得開心。

  春節一眨眼就過去了,大人們該忙自己的活了,而我們小孩子們也該上學了,可大家忘不了這美好的日子,忘不了在春節當中的美好習俗。

【春節習俗小學作文】相關文章:

春節習俗小學作文03-10

過年習俗小學作文02-24

小學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06-15

春節習俗小學作文5篇02-21

春節習俗小學作文四篇02-21

春節習俗小學作文9篇02-23

精選春節習俗小學作文五篇03-05

【精選】春節習俗小學作文3篇03-04

春節習俗小學作文3篇02-20

春節習俗小學作文8篇02-17

久久免费视频关看,两性色福利午夜视频免费,久久久免费Av电影,久久依然免费视频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国服瑶 | 综合久久资源一本 | 五月天婷婷欧美日韩一区 | 日本性爱一区二区 |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字幕 |